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附近的春天
藜蒿是必需的。藜蒿是我故鄉(xiāng)鄱陽區(qū)別于北方和南方許多地區(qū)的重要植物,我每年首次見到它,是在春節(jié)前后的一道藜蒿炒臘肉的家常菜里。將藜蒿青嫩的莖折成兩寸左右的小段和切成小片的臘肉一起放在旺火上一陣爆炒,臘肉變成了半透明的薄片,藜蒿則因臘肉熱油的滲入而祛了青氣,誘導出藥材般的奇香??诟邢仁怯悬c澀,多嚼幾根,則肺腑生香。現(xiàn)在這道菜已成為鄱陽湖周邊許多城市里的名肴了。
而在正月和藜蒿之間,還隔著由冷至暖的無數(shù)場春雨。我住在縣城暖和的家里,每每忽略了這個美好的孕育過程。一個住在鄱陽湖草洲上的朋友寄了一篇稿子給我,這是許多年前我在縣報編副刊的事,我忘了稿子的內(nèi)容,卻記牢了一句話:深夜,我聽見初春的雨灑在無邊的鄱陽湖草洲上。這是我最喜歡的描寫家鄉(xiāng)的句子,因為它散發(fā)出了在雨水里懷孕的鄱陽湖濕地的氣息。
在縣城的正月,我常在雨聲的伴奏下無聊地看電視或讀書至深夜。我最喜歡這樣的初春之夜,雙腳踏在干燥的木地板上,身子陷在松軟的沙發(fā)里,聽細小而密集的雨落在薄瓦(我曾有幸在某些春天住過這樣的房子)和窗玻璃上。更晚些時我躺在被窩里想象不遠處的鄱陽湖上發(fā)生的那些事,想象迷迷蒙蒙的雨陣在夜湖和草洲之間來回走動的情景,想象藜蒿和其他植物喝飽了春雨一扭一扭地掙脫泥土束縛的樣子,這樣我會覺得被淫雨浸泡也是件很溫暖很有美感的事。
當藜蒿炒臘肉的香味和爆竹的硫黃味一起消散了,我的注意力從餐桌和室內(nèi)轉(zhuǎn)移到在縣城之外的廣闊天地上。這時天空比正月要高很多,白云和藍天的關(guān)系也得到了澄清。油菜花擺在田野上的圣筵已經(jīng)準備就緒,郊外的公路上常有赴約的青年男女挎著相機騎著自行車飛馳,車龍頭上顫動著一簇耀眼的淡黃或金黃。
我想我有必要讓敘述在油菜花貧賤的詞根處停留片刻,它確實是很獨特的一種花。它不是為了審美而是作為生產(chǎn)菜油的經(jīng)濟作物而存在的,但它無邊無際的美差不多堵塞了我對春天的其他想象;另外,一朵油菜花算不上很美,它的美和數(shù)量成正比,這也是其他花卉不可比的一個特點。一萬朵玫瑰擠在一起會很庸俗,一萬朵油菜花卻可以鋪成通往天堂的地毯。我曾在飛機降落時俯瞰過油菜花簇擁的南昌昌北機場,并不暈機的我體驗了巨大的金黃的暈眩。
離城十里許的風雨山是我們通常探入春天的深度。十華里,騎行的最佳距離,便于產(chǎn)生遠離了縣城的錯覺(其實是被高高的油菜花遮住了視線),便于積攢輕微的疲勞和燥熱感,讓身材好的姑娘有理由在油菜田邊的草地上脫下棉襖露出埋沒了一冬的三圍。這個簡單的動作在油菜花反射的光影里完成是很令人心動的,充滿了浮想和暗示。除了照相,在油菜地邊可以做的事還有許多,像個花癡那樣趕跑“嗡嗡”地吵個不停的蜜蜂,用快要失靈的鼻子作吸管伸到花蕊間,吸食那種粉粉的略含陽光味的淡香是走到戶外的人都愛做的事;如能說服剛認識的姑娘躲到油菜地間的田埂上說些和春天有關(guān)的話就更有意思了。你們坐在那里,同伴們看不見,你卻可以在風吹菜花低的那個瞬間欣賞他們臉上的春愁。
在縣城附近徒步漫游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常去的地方是城后芝山之外的一些小村落。比如范家舍,這個同我姓氏一樣的村子和我并無任何關(guān)系,卻保留了一些別致的春色。我穿過大片油菜地走近這個二十多戶的小村,恍如回到了古代,因為時間突然被取消了。綴滿野花的竹籬、廢棄的碾屋、布滿綠苔的老井……它們一千年前也許就是這個樣子。村邊有幾株桃花,灼灼地燒著。桃陰里,一個老農(nóng)踩在牛拉的犁鏵上耙地。我打算繞過桃樹去看他身上穿的是不是唐朝的布衣,卻被一株杏樹擋住了。它橫在路上,如一個白衣女子,白得鮮艷欲滴,白得我眼前一黑在離縣城三里遠的春色里徹底迷了路。
映山紅離縣城很遠,雖然不時能看到一些剛下中巴的人手里捧著一束。我知道,它們大多來自遙遠的鄱北山區(qū),像我在外婆的老家度過的童年那么遠。而即便在遙遠的童年里,映山紅也是遠的,我們要等開春大人去三里外的蓮山砍柴回來時才能看到,大人們把它們插在堆滿柴火的獨輪車上,花瓣像他們一路哼唱的小調(diào)那樣沿途灑落……
更多的時候,縣城附近的春天被一種生機盎然的落寞籠罩著,如同老電影《小城之春》里的意境。我很容易在這樣的春天里陷入亢奮和幻滅交替的困境。不論是作為中學教師還是縣報編輯,我都有大把的時間用于感時傷懷。愛情不開花的日子,我騎著自行車在飄滿被單和水滴的小巷里沒有目的地晃來晃去。我的眼球似乎加了濾色鏡,遠處的天空變成了紫藍,陽光是檸檬黃,曬得我失去了思維。如果在城里沒找到同類,就繼續(xù)騎行到圩堤外的河灘邊,蹲在潮濕的草地上皺著眉頭抽煙,想些愛情或遠行的事。那時我酷愛著小城的春色,又對縣城之外的城市的春天想入非非。我被河面的銀光晃花了眼時,野花在我的陰影里悄悄地開了一片,幾只叫天子的輕啼和遠處一艘運沙船的馬達把春野的安靜抬到了半空。
在我的記憶里,縣城附近的春色到風雨山下的油菜地和范家舍的桃樹及杏花那里為止,但并不是氣數(shù)已盡了。等這些花兒將謝,縣城里的小巷又一片一片地綠起來。我故鄉(xiāng)那些善做美食的女人們把芥菜洗凈后晾曬到竹篙上,然后腌制成有名的咸菜,名叫“春不老”。“春不老”不是一般的咸菜,腌制后色澤不褪,口感鮮脆,能從春天一直吃到冬天。故鄉(xiāng)鄱陽縣城附近的春天就這樣在一壇壇的“春不老”中將壽命延長了數(shù)倍。我在縣城里郁積的濃艷而空洞的春愁,也要拖到盛夏之后,才漸漸在驕陽下融化成對來年春天的無盡想象。
2002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