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黃河口畔韻之歌——讀雒漓江老師《影蹤和韻》之斷想
東營作家雒漓江老師約我為他的新書寫點東西,這使我既高興又忐忑,高興的是我可以跟隨雒老師的文字,走進他的思想境界以及所描繪的風景美好里;忐忑的是我這拙劣的筆端如何觸抵老師文字的深邃與曠達?但我依舊欣然應(yīng)允,因為我喜歡雒老師的文章,此前也經(jīng)常欣賞,何況這也是我向雒老師學(xué)習(xí)的好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我與雒漓江老師相識已久,如今算來已有八個年頭。那是2014年秋天,東方散文雜志社主辦全國散文作家西安曲江筆會,我有幸榮獲詩歌二等獎。而西安,又是我生命里最傾心的城市(兒子在此度過五年大學(xué)),所以毫不猶豫地網(wǎng)上訂票,迫不及待地想再次領(lǐng)略十三朝古都的風姿。其間有來自鄰市東營的陌生人在微信上請求加我,說是要參加西安筆會之人,我便加為好友,他就是雒漓江。寒暄幾句,雒老師問我的車次和車廂。我一一告知,他便說也去買這趟列車的車票,相約與我一起去西安,于是我們算是相識了。
到達西安時已近中午,我照著相片上老師的模樣在人群中尋找雒老師的身影,無果。我懷疑自己沒有把雒老師認出來,便去看簽名冊,上面也沒有。仔細詢問,才知道他有事耽擱了,來不了。直到兩年后的秋天,《東方散文》的作家筆會在淄博召開,我倆都是獲獎人,離家又近,順理成章地都參加了這次筆會,開啟了友誼之旅。
見到雒老師,我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高高的個子,保持良好的身材,還有比網(wǎng)上打字更輕快的語言,一看就是個與我脾氣相投的爽快之人。我們一起暢游慢城高青濕地,住進蓑衣樊的煙火人家,看九曲黃河蜿蜒著從眼前流過。那時劃舟穿梭在荷葉田田,看荷葉圓圓,聽鳥唱蛙鳴,我自編自演一首地方小調(diào),惹友人捧腹大笑。文行至此,忍不住哼唱我當時的恣意:“河里的青蛙從哪個地殼來,它是從那河邊慢慢地游來,甜蜜愛情從哪個地殼來,它是由眼睛到胸懷,哎呀娘哎,你可不要對俺生氣,哎呀娘哎,你可不要對俺生氣,年輕人就是這樣沒出息……”唱罷,我不由地大笑起來,船上友人的笑聲猶在耳邊,雒老師一句“真是個調(diào)皮的女子”,讓我的虛榮心一下子滿滿當當,從雒老師的眼神中,我看出他對我無拘無束性格的認可。大伙要雒老師表演節(jié)目,推脫不過,他講了兩個笑話,來自民間傳說的笑話,具體內(nèi)容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都笑得走了樣、岔了氣,舵手也把船開進了荷花里,荷葉扯了手臂吻了臉,野鴨被嚇得“嘎嘎”飛去。聽課間隙,我們海闊天空地胡吹亂侃,夜間幾個好友一起在蟲鳴的稻田涼亭下,手電作燈,讀詩頌詞,恰如老友重聚。雒老師朗誦他創(chuàng)作的《相聚是一壇美酒》:“相聚蓑衣樊/放歌荷田田/一群詩人泛舟來/猶如少女與少男/驚飛夜宿鳥/喧擾靜花眠/寂寥難抑心潮起/一起相約翠湖間/月下盡興唱友情/亭邊摯情續(xù)新緣/詩潮澎湃/詩興酣暢/舉起酒杯/通宵達旦……相聚是一壇子美酒/醉倒蓑衣樊?!币齺泶蠡镆黄坡?。聯(lián)歡晚會上,雒老師依舊落落大方地走上臺,在燈下朗讀起他的原創(chuàng)散文詩《美哉,黃河口》,獨特的東營普通話,字正腔圓,鏗鏘有力,表演和內(nèi)容一樣引人入勝。在大家的鼓勵下,我與閨蜜一曲夸張的《趕牲靈》又把雒老師驚得一乍一乍的,雒老師戲說:“老師也有如此瘋狂?”哈哈,“然也”!
盡管相處只有幾天,但雒老師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雒老師是一個健談、熱情又博學(xué)的中學(xué)語文老師,在當?shù)匦∮忻麣?,多次參與市縣志書的編撰工作,并出版了多本書籍。他文筆超然,書寫行云流水,我們交換了彼此的新作。對于喜歡文學(xué)的人,那些散發(fā)著墨香的新書,便成為初識最珍貴的禮物。
此刻,雒老師的新書稿《影蹤和韻》就放在我的案頭,令我愛不忍釋。
打開書稿,開篇便是好友李錫文老師的序文,看著非常親切,讀著文字,好像與老友暢述。正如李老師所寫,讀書時,我內(nèi)心滿是歡喜與激動,就像與兩位老大哥再一次相約在浩瀚的文學(xué)之中,他們的音容笑貌便又展現(xiàn)在眼前了。
雒漓江老師的文筆豐贍而濃郁,情感豐富而真摯,語言鮮活而靈動,立意高遠而宏闊,基調(diào)昂揚而豪邁,駕馭文章的技巧高超而嫻熟。
他用樸素的語言,書寫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懊河蜔粝?,滿屋的蒸汽,香味鉆入鼻孔,我的喉嚨里似乎被引得伸出了小手。不一會兒,母親把冒著熱氣、漂著油花的魚端到我面前,我毫不謙讓地把魚肉剔下,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得津津有味、滿口魚香。我吃魚肉,母親吃魚頭。母親說:‘我從小時候就愛吃魚頭?!叧赃呌盟粏〉纳ひ艉咂鹆诵∏乎r魚頭鮮魚頭,鮮魚頭比鮮魚更有油。鮮魚湯鮮魚湯,鮮魚湯比鮮魚還要香?!边@是《母親最愛吃魚頭》里的片段,把一位母親深愛孩子的情感,用喜滋滋地吃魚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那個年代所有母親的愛的表達——“我愛吃魚頭”,讀來很是觸動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再如《千古孝悌垂青史》寫道,“‘你若不嫌棄,就到俺家去住吧,孩子們正缺個嬤嬤(奶奶)照管呢?!@老嫗自然滿口答應(yīng),雒尚裔把老嫗接進了自己的家,讓到炕頭兒上,端茶送飯,像侍奉親娘一樣;三個兒子也在老嫗面前一口一個‘嬤嬤’地叫著”。寥寥數(shù)句,就把一個善良厚道的雒氏子孫描繪了出來。雒尚裔用行動詮釋“百善孝為先”的古訓(xùn),做孩子們的榜樣,這正是最好的教育。
雒老師的文字如一串珍珠,揀玉拈翠,晶瑩剔透,總是令人心曠神怡。在《泰山行》中,他寫泰山的夜,寫泰山的星,發(fā)現(xiàn)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那么與眾不同,出人意料?!吧铄涞奶炜站Y滿了大大小小的星星,回頭望泰安城,萬盞燈火與天上的群星相輝映,使天地間渾然一體。”讀到此,不由讓人憶起郭沫若筆下的“天上的街市”,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心便醉在這絕美的風景里。雒老師不僅觀察細致,描寫?yīng)毺兀€能在自己的講述中體味勞動人民的甘苦。比如雒老師所寫:“登泰山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赤著腳、穿著短褲的泰山挑夫,他們每天挑貨不止,肩挑足有百斤重的貨物艱難地攀登。肩上隆起了大包磨起了厚繭,如雨的汗水從黝黑的背上滴落在泰山的級級石階上,他們以挑擔為職業(yè),長年累月,披星戴月,我真為他們這種吃苦耐勞的毅力所感動?!?/p>
雒老師充滿情感的文章還有很多,比如《清音盈耳》《逃避喧囂》《一只美麗的小鳥》《悲悼陳曉旭》等,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雒老師是一個真情熾烈、詩意達觀的性情之人。
雒老師的文章充滿著詩情畫意。
無論寫詩詞歌賦,還是散文小說,雒老師都是行家里手,從《美哉!水仙》到《菊賦》,再到《桃花賦》;無論寫《黃河的黃昏》,還是寫《醉臥黃河口》,抑或是《卡倫湖的春天》,每一篇都美到極致,像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畫,清新脫俗又引人入勝。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醉臥黃河口》,簡直美得無以言表,給人一種要立馬一睹黃河口的沖動,怎一個“醉”字了得?“我被黃河入海處‘雄’‘奇’‘野’‘闊’的景色所震撼。黃河口濕地生態(tài)美,美在四季變化無窮:春天白云藍天,滿目青蔥,野花遍地,春鳥云集,綠野披霞,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秋冬季節(jié),天鵝起舞,野鴨成群,鷗鷺歡歌,鴻雁列行,大片大片的黃須菜由綠變紅,酷似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的鮮紅地毯……蘆花漫天紛揚,綿延百里,猶如大地穿上了美麗的婚紗,柔美飄逸?!蔽冶贿@文字所迷惑,它帶著誘人的味道,不由得讓我深陷其中。每一個季節(jié)的描寫都是那么的唯美而貼切,那道風景,那條寬寬彎彎黃藍分明的微微隆起的水帶,還有那群賞景的人,無不是詩,無不是畫,無不是歌,怎能不醉?
我不禁與雒老師一起感嘆:“這一刻,我想,黃河如果沒有萬里跋涉、翻山越嶺摔打出來的堅忍頑強、驍勇威猛的雄姿,在這里會不會被大海拒之‘門’外呢?”這也是此文被《河南文學(xué)》選錄的緣故吧?
看雒老師的文章就四個字:舒服、受益。他的這本名為《影蹤和韻》的散文集共分三部分,第一輯《心靈朝圣》;第二輯《風情放歌》;第三輯《紅塵回放》。在恣意的描寫里,透出縷縷的煙火氣息,比如《剜野菜》《瓜情》《柳笛》等;也有蕩漾著踏遍千山萬水的凌云豪情,比如《威海紀行》《高青之旅》,還有《曲江海洋極地公園掠影》,很好地踐行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文人初心。
雒老師的作品如同他的為人一樣,樸實無華又睿智大氣。慢慢欣賞,細細品味,有一種喝二鍋頭的感覺,上頭、暖心,醇厚綿長,有后勁。僅以我淺薄的認知寫不出雒老師美文的十分之一,期待雒老師妙筆生花,寫出更多的佳作。
柴翠香
2022年8月20日
(柴翠香,中國自然資源作協(xié)會員,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散文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