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海豐人。永樂年間通過鄉(xiāng)試,畢業(yè)于太學,以有學行而聞名,被升為吏科給事中。他器宇凝重,奏對皇上很詳盡而且優(yōu)雅,為宣宗選中。
宣德二年(1427),超升王佐為戶部右侍郎。因太倉、臨清、德州、淮安、徐州等地糧倉多有積弊,皇上令王佐前往巡視。平江伯陳蠧說,漕運的士卒有十二萬人,每年輸運糧食非常艱苦,請在南方征調同樣數(shù)目的百姓,取代軍隊輪番轉運。詔令王佐與陳蠧和黃福討論。王佐回來后上奏說,東南百姓已經(jīng)很困苦,這一建議于是被取消了。他受命治理通州到直沽的河道。后來,又赴宣府商議屯田事宜。
英宗即位之初,王佐出鎮(zhèn)河南。他上奏說軍衛(wèi)收取稅糧,奸弊百出,請變更制度。廷臣意見除邊防之軍衛(wèi)以外,其他地區(qū)改由有關官員收稅。不久他被召回,受命督理甘肅的軍隊糧餉。正統(tǒng)元年(1436),他處理長蘆鹽稅。三年,提督京師和通州的糧倉草場。他所到之處,事情無不得到妥善處理。
六年(1441),尚書劉中敷得罪,皇上召他回來管理戶部事務,不久進升他為尚書。十一年,他奉詔令審訊安鄉(xiāng)伯張安兄弟爭俸祿之事,他被指責為與司法官員相互推諉,被彈劾審問,不久獲釋。當時軍旅四出,耗費動輒以數(shù)萬計,國庫空虛。王佐從容調劑,節(jié)省有方。他長期在戶部,不圖赫赫之名,而寬厚有度量,雖然政務紛繁,但也不曾放下學問,人們稱他是個君子。
土木堡之變,他與鄺聎、丁鉉、王永和、鄧蓕一同死難。贈少保,授予他的兒子王道為戶部主事。成化初年,謚忠簡。
宣德二年(1427),超升王佐為戶部右侍郎。因太倉、臨清、德州、淮安、徐州等地糧倉多有積弊,皇上令王佐前往巡視。平江伯陳蠧說,漕運的士卒有十二萬人,每年輸運糧食非常艱苦,請在南方征調同樣數(shù)目的百姓,取代軍隊輪番轉運。詔令王佐與陳蠧和黃福討論。王佐回來后上奏說,東南百姓已經(jīng)很困苦,這一建議于是被取消了。他受命治理通州到直沽的河道。后來,又赴宣府商議屯田事宜。
英宗即位之初,王佐出鎮(zhèn)河南。他上奏說軍衛(wèi)收取稅糧,奸弊百出,請變更制度。廷臣意見除邊防之軍衛(wèi)以外,其他地區(qū)改由有關官員收稅。不久他被召回,受命督理甘肅的軍隊糧餉。正統(tǒng)元年(1436),他處理長蘆鹽稅。三年,提督京師和通州的糧倉草場。他所到之處,事情無不得到妥善處理。
六年(1441),尚書劉中敷得罪,皇上召他回來管理戶部事務,不久進升他為尚書。十一年,他奉詔令審訊安鄉(xiāng)伯張安兄弟爭俸祿之事,他被指責為與司法官員相互推諉,被彈劾審問,不久獲釋。當時軍旅四出,耗費動輒以數(shù)萬計,國庫空虛。王佐從容調劑,節(jié)省有方。他長期在戶部,不圖赫赫之名,而寬厚有度量,雖然政務紛繁,但也不曾放下學問,人們稱他是個君子。
土木堡之變,他與鄺聎、丁鉉、王永和、鄧蓕一同死難。贈少保,授予他的兒子王道為戶部主事。成化初年,謚忠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