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定河紀行

楊朔散文選 作者:楊朔


正當“五一”節(jié),北京天安門前比往年又不同,紅旗、鮮花織成一片錦繡,浩浩蕩蕩的人群大踏步涌過天安門,走上前去——走進更深更遠的社會主義里去。我們敬愛的領(lǐng)袖毛主席站立在天安門上,微笑著,朝著滾滾而來的人群揚起那只指引方向的手。正在這當兒,一股水頭忽然從天安門前邊的金水橋下涌出來,大聲歡笑著,水花飛上天安門,灑到領(lǐng)袖的腳前,一面好像發(fā)出歡聲說:“我代表永定河引水工程的全體工人特意來向您報告:永定河的水已經(jīng)來到首都了?!?

我們的領(lǐng)袖笑了,高聲說:“工人同志們?nèi)f歲。”

于是整個首都騰起了一片歡呼聲。工人的機器飛轉(zhuǎn)著,再也不至于缺水停工了。城郊的集體農(nóng)民引水澆地,再也不愁天干地旱了。在北海劃船的游伴從湖里捧起一捧水,樂著說:“多新鮮的水呀!”而北京的每家人家擰開水管子時,到處都聽得到永定河波浪的聲音。老年人懂的事多,見人點著頭嘆息說:“唉,北京城什么都好,就是缺一條河。這一下可好啦,整個的北京都成了大花園啦!”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還有耐心讀到這兒,說不定要皺起眉頭想:“這不是說夢話么?永定河離北京總有五十里路,又沒有河道,水怎么能流到北京?”

有河道,我指給你看。這股水從京西三家店的進水閘涌進渠道,穿過西山翠微峰下的隧洞,穿過新劈的山峽,變成一道飛瀑,由高頭直沖進山腳的一座水電站,然后滾過一帶肥壯的大平地,直奔著北京來了。這不是天河一宿落到地面上,這是條新開的運河。原諒我,如果你目前站到北京城墻上,你還看不見這條河。你看見的只是地面上插的一面一面小紅旗,只是成千成萬的人一鍬、一鎬、一手車、一土籃,來往弄土。你也能看見甲蟲似的推土機和挖土機,隆隆地翻弄著地面,但你看不見河。這條河是未來,也是現(xiàn)實?,F(xiàn)實是人創(chuàng)造的。對于我們堅強而勇敢的人民來說,又有什么不能創(chuàng)造出來呢?人民是愛自己的首都的。既然首都需要變得更美更好,他們就要讓首都有一條河?,F(xiàn)在還是讓我們先去見見那些挖河修閘的人吧。

過去,我有種模模糊糊的思想,覺得戰(zhàn)士就該端著槍,站在祖國的前哨上,沖鋒陷陣。在永定河上,我懂得了戰(zhàn)士的真正意義。我站在三家店口的大橋上,往西北一望河流從莽莽蒼蒼的亂山中一沖而出,氣勢真壯。正當三冬,天寒河凍,河心里遠遠移動著十來個小小的人影,還有幾臺小機器,好像幾只藍靛殼小蟲,怪吃力地用嘴拱著河床的沙石。人在偉壯的山川當中,顯得有多么渺小啊。

陪我來看河工的是位姓陳的土工隊長,臉紅紅的,帶著農(nóng)民的厚道味兒。我們并著肩膀走下河心。河床子凍的鋼硬,皮鞋踩上去,都有點震腳。我們走近那些小小的人影,遠遠聞見一股汽油的香味,原來正有幾臺推土機在河心里爬著。有個推土機手戴著藏青帽子,穿著藍工作服,脖子下頭卻露出草黃色的軍衣領(lǐng)子。不用說,這是個轉(zhuǎn)業(yè)軍人。他坐在機器上,微微歪著頭望著機器前頭閃亮的刀片,一面操縱著舵輪,那刀片便切著老厚的凍土,又靈巧、又準確。我覺得,他好像是用手使刀子在削蘋果皮。推土機上還有一行白字,寫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這是摹仿毛主席的字體寫的,字跡褪色了,還是那么惹眼。

我笑著說:“你們來的好遠啊?!?

老陳答道:“不遠,我們是從官廳水庫來的。”

我指指推土機上的白字說:“從淮河來,還說不遠?”

老陳挺含蓄地笑笑說:“照這樣講,我們來的還要遠呢?!苯又嬖V我,他們本來是山東的部隊,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解放以后逐漸轉(zhuǎn)成工人,到淮河修過薄山水庫,梅山水庫,后來又到官廳修水力發(fā)電站。現(xiàn)時來到永定河,要修一道攔河壩,一道進水閘。他指給我看哪兒是攔河壩,哪兒又是進水閘。他指的地方還是荒涼的沙灘,還是冰封雪凍的河流,但在他微笑的眼神下,我卻看見了真正宏偉的工程,平地起來,迎面立在我的眼前。我驚奇地望著那些推土機手,剛才遠遠看來,他們移動在偉壯的山川里,只是些小小的黑點,但正是這樣小黑點似的人開辟山川,改造地球,創(chuàng)造了翻天覆地的歷史。人是多么小而又多么偉大呀!

我見到他們許多人,有扎鋼筋手,推土機手,開山機手……他們還穿著舊軍裝,身上多半有點藍色的東西,看起來像戰(zhàn)士,又像工人。他們都是年輕力壯的好小伙子,乍見面靦靦腆腆的,不大好意思開口,一談起來,卻又俏皮得很。

我問道:“你們還是頭一回到北京來吧?”

不知是誰說:“頭一回?少說也來了一百回——都在夢里?!?

我又問道:“還喜歡么?”

又一個說:“這是首都,還會不喜歡?我們頭來那天,坐著汽車從城里過,看見買賣家都貼著雙喜字,敲鑼打鼓的。我尋思:怎么娶媳婦都趕到一天了?原來不是娶媳婦,是首都——走進社會主義社會哩?!?

我忍不住笑著說:“你該多到城里看看啊,喜事多著呢?!?

我留心那位扎鋼筋手說話時,手總是輕輕撫摸著他的大腿。我明白,他摸的不是大腿,是他那條舊軍裝褲子。我就問:“怎么樣?摘下帽徽,摘下胸章,心里有點留戀吧?”

他眼望著地,不說話,旁邊的人也不說話。我懂得,這是一個戰(zhàn)士的感情,我尊重這種感情。請想想,在部隊上多少年,你愛我,我愛你的,乍一轉(zhuǎn)業(yè),還會不留戀?留戀得很啊。看見人家穿軍裝,就會眼饞得慌。我不覺說出句蠢話:“不要緊,不當戰(zhàn)士,我們就當工人,還不是一樣?”

一位鋼筋混凝土大隊長,原先是部隊的老營長,忽然插嘴說:“不!我們是喜歡搞建設(shè)的。不過搞建設(shè)也要走在最前面,做個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

說得好!戰(zhàn)士的意義決不限于一套黃軍裝,而是無論你在什么崗位上,只要你勇于斗爭,勇于前進,你就當?shù)闷饝?zhàn)士這個光彩的稱號。

我知道有這樣的事:他們在薄山修水渠,西北風里,水大填不上土,一填土就沖走了。幾百人立時跳進冷水里,胳臂挽著胳臂,排成一長溜,像柱子一樣,修渠的人就在這排人柱子后面堆麻袋,土才填上去。

于今,來到首都,他們正照樣用一個戰(zhàn)士的勇敢精神來開鑿運河。不是不艱難啊。猛一來人多,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你也許奇怪,他們是弄水的人,還會喝不上水?這正是他們的驕傲。他們到的地方往往是荒草石頭,他們走過的地方卻就水足地肥,人壽年豐。永定河也不是好惹的。石頭大,冰又厚,推土機一不小心,刀片都會推裂了,刺刀鈍了可以磨,刀片斷了就重新電焊好,再上戰(zhàn)場。

一位開山機手被人稱為土坦克。怎么得的這個外號呢?他的伙伴說:“因為在官廳水電站打洞子,他抱著鉆子白天黑夜往石頭里鉆,鉆的比誰都快,大家才叫他土坦克?!蓖撂箍说哪右灿悬c像坦克:寬臉、大嘴、又矮又壯。不管人家問他什么,總是笑笑說:“沒什么?!痹俣嗟脑捯矝]有了。我見到他是在西山翠微峰下,他正打隧洞,可碰上了麻煩事。山洞打進去,是酥巖,動不動就會塌下來,土坦克也不容易往里鉆。

我問他:“怎么辦呢?”

他眼望著天,還是笑笑說:“沒什么?!?

這種十足的信心不但他一個人有,我沿著運河工程遇見的每個人也都有。在翠微峰旁那座剛動工的水電站工地上,我曾經(jīng)用開玩笑的口氣問一個技術(shù)人員說:“你們靠什么能有這樣大的信心?”

那位技術(shù)人員手摸著嘴巴,眼望著山下平川上密密麻麻挖河的農(nóng)民,也用半開玩笑的口氣說:“靠什么?靠著鞏固的工農(nóng)聯(lián)盟唄!”

我們實在應(yīng)該去會會那許許多多來自北京四鄉(xiāng)的集體農(nóng)民。他們在挖河道,也在劈山。翠微峰下隧洞的兩口都是山。不劈開山,挖成一道明渠,永定河的水做夢也進不了北京城。我們誰都聽過神話,好像劈山的只有神仙。不是神,是人。地球上有不少號稱鬼斧神工的奇跡,也無非是古代人民曾經(jīng)拿手觸摸過的痕跡。不同的是古代人民的勞動往往是個痛苦,而今天勞動卻變成一種英雄式的歡樂。

有個夜晚,我走到挖河農(nóng)民住宿的大工棚去。照理說,他們一整天開山挖土,乏的稀透,應(yīng)該早早歇了才是。且不是呢。老遠我就聽到鑼鼓聲。走進一看,每座工棚都是燈火通明,有的窗玻璃上還描著大紅大綠的彩畫,叫電燈從里邊一映,鮮艷得緊。農(nóng)民們在工棚里有的打撲克,有的下象棋,有的看書寫信,也有圍在一起說故事的。……不需你多問,每個人都變成集體農(nóng)民了。要問嘛,你到處準會聽到這樣的回話:“哎呀呀,地都連成片了!”

靠近門口有個青年,趴在藍花布被卷上,就著燈亮在看書,看的入迷了,好像天塌地陷也礙不著他的事。我問他看的什么書,那青年忽地坐起來,愣了愣,望著我笑了。這是個剛成年的人,還像個孩子,大眼睛,方嘴,臉上抹得渾兒花的,也不洗。他看的是本《北京文藝》。

這位青年趕著告訴我說:“這是今天有個騎自行車的來賣書,我花兩毛錢買的。”

旁邊他的一位老鄉(xiāng)對我說:“這孩子,有了錢舍不得花,光舍得買書?!?

青年就抱怨起來:“我才買了幾本書?在家里,想買也買不到,饞死了,也沒人管?!?

我插問道:“你家里怎么樣?”

他忽然喜的說:“嗐!嗐!你坐著飛機也追不上,快得很哪!我們出來的時候,還是初級合作社,昨天區(qū)長來看我們,你猜怎么樣,成了高級社了。我只愁沒有文化……”

他那位老鄉(xiāng)故意逗他說:“沒有文化,你還不是照樣種地,照樣挖河?”

青年鼓著嘴說:“你說的好!沒有文化,就沒有翅膀,你怎么跟著飛呀?”

在另一座工棚里,有兩個略微上點歲數(shù)的農(nóng)民先睡下了,一個蓋著褪色的紅被,一個蓋著藍被,兩人躺在枕頭上咕咕噥噥聊著什么閑話兒。旁邊鋪上坐著個青年,彎下腰就著鋪在寫信。

我湊上去問:“給誰寫信哪?”

那青年趕緊用巴掌掩住信,臉一紅說:“給鄉(xiāng)長。”

蓋紅被的農(nóng)民翻過身笑著說:“給鄉(xiāng)長還怕人看?真是個雛兒,從小沒出過遠門,一出門就想老婆,一天一封信,也不嫌臊!”

那青年辯白說:“我干活比誰賴?寫封信你管得著?就你出過遠門,炕頭走到地頭,地頭走到炕頭,可真不近?!?

先前那農(nóng)民嘿嘿笑了兩聲說:“想當年打日本鬼子,我抬擔架,哪里沒去過?那時候你還穿著開襠褲子,滿地抓雞屎吃呢?!?

蓋藍被的農(nóng)民也拖著長音說:“年輕人,別那么眼高!我們見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你幾時經(jīng)歷過?”

那青年不服氣說:“往后我們見的,你也見不著?!?

蓋紅被的農(nóng)民笑起來:“你咒我死啊,我才不死呢。凡是你能看見的,我都看得見?!?

我笑著插嘴問:“你能看見什么?”

那個好心情的農(nóng)民數(shù)落開了:“村里要裝電燈,裝電話,裝收音機;還要修澡堂子,修電影院,修學?!凑晖耆姎饣叶伎吹靡?。”

我說:“照這樣,這條河挖好了,對你們的好處大啦?!?

那農(nóng)民答道:“河不經(jīng)過我們村,不關(guān)我們的事?!?

我奇怪說:“怎么會不關(guān)你們的事?”

那農(nóng)民連忙改口說:“這是大家伙的事,自然也是我們的事,我們一定拿著當自己的事一樣辦。”

我笑著說:“我不是指的這個。你們村不是要用電么?等那座水電站修好了,一發(fā)電,你們要多少電沒有?”

那農(nóng)民一翻身肚皮貼著床鋪,拍著手說:“對!對!我怎么就沒想到呢?”惹得旁邊的人一齊笑了?!?

在翠微峰下有一處古代遺跡,題做“冰川擦痕”。據(jù)說這是幾十萬年前,冰河流動,在巖石上擦過的痕跡。那些巖石,凡是冰擦過的地方,像刀削的一樣平滑。恰恰在“冰川擦痕”的周圍,數(shù)不盡的工人、農(nóng)民正用全力在開山劈路,修筑運河。這不止是擦一擦。而是在改造地殼了。

在人面前,大自然的力量顯得多么渺小啊。

(一九五六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