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詩詞

中國經(jīng)典詩詞品鑒 作者:姚國軍 編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詩詞

《關雎》及其分析品鑒

鐘毓景

(1)原作欣賞

關 雎

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古詩新譯

雎鳩關關地鳴叫,在河中的小沙洲上。善良美麗的女子,是君子的理想對象。

長短不一的荇菜,時左時右去摘取它。善良美麗的女子,日日夜夜想追求她。

追求她沒有成功,日日夜夜想念著她。思念綿綿不斷,翻來覆去無法入睡。

長短不一的荇菜,時左時右去采摘它。善良美麗的女子,彈奏琴瑟去親近她。

長短不一的荇菜,時左時右去擇取它。善良美麗的女子,敲響鐘鼓讓她開心。

(3)分析品鑒

《關雎》全詩原分為三章,第一章為前四句,總寫君子追求淑女,概括全詩,引出下言。第二章是接下來的八句。描述君子如何追求自己心儀的姑娘,以及在追求過程中遇到的小挫折,以至于“輾轉反側”,具有寫實意義。第三章就是最后的八句了,描寫了君子在與淑女婚后,君子使出渾身解數(shù)讓妻子開心,充滿浪漫主義情懷。

《關雎》是《三百篇》中的第一篇。自古到今,凡是居于首的,幾乎都是重中之重。那為什么《關雎》能置于詩經(jīng)之首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關雎》的內(nèi)容是君子通過追求淑女,最后雙方共結連理,無論是君子還是淑女,都是代表著德行,他們的結合,體現(xiàn)了夫婦之德,堪稱典范。而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關雎》的夫婦之德作為榜樣,有利于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這樣,社會也會和諧穩(wěn)定。其次,《關雎》作為樂歌,并不單調(diào),洋溢著喜氣洋洋,特別是“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歡欣鼓舞,一派喜慶的景象。而《詩三百》是為統(tǒng)治階級收集的樂歌,把《關雎》放在首篇,說白了是為了圖個吉利。

至于藝術手法,《關雎》很好地運用了“比”、“興”。比就是比方,有彼物比此物。興就是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詩開頭的“關關雎鳩”“比”已結連理的君子和淑女,形象貼切。并且“興”出君子與淑女的般配,使詩富有感染力。“參差荇菜”也運用了“比興”手法。另外,詩篇還使用了雙聲、疊韻的手法?!榜厚弧?、“輾轉”是疊韻,“參差”是雙聲,加強了是的音律美,令讀者回味無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