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1934-1946 套裝共6冊)

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1934-1946 套裝共6冊)

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1934-1946 套裝共6冊)

定 價:¥298.00

作 者: 季羨林 著;李小軍,錢文忠 等 整理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傳記 學者

ISBN: 9787210063780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5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1930年,季羨林考入清華大學西洋系,師從吳宓、葉公。
  1934年,獲得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的季羨林,在山東濟南中學高中任語文教師。
  1935年,被德國哥廷根大學錄取。季羨林從山東濟南出發(fā),開始十余年的負笈游學生涯。先是在北平短暫逗留,后途經(jīng)東三省,進入俄羅斯大地,取道波蘭,來到德國哥廷根大學,師從印度學、梵語學家恩斯特·瓦爾德施米特學習梵文、巴利文和佛學。因為戰(zhàn)爭的原因,恩斯特·瓦爾德施米特被征入伍。已經(jīng)退休的艾密爾·西克教授——吐火羅語的第一代解讀者,以垂暮之年,出山上課。季羨林師從西克教授學習吐火羅語、《十王子傳》、《大疏》、《梨俱吠陀》。正是這兩位恩師,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了青年學子季羨林父親般的關愛和呵護。
  1937年,季羨林開始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季羨林經(jīng)當時在英國醫(yī)治眼睛的老師陳寅恪介紹,從德國回中國出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兼主任,時為北大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1934-1946),在季羨林留學德國期間,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作為二戰(zhàn)的策源地,季羨林親歷了這場戰(zhàn)爭。也正是這段經(jīng)歷,成為了季羨林學術生涯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季羨林在這期間完成和發(fā)表在德國最權威刊物上的幾篇非常厚重的論文,都以當時印歐語言學領域最前沿的問題為關注點,引起了轟動,其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同時,正是這十多年確定了他終生的研究方向,奠定了他學術研究的牢固基礎。戰(zhàn)爭一結束,季羨林放棄了在德國的教職和英國劍橋大學的邀請,輾轉(zhuǎn)取道回到闊別十余年的祖國懷抱。
  季羨林先生在德國哥廷根大學苦讀十余年,《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1934-1946)洋洋六卷,煌煌一百五十余萬字的日記,真實記錄了一代大學者萬里悲秋常作客的游子生活和艱難苦恨繁霜鬢的求學生涯。向世人首次全景呈現(xiàn)季羨林先生求學德國的艱難歷程,展示了他刻苦律己、發(fā)奮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國、心無旁騖的高尚品德。為紀念先生仙逝五載,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獨家出版,重溫一代學術大師的往昔風采。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2—2009.7.11),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拌髮W、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圖書目錄

第一卷 1934.11.24~1936.10.4
第二卷 1936.10.5~1938.3.24
第三卷 1938.3.25~1939.11.15
第四卷 1939.11.16~1942.1.19
第五卷 1942.1.20~1944.3.17
第六卷 1944.3.18~1946.8.1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