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七 《孟卻斯特導報》的創(chuàng)造者

萍蹤寄語:第一集 作者:鄒韜奮


英國的孟卻斯特(Manchester)——對華經(jīng)濟侵略的大本營,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發(fā)祥地——它的大名,我們早已震耳欲聾了。記者因于十一月底往愛爾蘭觀察那老大民族的解放運動,順道到孟卻斯特和利物浦勾留了一星期。孟卻斯特以棉織物著名于世,最重要的市場是印度和中國。自由主義對于殖民地取柔和政策,也是出于要保持或擴充市場的苦心;像日本那樣一手拿手槍,一手拿東洋貨迫你買的辦法,比之于自由主義當然是笨拙得不堪的。孟卻斯特是對華經(jīng)濟侵略的大本營,而同時又是自由主義的發(fā)祥地,這里面的聯(lián)系,也就意在不言中了。

在英國主持這自由主義最力的,是和《泰晤士報》在英國言論界分庭抗禮的《孟卻斯特導報》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記者曾帶了倫敦西友的介紹信,承該報副主筆華雷斯(Mr. A. S. Wallace)殷勤招待,作詳細的參觀和談話?!睹蠀s斯特導報》的編制,和《泰晤士報》大略相似,沒有什么特點足述,規(guī)模也差不多,我以為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擔任該報主筆至五十七年之久,使該報由一地的報紙成為全國的報紙,成為國際的報紙,該報的創(chuàng)造者史各特(C. P. Scott 1846-1932)。

在世界新聞界上有今日地位的《孟卻斯特導報》,史各特雖被稱為創(chuàng)造者(“creator”),但該報的創(chuàng)辦人卻是他的姑丈推勒(John Edward Taylor),當史各特還在牛津大學肄業(yè)的時候,該報已由推勒的兒子推勒第二繼續(xù)經(jīng)營,他的年齡比史各特大得多,但卻看中了他的這位表弟是個特出的人材,勸他準備著加入該報。史各特由牛津畢業(yè)后,先往愛丁堡的《蘇格蘭人報》 (“Scotsman”為蘇格蘭最著名的日報) 去實習,在名主筆盧塞爾(Alexander Russel)手下襄助了一年,便到《孟卻斯特導報》服務,到該報后又在副主筆古柏(John Couper)指導之下實習一年,然后才正式擔任該報主筆,當時他才二十五歲,該報剛舉行了五十周年紀念。一九二一年該報舉行一百周年紀念,同時剛巧是他擔任該報筆政的五十周年紀念。記者屢提起這些年數(shù),意在注重事業(yè)需要長時期的繼續(xù)努力。推勒看定了這個人材,便絲毫不加牽掣地任他放手辦去,長時期的放手辦去,這也是有不可及之處。一九二九年,史各特已八十三歲,自動辭去主筆職務,但仍任該報常務董事,直至八十六歲死的時候,他的一生真是全部分盡瘁于這一件事業(yè)。死后英國新聞界公認他是“近代英國新聞業(yè)上最杰出的人物”(“The most distinguished figure in English journalism of modern times”)。

關(guān)于史各特的生平,據(jù)記者管見所及,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們記述的:

(一)他一生在辦報,也一生繼續(xù)不斷的在求學——廣義的求學。我們看到他生平所作的私人日記,便可看出他“求學”之勤。他每和各種專家談話之后,便把內(nèi)容很詳盡的在日記中寫了許多頁數(shù),并非準備發(fā)表,只不過作為寫社評時的參考,只不過作為增進自己學識的工具,所以有的時候,他的同事覺得某特殊問題在他定是外行,不料他卻能說來如數(shù)家珍,引起不少的驚奇,這不是他能變戲法,只是他平日“繼續(xù)不斷的在求學”的自然結(jié)果。尋常學校里的學生也紀錄教師的講辭(所謂“take note”),不過史各特的“學?!笔侨鐣S時隨地都能得到他的“教師”。在尋常學校里對于教師講辭的紀錄,也許是為著要敷衍考試而不得不勉強耐著性兒記些下來,在史各特卻是像饑渴似的自動地追求著。

(二)他對于他自己所信仰的主張,能夠很勇敢地堅持到底,不屈不撓的堅持到底。例如他曾經(jīng)堅決反對英國對南非洲波耳(Boer)戰(zhàn)爭,雖受許多人攻擊,甚至他的報館和家里都有受人“打倒”的危險,在最嚴重的時候不得不由警察保護,而營業(yè)上也受著不少的影響,但是他認為他的主張是對的,便勇往直前,毫不怯弱(在這樣危殆的時期,推勒仍信任他,這也是很可佩服的)。

(三)史各特能把友誼和公論分得清楚。他雖曾經(jīng)被選為眾議院議員,卻始終未置身政界??墒菤v來有不少的首相或閣員向他征求意見,他立于朋友或顧問的地位,對于當前政治問題也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他不因為和這些人有了多少的友誼,便影響到他在言論上的獨立的態(tài)度。例如大戰(zhàn)時路易喬治(Lloyd George)任首相,遇著重要的國事問題總要請教他,和他友誼很厚,但是他對于喬治的政策,認為對的雖極力擁護,認為不對的,也極力攻擊(這都有具體的問題為證,為避煩屑,不具引)。

最后關(guān)于他對新聞業(yè)的態(tài)度,還有幾句話可以說一下。他說:“新聞業(yè)的根本意義,實包含忠實,純潔,勇敢,公正,和對于讀者及社會的責任的感覺……新聞紙的最基本的一種職務是在采訪新聞,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不畏艱險的保全真實,不應有絲毫成見參雜其間。評論盡可以自由,但是事實是神圣的,歪曲事實以作宣傳,這是最可痛恨的。反對者的聲音也應有被聽取的權(quán)利,并不應少于贊助者的聲音所能得到被聽取的機會……”

史各特當然是過去的人物,他的中心思想也是過去的不合現(xiàn)時代的陳物,但是他一生對于新聞事業(yè)的繼續(xù)不斷的勇敢的忠實的努力精神,卻還值得我們的注意。(其實這種努力的精神并不限于新聞事業(yè),在任何有益社會大眾的事業(yè),都是一樣的可貴。)

(廿二,十二,廿四晚,倫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