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彥,字令斌,順德人。為縣學生員,為人意氣豪邁。福王在位時,他到朝廷里遞上關(guān)于國家大事的三十二條意見,遭到回絕。唐王聿鍵讀后極為賞識,他自立為皇帝以后,派人到邦彥家里任用他為監(jiān)紀推官。尚未接到任命,邦彥就鄉(xiāng)試中舉了。后來因為蘇觀生的推薦,邦彥改任職方主事,監(jiān)督廣西狼兵前往救援贛州。到達附近的山嶺,就聽說汀州出了事,他勸觀生馬上往南去駐守潮州、惠州,觀生不聽。
正好丁魁楚等人已經(jīng)擁立永明王在肇慶監(jiān)國,觀生派邦彥前往祝賀。永明王因為贛州被打了下來,怕大清兵進逼自己,就向西到了梧州。邦彥剛剛進見,觀生卻又在廣州擁立了唐王聿钅粵,邦彥還不知道。晚上二更天時,永明王派了十幾個宦官把邦彥召進船內(nèi)。王太后垂簾坐著,永明王臉朝西坐著,魁楚在一邊侍立,把廣州的事對邦彥講了。邦彥請永明王立即回肇慶,正式登基,以便團結(jié)人心。命令南雄的精兵占領(lǐng)韶關(guān),控制廣東十郡中的七郡,把剩下的三郡丟給唐王,讓他替我們挨打,然后我們再乘他戰(zhàn)亂以后的弱勢把三郡奪回來。永明王聽了十分高興,立即提拔邦彥為兵科給事中,讓他捧著敕令回去教導觀生。邦彥到了廣州后,聽說使臣彭火翟被殺了,就派隨行人員把永明王的敕令送交觀生,自己也寫了一封信給觀生講明利害。觀生猶豫了幾天,正打算議和,趕巧得知永明王的部隊被自己打得大敗,就沒有進行議和。邦彥于是改名換姓進高明山隱居去了。
順治三年(1646)十二月,大清兵打下廣州,觀生死了,周圍的城鎮(zhèn)都被打了下來,于是邦彥打算起兵。起初,贛州的萬元吉派族人萬年在廣州募兵,召到了余龍等一千多人,還沒出發(fā)贛州就失陷了。余龍等人沒處去,就聚集在甘竹灘當強盜,別的地方的散兵又有很多人加入,發(fā)展到了兩萬多人??偠街熘吴嚅g把他們予以招安,后來他們又嘩變而去。四年春天,大清兵平定廣州后,又打下肇慶、梧州,把治忄間打敗、趕走,殺掉了魁楚,大軍前鋒抵達平樂。永明王正從梧州取路平樂,前往桂林,形勢十分危急。邦彥于是勸余龍趁此機會謀取廣州,他自己調(diào)高明的兵力從海路進入珠江跟余龍會合。邦彥又給張家玉寫信說“:桂林眼下勢如累卵,只要我們能牽制清兵不往西去,使?jié)≈?、平樂得以保全,就可以說是我們在這邊使勁,在那邊看見成功了?!奔矣裾J為是這樣。但是余龍的隊伍原本不守紀律,大清兵從桂林回師解救廣州之圍,揚言說要攻打甘竹灘,余龍等要回護自己的家,就撤兵走了,邦彥也只好退回去。后來,邦彥派自己的門人馬應(yīng)芳聯(lián)合余龍的隊伍攻占了順德。不久大清兵到來,余龍戰(zhàn)敗,應(yīng)芳被捉住后跳水自殺死了。四月,余龍在黃連江再戰(zhàn),也兵敗身死了。大清兵到新安去攻打家玉,邦彥于是離開高明的隊伍,收羅各地殘兵余勇,沿江下去占據(jù)了江門。
當初的廣州之圍,大清兵知道出自邦彥的策劃,就搜了他的家,抓到他的妾何氏和他的兩個兒子,好好款待他們,讓他們寫信招邦彥過來。邦彥在信的后邊批寫一筆說:“妾辱沒了我,兒子要害死我了。我身為一名忠臣,按道理就不能管妻子、兒女的死活!”七月,他和陳子壯秘密約定再一次攻打廣州。子壯先趕到,發(fā)現(xiàn)秘密已經(jīng)泄漏,打算撤退。邦彥的部隊也到來,就定計在禺珠洲一側(cè)埋下伏兵,等大清兵回頭來救首府時,放火攻他們的船只。大清兵向西撤退,邦彥尾隨而來。碰上天黑,子壯沒能認清旗幟,懷疑都是敵船,亂了陣。大清兵順著風向追擊他們,他們就大敗了。子壯逃往高明,邦彥投奔三水。八月,清遠指揮白常燦打開城門,迎接邦彥。邦彥就進駐清遠,和童生朱學熙一起帶兵環(huán)城堅守。
邦彥自從起兵以后,每天只吃一頓飯,夜間就坐著假睡,跟部下一起分擔勞苦,所以他的隊伍最強干。他還曾經(jīng)分派兵力去營救戰(zhàn)敗的其他隊伍呢。到現(xiàn)在,他的精銳兵力喪失完了,城外也沒有援兵。過了幾天,清遠城被打了下來,常燦死了。邦彥率領(lǐng)幾十個人繼續(xù)巷戰(zhàn),肩上被砍了三刀,沒死,逃到朱氏的花園中,看到學熙上吊死了,就給他祭拜、哭喪,過一會兒功夫也被抓獲,給他送來食品,他不吃,在牢中關(guān)了五天后,被殺掉了。邦彥死后,子壯也被抓了,過了一個月,家玉也跳水自殺了。
永明王追贈邦彥為兵部尚書,謚忠愍,蔭封他的兒子為錦衣指揮。
正好丁魁楚等人已經(jīng)擁立永明王在肇慶監(jiān)國,觀生派邦彥前往祝賀。永明王因為贛州被打了下來,怕大清兵進逼自己,就向西到了梧州。邦彥剛剛進見,觀生卻又在廣州擁立了唐王聿钅粵,邦彥還不知道。晚上二更天時,永明王派了十幾個宦官把邦彥召進船內(nèi)。王太后垂簾坐著,永明王臉朝西坐著,魁楚在一邊侍立,把廣州的事對邦彥講了。邦彥請永明王立即回肇慶,正式登基,以便團結(jié)人心。命令南雄的精兵占領(lǐng)韶關(guān),控制廣東十郡中的七郡,把剩下的三郡丟給唐王,讓他替我們挨打,然后我們再乘他戰(zhàn)亂以后的弱勢把三郡奪回來。永明王聽了十分高興,立即提拔邦彥為兵科給事中,讓他捧著敕令回去教導觀生。邦彥到了廣州后,聽說使臣彭火翟被殺了,就派隨行人員把永明王的敕令送交觀生,自己也寫了一封信給觀生講明利害。觀生猶豫了幾天,正打算議和,趕巧得知永明王的部隊被自己打得大敗,就沒有進行議和。邦彥于是改名換姓進高明山隱居去了。
順治三年(1646)十二月,大清兵打下廣州,觀生死了,周圍的城鎮(zhèn)都被打了下來,于是邦彥打算起兵。起初,贛州的萬元吉派族人萬年在廣州募兵,召到了余龍等一千多人,還沒出發(fā)贛州就失陷了。余龍等人沒處去,就聚集在甘竹灘當強盜,別的地方的散兵又有很多人加入,發(fā)展到了兩萬多人??偠街熘吴嚅g把他們予以招安,后來他們又嘩變而去。四年春天,大清兵平定廣州后,又打下肇慶、梧州,把治忄間打敗、趕走,殺掉了魁楚,大軍前鋒抵達平樂。永明王正從梧州取路平樂,前往桂林,形勢十分危急。邦彥于是勸余龍趁此機會謀取廣州,他自己調(diào)高明的兵力從海路進入珠江跟余龍會合。邦彥又給張家玉寫信說“:桂林眼下勢如累卵,只要我們能牽制清兵不往西去,使?jié)≈?、平樂得以保全,就可以說是我們在這邊使勁,在那邊看見成功了?!奔矣裾J為是這樣。但是余龍的隊伍原本不守紀律,大清兵從桂林回師解救廣州之圍,揚言說要攻打甘竹灘,余龍等要回護自己的家,就撤兵走了,邦彥也只好退回去。后來,邦彥派自己的門人馬應(yīng)芳聯(lián)合余龍的隊伍攻占了順德。不久大清兵到來,余龍戰(zhàn)敗,應(yīng)芳被捉住后跳水自殺死了。四月,余龍在黃連江再戰(zhàn),也兵敗身死了。大清兵到新安去攻打家玉,邦彥于是離開高明的隊伍,收羅各地殘兵余勇,沿江下去占據(jù)了江門。
當初的廣州之圍,大清兵知道出自邦彥的策劃,就搜了他的家,抓到他的妾何氏和他的兩個兒子,好好款待他們,讓他們寫信招邦彥過來。邦彥在信的后邊批寫一筆說:“妾辱沒了我,兒子要害死我了。我身為一名忠臣,按道理就不能管妻子、兒女的死活!”七月,他和陳子壯秘密約定再一次攻打廣州。子壯先趕到,發(fā)現(xiàn)秘密已經(jīng)泄漏,打算撤退。邦彥的部隊也到來,就定計在禺珠洲一側(cè)埋下伏兵,等大清兵回頭來救首府時,放火攻他們的船只。大清兵向西撤退,邦彥尾隨而來。碰上天黑,子壯沒能認清旗幟,懷疑都是敵船,亂了陣。大清兵順著風向追擊他們,他們就大敗了。子壯逃往高明,邦彥投奔三水。八月,清遠指揮白常燦打開城門,迎接邦彥。邦彥就進駐清遠,和童生朱學熙一起帶兵環(huán)城堅守。
邦彥自從起兵以后,每天只吃一頓飯,夜間就坐著假睡,跟部下一起分擔勞苦,所以他的隊伍最強干。他還曾經(jīng)分派兵力去營救戰(zhàn)敗的其他隊伍呢。到現(xiàn)在,他的精銳兵力喪失完了,城外也沒有援兵。過了幾天,清遠城被打了下來,常燦死了。邦彥率領(lǐng)幾十個人繼續(xù)巷戰(zhàn),肩上被砍了三刀,沒死,逃到朱氏的花園中,看到學熙上吊死了,就給他祭拜、哭喪,過一會兒功夫也被抓獲,給他送來食品,他不吃,在牢中關(guān)了五天后,被殺掉了。邦彥死后,子壯也被抓了,過了一個月,家玉也跳水自殺了。
永明王追贈邦彥為兵部尚書,謚忠愍,蔭封他的兒子為錦衣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