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新聞事業(yè),在世界新聞事業(yè)里面,素來占著一個很重要的中心地位,這里有一部分的原因固由于英國在國際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都占著很重要的位置(雖則在大戰(zhàn)以后,經(jīng)濟上的權(quán)威已被暴發(fā)戶的美國搶去不少),還有一部分的原因也由于英國新聞業(yè)的資格老,發(fā)達得早。像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所稱為“世界第一新聞紙”(“The First Newspaper in the World”)的倫敦《泰晤士報》 (“The Times”) ,便有了一百四十八年的歷史;代表英國守舊派意見,以“帝國日報老前輩”(“The Empirés Senior Daily”)自許的《晨報》 (“The Morning Post”) ,有一百六十二年的歷史,那就更“老”了。當(dāng)然,僅靠老牌子倚老賣老是靠不住的,他們的存在或繼續(xù)發(fā)展,自有他們所以能存在或繼續(xù)發(fā)展的特點——雖則他們的立場和方向盡有種種的差異。
在倫敦大學(xué)政治經(jīng)濟學(xué)院當(dāng)“紅教授”的拉斯基(Harold J.Laski)最近曾說過,每天只須選讀八種重要的報紙,注意各報的社論,對于國際政治和世界大勢,便可獲得很明澈的了解。他這幾句話也許說得過份一點,因為讀報的人自己如果沒有正確的眼光和判別的能力,也許不但不能“獲得很明澈的了解”,反而受著麻醉,越看越糊涂!但是編撰精審的報紙,的確可作為研究參考用的“現(xiàn)代史料”。記者自到倫敦以來,每日除觀察,談話,或聽講外,便以閱讀八九種報紙為常課,自覺得益不少,興趣也非常地濃厚。第一可注意的是各報有各報的特點,極少雷同。他們不但在言論上因各報的立場不同而內(nèi)容互異,即在消息上也因為各報的注意點不同而取材也迥然各異;有的消息,簡直盡可以這報有,那報沒有,就是遇著異常重大的國事或國際問題,問題盡管相類,而彼此所載的詳略或注意點,也不一樣。像每期銷數(shù)達二百萬份的《每日快報》 (“Daily Express”) ,向靠登載“驚人消息和男女秘聞”(sensation and scandal)著名的,該報在第一頁用大標題描寫的“社會新聞”,在注重政治要聞的《泰晤士報》上面,往往連頁末小小的地位都占不到。
言論和消息,各有特殊的注重,以造成各報的個性,這原可算是報紙的一種優(yōu)點。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里面,也往往在這種“特殊”里面表現(xiàn)出很矛盾的現(xiàn)象。例如《每日工人》 (“Daily Worker”,英國共產(chǎn)黨的機關(guān)報) 最近載有一段很凄慘的消息,據(jù)說有一個失業(yè)工人名叫諾烈斯(Walter Norris)餓著肚子在一個愛威爾橡皮廠(Irewell Rubber Co.)門前等候工作做,從早晨八點鐘等到下午五點半,最后因完全無望,便跳入愛威爾河自殺。這是多么凄慘的一幕!但各報都沒有,而差不多同時有個軍官的小姐夜深由跳舞場乘汽車回家,因重霧,汽車誤開到泰晤士河里面去,結(jié)果溺死,資本主義的報紙多把這新聞大載而特載,并把這位小姐的倩影放大登出來,表示不勝嘆惜之意,而那位失業(yè)投河的工人,在新聞紙上的“驚人消息”,卻遠比不上這位跳舞晚歸乘著汽車駛?cè)胩┪钍亢拥男〗悖?
關(guān)于機械的設(shè)備方面,記者曾參觀幾家規(guī)模特大的報館,而以每日銷路均達二百萬份的《每日傳知》 (“Daily Herald”) 和《每日快報》為最宏偉。他們多用電力自動機替代人工,時間迅速,效率增高。例如《每日傳知》報因便于全國遞送起見,除有一部分報系在倫敦印刷外,還有一部分報系在孟卻斯特印刷,兩地的消息,每晚都用電力自動機于幾秒鐘內(nèi)互相傳遞。由孟卻斯特經(jīng)無線電直接通到的消息,在倫敦報館的自動機即在紙條上面戳成小圓洞拼成的符號,這種符號的紙條鉆入另一機械,立刻變成用打字機打得清清楚楚的一張一張的新聞稿子,再由電力自動運送機送到編輯先生的面前。編輯先生和看校樣的,看校樣的先生和排字工友們,彼此稿件的收付,也都是用電力自動機運送。稿件一放上去,就像一只老鼠似的,立刻沿著電線溜到目的地。這和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找錢用的運送機又不同,因為這種運送機上放置文件的東西是繼續(xù)不斷的自動地溜著,忙得什么似的,用的人連拉都不必拉。該報館離電報局有三英里遠,他們卻在地下通一個小圓管,也用這一類的電力自動機運送電報,每一電報在幾秒鐘內(nèi)就可送到。孟卻斯特和倫敦之間(相距約一百八十英里),不但消息用電力自動機傳遞得那樣迅速而便利,就是相片,也靠電力的作用,最快的可于五分鐘內(nèi)拍過來?!睹咳湛靾蟆返脑O(shè)備更新,排版澆版等等工場內(nèi)既都用電力,熱度特高,同時都裝有電機空氣管,把外面的新鮮空氣輸入,所以里面一點并不悶塞,這是其他報館所不及的。
報紙各有各的特點,不作表面上的摹仿,以及設(shè)備上的科學(xué)化,這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此外便是于新聞里面常常注意插圖的加入,以引起讀者的特殊興趣。除“老氣橫秋”的《泰晤士報》外,各報對這點都很注意,尤其是《每日快報》,但還不及法國《巴黎晚報》對于新聞插圖的新穎生動而豐富。要加多這種新聞插圖,不但攝影記者須靈敏而又具有吸取幽默材料的手段,而且印機也要好,印得明晰悅目,否則東一個墨團團,西一個一團漆黑,還是沒有的好。
(廿二,十一,十九,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