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龔都是楚人。
龔勝字君賓,龔舍字君倩。
二人很友好,都名節(jié)顯著,所以世人稱他們?yōu)槌升彙?br />
少年時都精通經(jīng)術,龔勝做郡吏,龔舍不做官。
很久以后,楚王進京朝見皇上,聽到龔舍的名聲,聘舍為常侍,龔舍不得已隨楚王而去,回到楚王封地后,堅決謝絕,愿意終其經(jīng)業(yè),又到長安。
而龔勝做郡吏,三次被推薦孝廉,因為是諸侯王國的人不能在宮值宿,擔任警衛(wèi),不被用。
補充官吏時,第二次做尉,一次做縣丞,龔勝總是一到任就離去。
州里推薦優(yōu)秀人才,做了重泉縣令,因病去官。
大司空何武,執(zhí)金吾閻崇推薦龔勝,哀帝做定陶王時本來已聽說他的名聲,登上皇位后就征召他為諫大夫。
引導入見皇上,龔勝推薦龔舍及亢父寧壽、濟陰侯嘉,都下詔征召。
龔勝說“:我看見國家征召醫(yī)師巫祝,常為他們駕車,征召賢者應當用車?!被噬险f“:大夫你乘私車來的嗎?”龔勝答道“:是。”于是皇上下詔給他們備車。
龔舍、侯嘉到朝廷,都做諫大夫。
寧壽稱病不到。
龔勝做諫官期間,屢次上書請求召見,說百姓貧苦,盜賊多,官吏不好,風俗淡薄,災異現(xiàn)象屢現(xiàn),不能不憂愁。
禮俗太奢侈,刑罰賦稅太重,應予以減免。
他的言論是學習效法王吉、貢禹的。
他做諫大夫兩年多,又提升為丞相司直,調任光祿大夫,做右扶風太守,只幾個月,皇上知道龔勝不是處理繁重政務的官員,于是又依舊讓他做光祿大夫諸吏給事中。
龔勝談論董賢亂禮俗,由此違背了皇上的意旨。
后一年多,丞相王嘉上書推薦原來的廷尉梁相等,尚書彈劾王嘉:“談論事情放肆,蒙蔽國家欺騙皇上,無道?!毕陆o參加朝見的將軍中評議,左將軍公孫祿、司隸鮑宣、光祿大夫孔光等十四人都認為王嘉犯了蒙蔽國家無道的律條。
龔勝獨上書評議說:“王嘉資質乖戾不正,推舉的人多是貪殘的官吏。
地位在三公之列,陰陽不調和,眾多事情都廢棄了,罪過都在王嘉,使國家迷惑而不懷疑他,現(xiàn)在推舉梁相等,錯誤很小?!碧鞂⑼硗V乖u議。
第二天早上又聚會,左將軍公孫祿問龔勝:“你評議的沒有根據(jù),現(xiàn)在奏章要上報了,應該聽從哪種評議呢?”龔勝說“:將軍認為我的評議不恰當,可以連同我一起彈劾?!辈┦肯暮畛?吹烬弰倩卮鸸珜O祿不和,起身到龔勝面前對他說“:就像尚書劾奏的那樣?!饼弰僖允滞葡暮畛Uf“:走開。”數(shù)日后,又聚會討論能不能恢復孝惠帝、孝景帝的廟。
討論的人一致同意恢復。
龔勝說“:應當按禮俗制度?!毕暮畛S謱弰僬f“:禮俗有變化。”龔勝很快地說:“是時人意變了,禮沒有變?!毕暮畛0l(fā)怒,對龔勝說:“你想稍與眾不同,用心在獵取出名,你只不過是申徒狄一類的人罷了!”在這之前,夏侯常向龔勝說高陵有子殺母的事。
龔勝向皇上稟告了此事,尚書問“:誰告訴的?”回答說“:夏侯常說的?!鄙袝过弰賳栂暮畛#:迍?,隨即回答“:從白衣那里聽到,警告過你不要說的。
奏事不審慎,妄作而犯罪。”勝辭窮,沒有用來回答尚書的話,就自己揭發(fā)上奏說與夏侯常爭論,污辱朝廷。
此事下給御史中丞處理,召二人詰問,御史中丞上奏“:龔勝做二千石的官,夏侯常官位大夫,都幸得給事中,參加評議,不講究禮義,同處公門下互相非難懷恨,急言爭辯是非,輕薄下流無狀,都不嚴肅?!闭a命說:“減損俸祿各一級。”龔勝認錯,請求退職。
皇上于是又加賞賜,用他的兒子龔博做侍郎,讓龔勝離京做渤海太守。
龔勝稱病不任此官,六個月后免官歸鄉(xiāng)。
皇上又征召龔勝為光祿大夫,勝常稱病臥床,屢使兒子上書請求免職,正碰上哀帝崩。
開初,瑯笽邴漢也因節(jié)操高潔,被征用,官至京兆尹,后做太中大夫。
王莽掌權,龔勝與邴漢都請求免職。
從前,昭帝時,涿君韓福因道德品行好被征召到京師,皇上賜策書帛五疋打發(fā)他歸鄉(xiāng)。
詔書說“:朕擔心用官職之事勞累你,你的任務是努力修孝悌來教鄉(xiāng)里。
行路于傳舍止宿,縣內臨時駐扎和住宿,供給酒肉,給隨從人員和馬吃喝。
長吏按時慰問,常于每年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斛。
如不幸死了,賜雙重的被子一床,用豬羊二牲祭祀?!庇谑峭趺б勒障壤?,報告遣龔勝、邴漢歸鄉(xiāng)。
文書上說:“惟元始二年(2)六月庚寅,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二位老人因年老多病免職。
太皇太后使謁者仆射策詔說‘:聽說古時候官員年紀老了如果仍然為官,就恭讓而不盡力了。
現(xiàn)在大夫年紀大了,朕憐憫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允許你們上獻兒子或孫兒及兄弟一人。
希望你們好好修身守道,度完高年。
賜帛和行路于傳舍止宿,每年按時賜羊酒衣食,都如韓福舊例。
上獻的兒子都授郎官之職?!庇谑驱弰?、邴漢就告老回鄉(xiāng)。
邴漢兄長的兒子曼容也養(yǎng)志自修,做官不肯過六百石,過六百石時總是自己免官離開,他的名聲超出了邴漢。
開始,龔舍因龔勝推薦,征召做諫大夫,因病免官。
又征召做博士,又因病去官。
不久,哀帝派使者到楚拜龔舍為太山太守。
龔舍家居武原,使者到縣里請龔舍,打算令舍到縣廷內拜授印綬。
龔舍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至縣署?”遂于家接受詔,做了個事情簡便的閑官。
到任幾個月,又上書請求免職。
皇上征召龔舍,到京兆縣界,龔舍堅持稱病不到任,天子派使者收回印綬,拜舍為光祿大夫。
多次賜休假,龔舍始終不肯起床,只好遣送回鄉(xiāng)。
龔舍精通《五經(jīng)》,用魯詩講學。
龔舍、龔勝回到鄉(xiāng)里,郡二千石長吏初到任者都到他們家,好像效法弟子敬師的禮節(jié)。
龔舍年六十八,卒于王莽攝政時期。
王莽篡國后,派五威將帥執(zhí)行天下風俗,將帥親捧羊酒去問候龔勝。
第二年,王莽派使者到家拜龔勝為講學祭酒。
龔勝稱病不應征召。
后二年,王莽又派使者捧著用印章封記的文書、太子師友祭酒印綬、安車駟馬迎接龔勝,在家里拜官,官品上卿,先賜六個月俸祿來備辦行裝,使者與郡太守、縣長吏、三老官屬、品行道義好的諸生千人以上到龔勝家陳述詔命。
使者想令龔勝起床迎接,所以久立門外。
龔勝稱病重,設床于房中門西南窗下,腦袋朝東,把上朝的禮服披在身上,拖著大帶。
使者進入門內,向西走進向南站著,宣讀詔書并交給用印章封記的文書,退后拜了兩次進上印綬,交上安車駟馬,走上前對龔勝說:“圣朝未曾忘君,制度未定,等你去治理國政,想聽聽你想施行的主張,來使國家安定。”龔勝回答道“:我一向愚昧,加上年老又遭重病,命在旦夕,跟隨使君上路,一定要死在路上,沒有一點好處?!笔拐邤r住他的話,把印綬放在龔勝身上,龔勝立即推脫不接受。
使者只好上書給朝廷說“:正是盛夏酷暑,龔勝病重,可能等到秋涼時才能出發(fā)。”朝廷下詔同意。
使者五天一次與太守共去向龔勝問安。
對勝的兩個兒子和門人高暉等說“:朝廷虛心等待封他為王侯,即使病重,也應當動身到傳舍,表示有行意,一定可以為子孫留下大業(yè)?!备邥煹劝咽拐叩脑捀嬖V了龔勝,龔勝自知自己的話不被聽取,就對高暉等說“:我受漢家厚恩,沒有什么報答,現(xiàn)在年老了,早晚要入土了,從節(jié)操上論,豈可以一身奉侍二姓,死后好去見原來的主子嗎?”龔勝于是把棺殮喪事囑咐他們“:衣服能遮體,棺能蔽衣就行了,不要隨俗厚葬而讓人掘我的墓,不要種松柏,不要修祠堂?!闭f完后,就不再開口飲食,拖延到十四天就死了,死時七十九歲。
使者、太守親臨收殮,賜雙重被按照法規(guī)祭祀。
門人孝服治理喪事的一百多人。
有一老父來吊喪,哭得極為傷心,隨即說“:??!芳草因為香味而被燒,膏因為可以照明而消盡。
龔勝竟夭折天年,不是我的徒弟啊?!本托∨苤隽碎T,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龔勝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碑表彰于里門。
龔勝字君賓,龔舍字君倩。
二人很友好,都名節(jié)顯著,所以世人稱他們?yōu)槌升彙?br />
少年時都精通經(jīng)術,龔勝做郡吏,龔舍不做官。
很久以后,楚王進京朝見皇上,聽到龔舍的名聲,聘舍為常侍,龔舍不得已隨楚王而去,回到楚王封地后,堅決謝絕,愿意終其經(jīng)業(yè),又到長安。
而龔勝做郡吏,三次被推薦孝廉,因為是諸侯王國的人不能在宮值宿,擔任警衛(wèi),不被用。
補充官吏時,第二次做尉,一次做縣丞,龔勝總是一到任就離去。
州里推薦優(yōu)秀人才,做了重泉縣令,因病去官。
大司空何武,執(zhí)金吾閻崇推薦龔勝,哀帝做定陶王時本來已聽說他的名聲,登上皇位后就征召他為諫大夫。
引導入見皇上,龔勝推薦龔舍及亢父寧壽、濟陰侯嘉,都下詔征召。
龔勝說“:我看見國家征召醫(yī)師巫祝,常為他們駕車,征召賢者應當用車?!被噬险f“:大夫你乘私車來的嗎?”龔勝答道“:是。”于是皇上下詔給他們備車。
龔舍、侯嘉到朝廷,都做諫大夫。
寧壽稱病不到。
龔勝做諫官期間,屢次上書請求召見,說百姓貧苦,盜賊多,官吏不好,風俗淡薄,災異現(xiàn)象屢現(xiàn),不能不憂愁。
禮俗太奢侈,刑罰賦稅太重,應予以減免。
他的言論是學習效法王吉、貢禹的。
他做諫大夫兩年多,又提升為丞相司直,調任光祿大夫,做右扶風太守,只幾個月,皇上知道龔勝不是處理繁重政務的官員,于是又依舊讓他做光祿大夫諸吏給事中。
龔勝談論董賢亂禮俗,由此違背了皇上的意旨。
后一年多,丞相王嘉上書推薦原來的廷尉梁相等,尚書彈劾王嘉:“談論事情放肆,蒙蔽國家欺騙皇上,無道?!毕陆o參加朝見的將軍中評議,左將軍公孫祿、司隸鮑宣、光祿大夫孔光等十四人都認為王嘉犯了蒙蔽國家無道的律條。
龔勝獨上書評議說:“王嘉資質乖戾不正,推舉的人多是貪殘的官吏。
地位在三公之列,陰陽不調和,眾多事情都廢棄了,罪過都在王嘉,使國家迷惑而不懷疑他,現(xiàn)在推舉梁相等,錯誤很小?!碧鞂⑼硗V乖u議。
第二天早上又聚會,左將軍公孫祿問龔勝:“你評議的沒有根據(jù),現(xiàn)在奏章要上報了,應該聽從哪種評議呢?”龔勝說“:將軍認為我的評議不恰當,可以連同我一起彈劾?!辈┦肯暮畛?吹烬弰倩卮鸸珜O祿不和,起身到龔勝面前對他說“:就像尚書劾奏的那樣?!饼弰僖允滞葡暮畛Uf“:走開。”數(shù)日后,又聚會討論能不能恢復孝惠帝、孝景帝的廟。
討論的人一致同意恢復。
龔勝說“:應當按禮俗制度?!毕暮畛S謱弰僬f“:禮俗有變化。”龔勝很快地說:“是時人意變了,禮沒有變?!毕暮畛0l(fā)怒,對龔勝說:“你想稍與眾不同,用心在獵取出名,你只不過是申徒狄一類的人罷了!”在這之前,夏侯常向龔勝說高陵有子殺母的事。
龔勝向皇上稟告了此事,尚書問“:誰告訴的?”回答說“:夏侯常說的?!鄙袝过弰賳栂暮畛#:迍?,隨即回答“:從白衣那里聽到,警告過你不要說的。
奏事不審慎,妄作而犯罪。”勝辭窮,沒有用來回答尚書的話,就自己揭發(fā)上奏說與夏侯常爭論,污辱朝廷。
此事下給御史中丞處理,召二人詰問,御史中丞上奏“:龔勝做二千石的官,夏侯常官位大夫,都幸得給事中,參加評議,不講究禮義,同處公門下互相非難懷恨,急言爭辯是非,輕薄下流無狀,都不嚴肅?!闭a命說:“減損俸祿各一級。”龔勝認錯,請求退職。
皇上于是又加賞賜,用他的兒子龔博做侍郎,讓龔勝離京做渤海太守。
龔勝稱病不任此官,六個月后免官歸鄉(xiāng)。
皇上又征召龔勝為光祿大夫,勝常稱病臥床,屢使兒子上書請求免職,正碰上哀帝崩。
開初,瑯笽邴漢也因節(jié)操高潔,被征用,官至京兆尹,后做太中大夫。
王莽掌權,龔勝與邴漢都請求免職。
從前,昭帝時,涿君韓福因道德品行好被征召到京師,皇上賜策書帛五疋打發(fā)他歸鄉(xiāng)。
詔書說“:朕擔心用官職之事勞累你,你的任務是努力修孝悌來教鄉(xiāng)里。
行路于傳舍止宿,縣內臨時駐扎和住宿,供給酒肉,給隨從人員和馬吃喝。
長吏按時慰問,常于每年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斛。
如不幸死了,賜雙重的被子一床,用豬羊二牲祭祀?!庇谑峭趺б勒障壤?,報告遣龔勝、邴漢歸鄉(xiāng)。
文書上說:“惟元始二年(2)六月庚寅,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二位老人因年老多病免職。
太皇太后使謁者仆射策詔說‘:聽說古時候官員年紀老了如果仍然為官,就恭讓而不盡力了。
現(xiàn)在大夫年紀大了,朕憐憫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允許你們上獻兒子或孫兒及兄弟一人。
希望你們好好修身守道,度完高年。
賜帛和行路于傳舍止宿,每年按時賜羊酒衣食,都如韓福舊例。
上獻的兒子都授郎官之職?!庇谑驱弰?、邴漢就告老回鄉(xiāng)。
邴漢兄長的兒子曼容也養(yǎng)志自修,做官不肯過六百石,過六百石時總是自己免官離開,他的名聲超出了邴漢。
開始,龔舍因龔勝推薦,征召做諫大夫,因病免官。
又征召做博士,又因病去官。
不久,哀帝派使者到楚拜龔舍為太山太守。
龔舍家居武原,使者到縣里請龔舍,打算令舍到縣廷內拜授印綬。
龔舍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至縣署?”遂于家接受詔,做了個事情簡便的閑官。
到任幾個月,又上書請求免職。
皇上征召龔舍,到京兆縣界,龔舍堅持稱病不到任,天子派使者收回印綬,拜舍為光祿大夫。
多次賜休假,龔舍始終不肯起床,只好遣送回鄉(xiāng)。
龔舍精通《五經(jīng)》,用魯詩講學。
龔舍、龔勝回到鄉(xiāng)里,郡二千石長吏初到任者都到他們家,好像效法弟子敬師的禮節(jié)。
龔舍年六十八,卒于王莽攝政時期。
王莽篡國后,派五威將帥執(zhí)行天下風俗,將帥親捧羊酒去問候龔勝。
第二年,王莽派使者到家拜龔勝為講學祭酒。
龔勝稱病不應征召。
后二年,王莽又派使者捧著用印章封記的文書、太子師友祭酒印綬、安車駟馬迎接龔勝,在家里拜官,官品上卿,先賜六個月俸祿來備辦行裝,使者與郡太守、縣長吏、三老官屬、品行道義好的諸生千人以上到龔勝家陳述詔命。
使者想令龔勝起床迎接,所以久立門外。
龔勝稱病重,設床于房中門西南窗下,腦袋朝東,把上朝的禮服披在身上,拖著大帶。
使者進入門內,向西走進向南站著,宣讀詔書并交給用印章封記的文書,退后拜了兩次進上印綬,交上安車駟馬,走上前對龔勝說:“圣朝未曾忘君,制度未定,等你去治理國政,想聽聽你想施行的主張,來使國家安定。”龔勝回答道“:我一向愚昧,加上年老又遭重病,命在旦夕,跟隨使君上路,一定要死在路上,沒有一點好處?!笔拐邤r住他的話,把印綬放在龔勝身上,龔勝立即推脫不接受。
使者只好上書給朝廷說“:正是盛夏酷暑,龔勝病重,可能等到秋涼時才能出發(fā)。”朝廷下詔同意。
使者五天一次與太守共去向龔勝問安。
對勝的兩個兒子和門人高暉等說“:朝廷虛心等待封他為王侯,即使病重,也應當動身到傳舍,表示有行意,一定可以為子孫留下大業(yè)?!备邥煹劝咽拐叩脑捀嬖V了龔勝,龔勝自知自己的話不被聽取,就對高暉等說“:我受漢家厚恩,沒有什么報答,現(xiàn)在年老了,早晚要入土了,從節(jié)操上論,豈可以一身奉侍二姓,死后好去見原來的主子嗎?”龔勝于是把棺殮喪事囑咐他們“:衣服能遮體,棺能蔽衣就行了,不要隨俗厚葬而讓人掘我的墓,不要種松柏,不要修祠堂?!闭f完后,就不再開口飲食,拖延到十四天就死了,死時七十九歲。
使者、太守親臨收殮,賜雙重被按照法規(guī)祭祀。
門人孝服治理喪事的一百多人。
有一老父來吊喪,哭得極為傷心,隨即說“:??!芳草因為香味而被燒,膏因為可以照明而消盡。
龔勝竟夭折天年,不是我的徒弟啊?!本托∨苤隽碎T,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龔勝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碑表彰于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