?。ㄈ┰挶九c諸宮調 宋金元時代城市經濟發(fā)展,城市里出現(xiàn)了一些講說故事的人,叫作說話人。他們講故事的稿本稱為話本?!霸挕钡囊馑技垂适隆?br/>
說話是從唐代的“說話”和“市人小說”發(fā)展而來。佛教的俗講、變文也在形式上給了它以啟發(fā)和影響。北宋的都城汴京,說話很盛。說話人多有專長,如說小說、合生、說諢話、說三分、說五代史等。南渡以后,在臨安城中說話仍然十分繁盛。《都城紀勝》載:“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fā)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zhàn)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講史和小說的區(qū)別,在于講史一般篇幅要比小說長,講史大抵依據(jù)史書,略加渲染;小說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口頭傳說。所以,小說比講史更吸引聽眾。
現(xiàn)存的所謂宋元話本都是經過后人修改過的宋代說話人的稿本。講史如《新編五代史平話》,小說如《碾玉觀音》等,人物描寫都很出色。由于城市居民繁眾,說話人投合不同階層人的趣味,話本的內容龐雜,思想性與藝術性都有很大差異。多數(shù)話本的主人公是普通的城市居民,反映了他們不同于農村中地主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活動。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不少話本直接宣揚倫理綱常。也有一些話本從不同方面表達了南宋人民抗金的愿望。話本運用接近當時口語的文字寫成。在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和人物對話方面,都顯示了這種文藝作品的嶄新風貌,對明清小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宋代城市中發(fā)展起來的另一種文藝是戲曲。宋代的戲曲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以歌舞講唱為主,如轉踏、曲破、大曲、賺詞、鼓子詞、諸宮調等。另一類是和戲劇更為接近的傀儡、影戲、雜劇等。諸宮調的創(chuàng)始人是北宋澤州人孔三傳。這種文學體裁由散文和韻文兩部分組成。韻文由兒種不同宮調(即樂曲的聲調)結合成一套曲子,用以講述一個故事,所以叫作諸宮調。靖康年間,金兵圍汴京,向北宋索取教坊樂人、雜劇、說話、弄影戲、小說、嘌唱、弄傀儡等各色藝人一百多家。因此,說話、諸宮調等在金朝也十分流行。著名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就是當時說唱諸宮調的稿本。
董解元身世不明,大約是金章宗時人?!敖庠笔钱敃r人對文士的通稱?!段鲙浿T宮調》是根據(jù)唐元稹的《鶯鶯傳》傳奇改寫而成。原作情節(jié)的重要改變,是張生與鶯鶯雙雙出走,結成良緣。這個改變沖破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思想內容上是重大的進步。這部作品一共用了十四種官調,一百九十三套組曲,結構嚴謹,曲折多致,從事件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了人物性格的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變化。胡應麟稱它:“精工巧麗,備極才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當是古今傳奇鼻祖?!彼俏覈膶W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長篇組曲,被譽為“北曲之祖”。董西廂在講唱時合琵琶而歌,所以又叫《西廂擋彈詞》或《弦索西廂》。表演時,彈奏和念唱是由一人兼擅的。
說話是從唐代的“說話”和“市人小說”發(fā)展而來。佛教的俗講、變文也在形式上給了它以啟發(fā)和影響。北宋的都城汴京,說話很盛。說話人多有專長,如說小說、合生、說諢話、說三分、說五代史等。南渡以后,在臨安城中說話仍然十分繁盛。《都城紀勝》載:“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fā)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zhàn)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講史和小說的區(qū)別,在于講史一般篇幅要比小說長,講史大抵依據(jù)史書,略加渲染;小說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口頭傳說。所以,小說比講史更吸引聽眾。
現(xiàn)存的所謂宋元話本都是經過后人修改過的宋代說話人的稿本。講史如《新編五代史平話》,小說如《碾玉觀音》等,人物描寫都很出色。由于城市居民繁眾,說話人投合不同階層人的趣味,話本的內容龐雜,思想性與藝術性都有很大差異。多數(shù)話本的主人公是普通的城市居民,反映了他們不同于農村中地主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活動。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不少話本直接宣揚倫理綱常。也有一些話本從不同方面表達了南宋人民抗金的愿望。話本運用接近當時口語的文字寫成。在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和人物對話方面,都顯示了這種文藝作品的嶄新風貌,對明清小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宋代城市中發(fā)展起來的另一種文藝是戲曲。宋代的戲曲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以歌舞講唱為主,如轉踏、曲破、大曲、賺詞、鼓子詞、諸宮調等。另一類是和戲劇更為接近的傀儡、影戲、雜劇等。諸宮調的創(chuàng)始人是北宋澤州人孔三傳。這種文學體裁由散文和韻文兩部分組成。韻文由兒種不同宮調(即樂曲的聲調)結合成一套曲子,用以講述一個故事,所以叫作諸宮調。靖康年間,金兵圍汴京,向北宋索取教坊樂人、雜劇、說話、弄影戲、小說、嘌唱、弄傀儡等各色藝人一百多家。因此,說話、諸宮調等在金朝也十分流行。著名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就是當時說唱諸宮調的稿本。
董解元身世不明,大約是金章宗時人?!敖庠笔钱敃r人對文士的通稱?!段鲙浿T宮調》是根據(jù)唐元稹的《鶯鶯傳》傳奇改寫而成。原作情節(jié)的重要改變,是張生與鶯鶯雙雙出走,結成良緣。這個改變沖破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思想內容上是重大的進步。這部作品一共用了十四種官調,一百九十三套組曲,結構嚴謹,曲折多致,從事件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了人物性格的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變化。胡應麟稱它:“精工巧麗,備極才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當是古今傳奇鼻祖?!彼俏覈膶W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長篇組曲,被譽為“北曲之祖”。董西廂在講唱時合琵琶而歌,所以又叫《西廂擋彈詞》或《弦索西廂》。表演時,彈奏和念唱是由一人兼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