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謂之感慨

雨天的書 作者:周作人


中午抽空往東單牌樓書店一看,賒了幾本日文書來,雖然到月底索去欠款,好像是被白拿去似的懊惱,此刻卻很是愉快。其中有一本是安倍能成的《山中雜記》,是五十一篇的論文集。記述人物的,如正岡子規(guī),夏目漱石,數(shù)藤,該倍耳諸文,都很喜讀,但旅行及山村的記述覺得最有趣味,更引起我?guī)追N感慨。

大家都說旅行是極愉快的事,讀人家的紀行覺得確是如此,但我們在中國的人,似乎極少這樣幸福。我從前走路總是逃難似的,(從所謂實用主義教育的眼光看去,或者也是一種有益的練習,)不但船上車上要防備謀財害命,便是旅館里也沒有一刻的安閑,可以休養(yǎng)身心的疲勞,自新式的新旅社以至用高粱桿為床鋪的黃河邊小船棧,據(jù)我所住過的無一不是這樣,至于茶房或伙計大抵是菜園子張清的徒弟一流,尤其難與為伍。譬如一條崎嶇泥濘的路,(大略如往通州的國道,)有錢坐了汽車,沒有錢徒步的走,結果是一樣的不愉快,一樣的沒有旅行的情趣。日本便大不相同,讀安倍的文章,殊令人羨慕他的幸福,——其實也是當然的事,不過在中國沒有罷了。

三年前曾在西山養(yǎng)病數(shù)月,這是我過去的唯一的山居生活。比起在城里,的確要愉快得多,但也沒有什么特別可懷念的地方,除了幾株古老的樹木以外。無論住在中國的那里,第一不合意的是食物的糟糕。淡粥也好,豆腐青菜也好,只要做得干凈,都很可以吃,中國卻總弄得有點不好看相,總有點廚子氣,就很討嫌了。齷齪不是山村的特色,應當是清淡閑靜。中國一方面保留著舊的齷齪,一面又添上新的來——一座爛泥墻和一座紅磚墻,請大家自己選擇。安倍在《山中雜記》的末節(jié)里說,

“這個山上寺境內(nèi)還嚴禁食肉蓄妻,我覺得還有意思。我希望到這山上來的人不要同在世間一般貪鮮肥求輕暖,應守清凈樂靜寂才好,又希望寺內(nèi)的人把山上造成一個修道院,使上山來的人感到一種與世間不同的空氣。日本現(xiàn)在的趨勢,從各方面說來,在漸漸的破壞那閑靜的世界。像我們這樣的窮書生,眼見這樣的世界漸漸不易尋求,不勝慨嘆。我極望山上的當事者不要以宿院為營業(yè),長為愛靜寂與默想的人們留一個適當?shù)牡胤?,供他的寄居?!?

我對于這一節(jié)話十分同意,——不過中國本來沒有什么閑靜的世界,所以這也是廢話而已。

臨了,把《山中雜記》闔上之后,又發(fā)生了第三個感慨,(我也承認這是亡國之音。)這一類的文章,我們做不出,不僅是才力所限,實在也為時勢所迫,還沒有這樣余裕??蓱z,我們還不得不花了力氣去批評華林,柳翼謀,曹慕管諸公的妙論,還在這里拉長了臉力辯“二五得一十”,那有談風月的工夫?我們之做不出好文章,人也,亦天也,嗚呼。

(十三年十二月十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