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人生之體驗續(xù)編

人生之體驗續(xù)編

人生之體驗續(xù)編

定 價:¥16.80

作 者: 唐君毅著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唐君毅作品系列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563355167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16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七篇,乃余七年來之所作,為廿余年前拙著人生之體驗之續(xù)篇。其與前書所陳者,在思想之核心上,并無改變。其不同之處,要在如本書第七篇引言所說,即人生之體驗一書,唯基于對人生之向上性之肯定,以求超拔于吾之現(xiàn)實煩惱之外。而十余年來則吾對人生之艱難罪惡悲劇方面之體驗較深,故相較而論,前書乃偏在說人生之正面,而思想較單純,多意在自勉,而無心于說教,行文之情趣,亦較清新活潑。雖時露人生之感嘆,亦如詩人之懷感于暮春,仍與人之青年心境互相應合。此書則更能正視人生之反面之艱難罪惡悲劇等方面,而凡所為言,皆意在轉化此諸為人生之上達之阻礙之反面事物,以歸于人生之正道,而思想亦皆曲折盤桓而出,既以自勵,亦兼勵人,而說教之意味較重。行文之情趣,亦不免于紆郁沉重,如秋來風雨,其氣固不同于暮春。然此書能面對彼反面之事物,更無躲閃逃避,困心衡慮,以斬伐彼人生前路之葛藤。荊榛既辟,而山川如畫。是春秋佳日之得失,固未易論也。然人必歷春而至秋,此書與人之青年之心境,多不相應,而唯與歷人生之憂患,而不失其向上之志者相應;人之讀此書者,亦宜以前書為先,此書遂只能居于續(xù)篇之列矣。?此上所言,乃以前後之拙著,其寫作時所依之心境,相較而言。至于置此書于著作之林,其價值何在,即甚難言。而予之寫此書,亦如寫前書,于寫時初實無與任何古今中外之人生思想,比較異同,計較勝劣之見,而事先亦無一系統(tǒng)之計劃。初固未嘗見有所謂著述之林,亦未嘗期必成一著述;而唯直就吾之生此時代,住此人間之所實感實見者而為言,即次第成此七篇。乃依寫作先後,編為一集。唯今既編之為一集,重加反省,見此諸文之宗趣,雖未嘗有異,然亦各有一論題,而其先後寫成,亦約有一秩序行乎其間。又就此七篇之主要義理而觀,各篇之所陳,亦有進于昔賢之所言,而可為開拓一思想之新境界之所資者。茲分別述之于下。唯皆凌空而述,亦不必與此七篇之文句,皆相貼切。蓋須讀者遍觀諸文之後,泯其文句,以會其實義,方能與此所述者相契也。......

作者簡介

  唐君毅(一九○九——一九七八),四川宜賓人,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一九四九年與錢穆等創(chuàng)辦香港新亞書院兼任教務長,一九六三年任香港中文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和哲學講座教授,一九六七年任新亞研究所所長。唐氏一生著書立說以闡釋儒家學說之思想價值為己任,尤重中國文化中人文主義道德自我之建立,其著述在海內外影響深遠。相關圖書遙遠彼方:〈逆水寒〉同人小說集3DSMAX7.0中文版圖解教程:攝影動畫設計基礎

圖書目錄

第一篇:俗情世間中之毀譽及形上世間/l
  (一)作為日常生活中之經(jīng)驗事實的毀譽/1
  (二)作為社會政治現(xiàn)象之毀譽/4
  (三)作為主觀心理現(xiàn)象之毀譽/6
  (四)在精神現(xiàn)象中之毀譽/10
  (五)求名心之形而上的根源,與超流俗毀譽之自信心 /14
  (六)為俗情世間立毀譽標準所在之重要/21
  第二篇:心靈之凝聚與開發(fā)/24
  (一)心靈之凝聚與開發(fā)之輪轉相/24
  (二)自然世界中之凝聚與開發(fā)/25
  (三)心靈與自然世界之關系/26
  (四)人文世界中之凝聚與開發(fā)/27
  (五)人性、人格與人文之關系 /28
  (六)心靈之閉塞相與流蕩相之因與緣/30
  (七)心靈之開發(fā)與凝聚之易與難/34
  (八)吾人今日在社會文化上之處境/35
  (九)心靈之凝聚與開發(fā)之道路/38
  (十)真理為心靈之凝聚與開發(fā)之所依,及師友之義 /40
  第三篇:人生之艱難與哀樂相生/43
  (一)人生之寂寞蒼茫的氛圍/43
  (二)生存之嚴肅感,與人為乞丐之可能 /45
  (三)在自然生命之流中與岸上之兩面難/49
  (四)社會的精神生命之樹,及飄零之果,與名位世間/52
  (五)價值世界與人間天路/56
  (六)天路歷程與現(xiàn)實世界之裂痕/58
  (七)“我在這里”與學圣賢者之泥濘路/62
  (八)人生路滑與哀樂相生之情懷/65
  第四篇:立志之道及我與世界/68
  (一)志之意義//68
  (二)志之種類,與志之誠偽,及其轉化歷程/70
  (三)青年之向上心與其墮落之關鍵/72
  (四)宗教、藝術、文學,與志之興發(fā) /75
  (五)人與其所有物,及大公之志愿所由立 /77
  (六)拔乎流俗之心量/80
  (七)把我放在世界內看之含義/83
  (八)把世界放在我以內看之意義/85
  (九)逃避與承擔,及公的志業(yè)所自生起之根源 /87
  第五篇:死生之說與幽明之際/92
  (一)引言//92
  (二)人死問題與人之“生”之意義/93
  (三)死者與后死者之相互關系,及幽明之徹通 /98
  (四)鬼神之狀與情/10l
  (五)心之直接相感與古今旦暮 /103
  (六)盡己心、盡他心與天心天理/105
  第六篇:人生之虛妄與真實/108
  (一)思想上之錯誤之根源/108
  (二)謊言之根源與絕此根源之道 /lll
  (三)行為之合理與人生之真實化 /116
  (四)成物與成己 /119
  (五)“死”在目前之義,與人生遺憾之化除如何可能/120
  (六)對反面者之開朗之意義/124
  (七)內在的真實存在之自覺 /126
  (八)所接之事物之唯一無二性之確認/129
  第七篇:人生之顛倒與復位/13l
  (一)引言 //131
  (二)人之倒影及其他之譬喻/133
  (三)誰顛倒及顛倒如何形成 /135
  (四)常人之好利好色及嗣續(xù)貪中之顛倒相 /137
  (五)常人之好名心中之顛倒相 /141
  (六)常人之求客觀價值之心中之顛倒相 /144
  (七)常人之宇宙觀、人生觀中之顛倒相/147
  (八)非常心態(tài)中之顛倒相/151
  (九)人生之復位/159
  (十)復位之難與易,及天堂與地獄之結婚/16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