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鄙w吾人一身之需要,未有不借他人所作之工以供給之者。顧吾人何以能受此供給而無愧?曰,吾人所用之工,亦所以供給他人之需要,通功易事。唯人人各作其工,斯人人能各得其所需。神農(nóng)之教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茍有一人焉,舍其功而弗事,則人類之中,必有受其弊者。是以做工為吾人之天職。
灑掃,至簡單之工也,而《管子·弟子職》篇著其法;農(nóng)圃,至普通之工也,而孔子自謂不如老農(nóng)老圃。工無大小,無繁簡,鮮有不學而能者。故自古有師徒傳授之制。而今之實業(yè)學校及職業(yè)補習學校,幾舉吾人所作之工而一一為教授之設備,是學而后工也。且古諺有之曰:“巧者不過習者之門?!绷曈诠ふ?,往往能自出新意,符同學理。吳士德因煮水而悟蒸氣之理,福格林因售藥而窺化學之奧,比爾因織布而悟印花布之術,工之中自有學在也。然則吾人當做工時代,固已有預備之學力,而且即工即學,隨在即是,似無待他求焉。雖然,學之范圍至廣大,決非一工之能賅,而吾人嗜學之性,亦決不能以學之直接隸屬于工者為限。吾之做工,必以物質為原料,則礦學生物學及化學之所關也;吾之做工必以力,則重學機器學之所關也;吾之工必有數(shù)量,則數(shù)理之所關也;吾之工必有形彩,則美學之所關也;吾之工所以應他人之需要,則生理心理人類社會學之所關也。蓋學之不屬于工而與工有密切關系者,所在皆是。吾茍擇其性之所近者而隨時研究之,其能裨益于吾工者,決非淺鮮,而且令吾人做工之時,亦增無窮之興趣。此決非吾人所可忽視也。又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饑食渴飲,可以度日矣,而其理之饑渴,或甚于飲食。好好色,惡惡臭,足以表情矣,而美感之沖動,有逾于色臭。例如發(fā)拉第業(yè)訂書,而特注意于書中之電學,都耐業(yè)理發(fā),而好以其暇練習繪事。電學之于釘書,繪學之于理發(fā),若不相涉也,而好學也若是。吾國古人有以桶匠而談易者,有以餅師而吟詩者?!兑住分谕埃娭陲?,若不相涉也,而好學也若是。然則吾人之于即工即學以外,又不能無特別之學問,不可誣也。
雖然,通功易事,最完全之制,如吾人理想所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者,尚未能見諸實行也?,F(xiàn)今社會之通工易事,乃以工人之工作,取得普通之價值,而后以之購吾之所需。兩者之間,往往不能得平均之度,于是以吾工之所得,易一切之需要,常惴惴然恐其不足焉。吾人于是濟之以勤。勤焉者,冀吾工之所得,倍蓰于普通,而始有余力以求學也。顧勤之度終有際限,而學之需要或相引而日增,則其道又窮。吾人于是又濟之以儉。儉焉者,得由兩方而實行之。一則于吾人之日用,務撙節(jié)其不甚要者,使有以應用于學而不匱。弗拉客蒙欲赴羅馬而習造像,與其妻日節(jié)衣食之費,五年而旅費乃足。律賓斯敦執(zhí)業(yè)棉廠,而研究拉丁文及植物學醫(yī)學,所得工資,從不枉費,而悉以購書。是其例也。一則于學問之途,用其費省而事舉者。書籍,學者所需也,吾力能購則購之,否則如伯律敦之借用于書肆,吳爾之借鈔于友人,可也。儀器,學者所需也。吾力能購則購之,否則如伯拉克之以一水鍋兩寒暑表治熱學,弗具孫之以氈一方珠一串治星學,可也。勤于工作而儉于求學如是,而猶不足以達吾好學之鵠的,寧有是理耶?
昔者李石曾、齊竺山諸君之創(chuàng)設豆腐公司于巴黎也,設為以工兼學之制,試之有效,乃提倡儉學會。儉學會者,專持以儉求學之主義者也。而其中有并匱于儉學之資者,乃兼工以濟學。其與豆腐公司諸君,雖有偏重于學及偏重于工之殊,而其為工學兼營則一也。繼豆腐公司而起者,有地浹泊(人造絲)廠諸君。人數(shù)漸增,范圍漸廣。于是李廣安、張秀波、齊云卿諸君,按實定名,而有勤工儉學會之組織。由此勤于工作而儉以求學之主義,益確實而昭彰矣。
李石曾君又有見于勤工儉學會之舉,由來已久,而其間著名之學者,各具有復雜之歷史,不朽之精神,類皆足以資吾人之則效,而鼓吾人之興會,爰采取而演述之,以為《勤工儉學傳》,月刊一冊,華法對照,俾讀者于修養(yǎng)德性之余,兼得研尋文字之益。其所演述,又不僅據(jù)事直書,而且于心跡醇疵之間,觀察異同之點,悉之以至新至正之宗旨,疏通而證明之,使勤工儉學之本義,昭然揭日月而行,而不致有歧途之誤,意至善也。余既讀其所述樊克林、敷來爾、盧梭諸傳,甚贊同之,因以所見述勤工儉學會之緣起及其主義,以為之序。時民國四年十月三十日也,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