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唬h項族的對外擄掠和奴隸占有制的發(fā)展 黨項族處在宋、遼和吐蕃之間,它的發(fā)展不能不伴隨著頻繁而錯綜的對外斗爭,經(jīng)歷了復雜的發(fā)展過程。
黨項族拓拔思恭的后裔繼續(xù)繼承唐朝定難軍節(jié)度使的稱號,后周時又加號西平王。九六○年,宋朝建國,宋太祖加給定難軍節(jié)度使李彝興以太尉的稱號,繼續(xù)承認他的職位。九六二年,彝興向宋朝進貢馬三百匹,對宋臣服。但隨著宋朝對黨項的壓迫和黨項對外擄掠的發(fā)展,斗爭不可免地展開了。
宋朝派張佶(音及j9)守秦州,設置四門寨,侵占黨項羌地,又拘留黨項人戶,扣押在質(zhì)院作人質(zhì),至死不放。在環(huán)州一帶向黨項部落強制推行漢地的剝削制度,“和買”糧草。宋朝統(tǒng)治者對黨項進行了殘酷的壓榨。
黨項部落日漸強大,也在不斷展開對漢地的擄掠。十余年間,擄去人口、牛羊以萬計。擄掠奴隸的增加,又促使黨項各部落之間展開了相互的爭奪。
一、黨項部落的分化與斗爭 九八二年,黨項貴族內(nèi)部相互爭戰(zhàn)。拓拔部首領李繼捧率領部落、氏族長二百七十余人,民戶五萬余帳,投附宋朝,愿留居宋朝的京師東京。宋太宗加封繼捧為彰德軍節(jié)度使,并派使臣到夏州護送繼捧家族全部遷居東京。夏州黨項貴族李克文、綏州李克憲也相繼投宋。宋太宗派出官兵,占領了夏、銀、綏、宥等四州。
黨項內(nèi)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繼捧弟繼遷年二十,住在銀州,不愿內(nèi)遷。繼遷對弟繼沖和親信張浦(漢人、銀州人)等說:“我祖宗在這里已經(jīng)三百多年了,倘若宗族都入京師,生死被人束縛,我們這一家就完了?!崩^沖說:“虎不可離山,魚不可離水。不如乘其不備,殺了宋朝的使臣,占據(jù)銀、綏,可以得志。”張浦說:“不然?,F(xiàn)在各部落都在觀望。宋兵屯駐境上,朝發(fā)夕至。銀州黨項羌素不習戰(zhàn),無法抵御。不如走避漠北,安立家室,聯(lián)絡部落貴族,然后卷甲重來,也不算晚?!崩^遷采納張浦的建策,率領部落貴族逃入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抗宋自立。
繼遷聯(lián)絡黨項部落,九八三年進攻葭蘆川,又進攻夏州三岔口,都被宋兵擊敗。張浦建策攻打宋兵力薄弱的宥州,繼遷率領黨項兵兩萬人攻宥州,又被宋宥州巡檢使李詢戰(zhàn)敗。九八四年,宋知夏州尹憲與都巡檢使曹光實乘勢出兵反攻,夜襲地斤澤,焚燒黨項部落四百余帳。繼遷母、妻被俘。繼遷敗逃至夏州北黃羊平,與當?shù)匾袄客ɑ椋屑鞑柯鋸统?。繼遷拿出祖先李彝興像,對各部落長說:“李氏(拓拔)世代占有這一帶,你們不忘我家,能隨我復興么?”部落長都允諾。原居銀州的部落長拓拔遇,這時率領部落散居山谷間,派人對繼遷說:“銀州地居四塞,你如領兵來,我率部落協(xié)助,州城可得?!崩^遷向眾問計。張浦說:“時不再來,機不可失。”建策向曹光實詐降,把他誘出城,乘機消滅。九八五年二月,繼遷派人騙曹光實,約在葭蘆州會見。曹光實帶領百騎赴會。繼遷設伏兵殺曹光實,襲據(jù)銀州。繼遷據(jù)銀州,自稱都知蕃落使、權知定難軍留后。各部落長折八軍、折羅遇、嵬悉咩(音mi5)、折遇乜(音mi5)等都加號州刺史。
九八五年三月,繼遷進攻會州,焚會州城。宋太宗派知秦州田仁朗與李繼隆等出兵討伐繼遷。黨項部落長折羅遇及弟乞埋戰(zhàn)死,折遇乜被宋朝俘虜處死。四月,繼遷放棄銀州退走。六月,宋兵乘勝進擊,黨項部落多敗破。繼遷見部落敗潰,宋兵勢盛,九八六年,降附遼朝以對抗宋朝。遼圣宗授繼遷定難軍節(jié)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繼沖為副,又以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繼遷。九九○年,封繼遷為夏國王。繼遷得到遼朝的支持,又足以與宋朝爭勝負了。
九八七年,繼遷再攻夏州。宋太宗見繼遷附遼,利用繼捧回夏州抵抗繼遷。九八八年,宋太宗賜李繼捧姓趙,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及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
九八九年四月,繼捧出兵擊敗宥州御泥、布啰樹兩部。九九○年四月,與繼遷戰(zhàn)于安慶澤,繼遷中流矢敗退。十月,繼遷派破丑重遇貴至夏州詐降繼捧。繼遷率領部落攻城,破丑重遇貴在城中接應,繼捧大敗。九九一年初,繼遷再攻夏州,宋朝派兵來援。七月,繼遷占領銀、綏二州。宋朝被迫授給繼遷銀州觀察使封號,賜姓名趙保吉。
九九二年,繼遷與宋朝在陜西通貿(mào)易,交換貨物。銀、夏州以西地區(qū)產(chǎn)青白鹽。黨項各部落以青白鹽與宋朝交換谷麥。九九三年,宋太宗采轉(zhuǎn)運副使鄭文寶議,禁止青白鹽入境,以控制繼遷。結(jié)果是漢族商人私販鹽不能禁,黨項各部落缺糧,便在邊地擄掠。宋太宗又只好把鹽禁解除。繼遷向宋朝索取夏、宥等州,宋太宗不許,繼遷又發(fā)兵進攻慶州,攻入陜西原州。九九四年初,繼遷攻掠靈州,擄掠居民。又至夏州襲擊繼捧。繼捧敗逃。四月,宋朝墮毀夏州城。繼遷攻夏州不勝,退居沙漠。次年,派張浦到宋朝談和,宋太宗扣留張浦。
九九六年,繼遷在浦洛河邀擊宋朝軍糧,又先后在靈州、環(huán)州、綏州等地與宋軍作戰(zhàn)。兩軍互有勝負。九九七年,宋太宗死,真宗即位。宋朝疲于應付,真宗妥協(xié)退讓,授繼遷夏州刺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繼遷奪回五州地數(shù)千里。黨項族以此為基地,又迅速地向前發(fā)展了。
控制部落繼遷在對宋作戰(zhàn)的同時,對黨項族的某些對立的部落,展開攻擊。九九五年,攻靈州睡泥部,俘擄七百余帳。又攻會州熟倉部。繼遷控制的部落,自賀蘭山西,至黃河以東,隴山內(nèi)外不下數(shù)十萬帳,聲勢大振。繼遷進而掠奪宋朝邊地的“熟戶”,加給“歸順”、“歸明”等稱號。又在靈、夏二州設市貿(mào)易,招誘熟戶。
遷居西平繼遷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邊地擄掠,不斷與宋朝發(fā)生局部的戰(zhàn)爭。一○○一年九月,繼遷攻陷宋清遠軍,乘勝進圍靈州。靈州是宋朝邊境的要地,如失靈州,沿邊各郡都不可保。宋真宗派王超為西面行營都部署領兵六萬抵御。宋咸平五年(一○○二年)正月,繼遷與宋環(huán)慶路部署張凝交戰(zhàn)。黨項損失二百余帳。三月,繼遷聚集各部落,大舉攻陷靈州,殺宋知州裴濟,改靈州為西平府。一○○三年,繼遷自夏州遷居西平,作為進一步進取的基地。宋真宗又遣使議和,把宋定難軍地全部割讓給繼遷。黨項的勢力更加壯大了。
西涼攻戰(zhàn)繼遷對宋作戰(zhàn)勝利,又把攻掠的目標轉(zhuǎn)向西部的回鶻和吐蕃部落。回鶻和吐蕃部落依附宋朝以對抗黨項。一○○一年四月,吐蕃六谷部長潘羅支接受宋朝的封授,統(tǒng)治西涼,出兵助宋攻繼遷。一○○三年,繼遷遷居靈州,宋朝又加授潘羅支為朔方節(jié)度使。潘羅支出兵攻靈州。繼遷出兵攻西涼府。十一月,繼遷攻下西涼府,潘羅支偽降。當繼遷出行時,潘羅支聚集六谷部和者龍族在途中邀擊。繼遷大敗,中箭逃回。一○○四年(宋景德元年)正月,死在靈州。
二、黨項與吐蕃、回鶻的斗爭 一○○四年,繼遷死,子德明繼立,向遼朝報哀。遼朝封德明為西平王。繼遷死前,遺囑德明,向宋朝進表附宋。一○○五年六月,德明派牙將王旻(音民m0n)到宋朝奉表入朝。宋真宗厚加賞賜。宋朝提出七事要德明承允,主要是把靈州歸還給宋朝和派子弟入宋宿衛(wèi)作人質(zhì)。宋朝開放貿(mào)易,許販青白鹽。德明始終不允宋朝的條件,宋朝只好讓步。一○○六年,遣使封授德明定難軍節(jié)度使、西平王。宋朝又先后開榷場貿(mào)易。夏州天旱歉收,榷場不再禁止夏人買糧。德明時,只是邊地部落有過小的沖突,一般說來,和宋朝始終保持著和好關系。德明的勁敵主要是西方的吐蕃部落和回鶻。
一○○四年,吐蕃六谷部潘羅支在擊敗繼遷后,又與宋朝聯(lián)絡,愿率領六谷部及回鶻兵乘勝攻打黨項。繼遷統(tǒng)屬的黨項部落迷般囑部及日逋吉羅丹部投附者龍族。繼遷出兵攻者龍,潘羅支領兵援助者龍抵抗。迷般囑部及日逋吉羅丹部乘機殺潘羅支。者龍十三部中,六部歸附黨項。六谷部落選立潘羅支弟廝鐸督為首領附宋,繼續(xù)與德明為敵。宋朝加號廝鐸督為西涼府六谷大首領。
一○○八年十月,德明派夏州萬子等四部軍主率領黨項兵攻打西涼府,見六谷部兵勢盛,轉(zhuǎn)而引兵攻打回鶻?;佞X伏兵襲擊,萬子等敗走。一○○九年四月,德明又派張浦率領精兵二萬向回鶻復仇,攻打甘州。甘州回鶻夜落紇可汗領兵拒守,乘間出兵襲擊,張浦大敗而回。一○一一年,德明又派西涼人蘇守信襲擊涼州樣丹部。六谷部廝鐸督會集諸部兵迎敵,蘇守信敗退,據(jù)守涼州。一○一六年,甘州回鶻攻占涼州,蘇守信子啰麻棄城走(蘇守信已死)。回鶻成為德明的一個嚴重威脅。
一○二○年,德明在靈州懷遠鎮(zhèn)修建都城,從西平遷到新城,號為興州。一○二四年,又在懷遠西北省嵬山下建省嵬城,作為興州的屏障。一○二六年,甘州回鶻叛遼,遼蕭惠兵攻甘州,德明出兵助戰(zhàn),不能戰(zhàn)勝,隨遼朝退兵。一○二八年,德明子元昊領兵攻下甘州,又乘勝攻下西涼府,取得對回鶻作戰(zhàn)的重大勝利。德明仿宋朝制度,立元昊為皇太子。一○三○年,瓜州回鶻可汗賢順也率部投降。德明、元昊戰(zhàn)勝回鶻,黨項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黨項族拓拔思恭的后裔繼續(xù)繼承唐朝定難軍節(jié)度使的稱號,后周時又加號西平王。九六○年,宋朝建國,宋太祖加給定難軍節(jié)度使李彝興以太尉的稱號,繼續(xù)承認他的職位。九六二年,彝興向宋朝進貢馬三百匹,對宋臣服。但隨著宋朝對黨項的壓迫和黨項對外擄掠的發(fā)展,斗爭不可免地展開了。
宋朝派張佶(音及j9)守秦州,設置四門寨,侵占黨項羌地,又拘留黨項人戶,扣押在質(zhì)院作人質(zhì),至死不放。在環(huán)州一帶向黨項部落強制推行漢地的剝削制度,“和買”糧草。宋朝統(tǒng)治者對黨項進行了殘酷的壓榨。
黨項部落日漸強大,也在不斷展開對漢地的擄掠。十余年間,擄去人口、牛羊以萬計。擄掠奴隸的增加,又促使黨項各部落之間展開了相互的爭奪。
一、黨項部落的分化與斗爭 九八二年,黨項貴族內(nèi)部相互爭戰(zhàn)。拓拔部首領李繼捧率領部落、氏族長二百七十余人,民戶五萬余帳,投附宋朝,愿留居宋朝的京師東京。宋太宗加封繼捧為彰德軍節(jié)度使,并派使臣到夏州護送繼捧家族全部遷居東京。夏州黨項貴族李克文、綏州李克憲也相繼投宋。宋太宗派出官兵,占領了夏、銀、綏、宥等四州。
黨項內(nèi)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繼捧弟繼遷年二十,住在銀州,不愿內(nèi)遷。繼遷對弟繼沖和親信張浦(漢人、銀州人)等說:“我祖宗在這里已經(jīng)三百多年了,倘若宗族都入京師,生死被人束縛,我們這一家就完了?!崩^沖說:“虎不可離山,魚不可離水。不如乘其不備,殺了宋朝的使臣,占據(jù)銀、綏,可以得志。”張浦說:“不然?,F(xiàn)在各部落都在觀望。宋兵屯駐境上,朝發(fā)夕至。銀州黨項羌素不習戰(zhàn),無法抵御。不如走避漠北,安立家室,聯(lián)絡部落貴族,然后卷甲重來,也不算晚?!崩^遷采納張浦的建策,率領部落貴族逃入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抗宋自立。
繼遷聯(lián)絡黨項部落,九八三年進攻葭蘆川,又進攻夏州三岔口,都被宋兵擊敗。張浦建策攻打宋兵力薄弱的宥州,繼遷率領黨項兵兩萬人攻宥州,又被宋宥州巡檢使李詢戰(zhàn)敗。九八四年,宋知夏州尹憲與都巡檢使曹光實乘勢出兵反攻,夜襲地斤澤,焚燒黨項部落四百余帳。繼遷母、妻被俘。繼遷敗逃至夏州北黃羊平,與當?shù)匾袄客ɑ椋屑鞑柯鋸统?。繼遷拿出祖先李彝興像,對各部落長說:“李氏(拓拔)世代占有這一帶,你們不忘我家,能隨我復興么?”部落長都允諾。原居銀州的部落長拓拔遇,這時率領部落散居山谷間,派人對繼遷說:“銀州地居四塞,你如領兵來,我率部落協(xié)助,州城可得?!崩^遷向眾問計。張浦說:“時不再來,機不可失。”建策向曹光實詐降,把他誘出城,乘機消滅。九八五年二月,繼遷派人騙曹光實,約在葭蘆州會見。曹光實帶領百騎赴會。繼遷設伏兵殺曹光實,襲據(jù)銀州。繼遷據(jù)銀州,自稱都知蕃落使、權知定難軍留后。各部落長折八軍、折羅遇、嵬悉咩(音mi5)、折遇乜(音mi5)等都加號州刺史。
九八五年三月,繼遷進攻會州,焚會州城。宋太宗派知秦州田仁朗與李繼隆等出兵討伐繼遷。黨項部落長折羅遇及弟乞埋戰(zhàn)死,折遇乜被宋朝俘虜處死。四月,繼遷放棄銀州退走。六月,宋兵乘勝進擊,黨項部落多敗破。繼遷見部落敗潰,宋兵勢盛,九八六年,降附遼朝以對抗宋朝。遼圣宗授繼遷定難軍節(jié)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繼沖為副,又以宗室女義成公主嫁繼遷。九九○年,封繼遷為夏國王。繼遷得到遼朝的支持,又足以與宋朝爭勝負了。
九八七年,繼遷再攻夏州。宋太宗見繼遷附遼,利用繼捧回夏州抵抗繼遷。九八八年,宋太宗賜李繼捧姓趙,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及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
九八九年四月,繼捧出兵擊敗宥州御泥、布啰樹兩部。九九○年四月,與繼遷戰(zhàn)于安慶澤,繼遷中流矢敗退。十月,繼遷派破丑重遇貴至夏州詐降繼捧。繼遷率領部落攻城,破丑重遇貴在城中接應,繼捧大敗。九九一年初,繼遷再攻夏州,宋朝派兵來援。七月,繼遷占領銀、綏二州。宋朝被迫授給繼遷銀州觀察使封號,賜姓名趙保吉。
九九二年,繼遷與宋朝在陜西通貿(mào)易,交換貨物。銀、夏州以西地區(qū)產(chǎn)青白鹽。黨項各部落以青白鹽與宋朝交換谷麥。九九三年,宋太宗采轉(zhuǎn)運副使鄭文寶議,禁止青白鹽入境,以控制繼遷。結(jié)果是漢族商人私販鹽不能禁,黨項各部落缺糧,便在邊地擄掠。宋太宗又只好把鹽禁解除。繼遷向宋朝索取夏、宥等州,宋太宗不許,繼遷又發(fā)兵進攻慶州,攻入陜西原州。九九四年初,繼遷攻掠靈州,擄掠居民。又至夏州襲擊繼捧。繼捧敗逃。四月,宋朝墮毀夏州城。繼遷攻夏州不勝,退居沙漠。次年,派張浦到宋朝談和,宋太宗扣留張浦。
九九六年,繼遷在浦洛河邀擊宋朝軍糧,又先后在靈州、環(huán)州、綏州等地與宋軍作戰(zhàn)。兩軍互有勝負。九九七年,宋太宗死,真宗即位。宋朝疲于應付,真宗妥協(xié)退讓,授繼遷夏州刺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繼遷奪回五州地數(shù)千里。黨項族以此為基地,又迅速地向前發(fā)展了。
控制部落繼遷在對宋作戰(zhàn)的同時,對黨項族的某些對立的部落,展開攻擊。九九五年,攻靈州睡泥部,俘擄七百余帳。又攻會州熟倉部。繼遷控制的部落,自賀蘭山西,至黃河以東,隴山內(nèi)外不下數(shù)十萬帳,聲勢大振。繼遷進而掠奪宋朝邊地的“熟戶”,加給“歸順”、“歸明”等稱號。又在靈、夏二州設市貿(mào)易,招誘熟戶。
遷居西平繼遷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邊地擄掠,不斷與宋朝發(fā)生局部的戰(zhàn)爭。一○○一年九月,繼遷攻陷宋清遠軍,乘勝進圍靈州。靈州是宋朝邊境的要地,如失靈州,沿邊各郡都不可保。宋真宗派王超為西面行營都部署領兵六萬抵御。宋咸平五年(一○○二年)正月,繼遷與宋環(huán)慶路部署張凝交戰(zhàn)。黨項損失二百余帳。三月,繼遷聚集各部落,大舉攻陷靈州,殺宋知州裴濟,改靈州為西平府。一○○三年,繼遷自夏州遷居西平,作為進一步進取的基地。宋真宗又遣使議和,把宋定難軍地全部割讓給繼遷。黨項的勢力更加壯大了。
西涼攻戰(zhàn)繼遷對宋作戰(zhàn)勝利,又把攻掠的目標轉(zhuǎn)向西部的回鶻和吐蕃部落。回鶻和吐蕃部落依附宋朝以對抗黨項。一○○一年四月,吐蕃六谷部長潘羅支接受宋朝的封授,統(tǒng)治西涼,出兵助宋攻繼遷。一○○三年,繼遷遷居靈州,宋朝又加授潘羅支為朔方節(jié)度使。潘羅支出兵攻靈州。繼遷出兵攻西涼府。十一月,繼遷攻下西涼府,潘羅支偽降。當繼遷出行時,潘羅支聚集六谷部和者龍族在途中邀擊。繼遷大敗,中箭逃回。一○○四年(宋景德元年)正月,死在靈州。
二、黨項與吐蕃、回鶻的斗爭 一○○四年,繼遷死,子德明繼立,向遼朝報哀。遼朝封德明為西平王。繼遷死前,遺囑德明,向宋朝進表附宋。一○○五年六月,德明派牙將王旻(音民m0n)到宋朝奉表入朝。宋真宗厚加賞賜。宋朝提出七事要德明承允,主要是把靈州歸還給宋朝和派子弟入宋宿衛(wèi)作人質(zhì)。宋朝開放貿(mào)易,許販青白鹽。德明始終不允宋朝的條件,宋朝只好讓步。一○○六年,遣使封授德明定難軍節(jié)度使、西平王。宋朝又先后開榷場貿(mào)易。夏州天旱歉收,榷場不再禁止夏人買糧。德明時,只是邊地部落有過小的沖突,一般說來,和宋朝始終保持著和好關系。德明的勁敵主要是西方的吐蕃部落和回鶻。
一○○四年,吐蕃六谷部潘羅支在擊敗繼遷后,又與宋朝聯(lián)絡,愿率領六谷部及回鶻兵乘勝攻打黨項。繼遷統(tǒng)屬的黨項部落迷般囑部及日逋吉羅丹部投附者龍族。繼遷出兵攻者龍,潘羅支領兵援助者龍抵抗。迷般囑部及日逋吉羅丹部乘機殺潘羅支。者龍十三部中,六部歸附黨項。六谷部落選立潘羅支弟廝鐸督為首領附宋,繼續(xù)與德明為敵。宋朝加號廝鐸督為西涼府六谷大首領。
一○○八年十月,德明派夏州萬子等四部軍主率領黨項兵攻打西涼府,見六谷部兵勢盛,轉(zhuǎn)而引兵攻打回鶻?;佞X伏兵襲擊,萬子等敗走。一○○九年四月,德明又派張浦率領精兵二萬向回鶻復仇,攻打甘州。甘州回鶻夜落紇可汗領兵拒守,乘間出兵襲擊,張浦大敗而回。一○一一年,德明又派西涼人蘇守信襲擊涼州樣丹部。六谷部廝鐸督會集諸部兵迎敵,蘇守信敗退,據(jù)守涼州。一○一六年,甘州回鶻攻占涼州,蘇守信子啰麻棄城走(蘇守信已死)。回鶻成為德明的一個嚴重威脅。
一○二○年,德明在靈州懷遠鎮(zhèn)修建都城,從西平遷到新城,號為興州。一○二四年,又在懷遠西北省嵬山下建省嵬城,作為興州的屏障。一○二六年,甘州回鶻叛遼,遼蕭惠兵攻甘州,德明出兵助戰(zhàn),不能戰(zhàn)勝,隨遼朝退兵。一○二八年,德明子元昊領兵攻下甘州,又乘勝攻下西涼府,取得對回鶻作戰(zhàn)的重大勝利。德明仿宋朝制度,立元昊為皇太子。一○三○年,瓜州回鶻可汗賢順也率部投降。德明、元昊戰(zhàn)勝回鶻,黨項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