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作者:錢穆 著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

先父諱承沛,字季臣。前清同治丙寅年生。先祖父卒,先祖母年四十一,先父年僅三歲。自幼有神童之稱。雙目炯炯發(fā)光,如能透視一切之背后,亦稱凈眼,云能見鬼神,過十二歲始不能見。幼時發(fā)憤苦學。蓋得先祖母之教督。家中無書房,在“塌屋基”后面,即素書堂后進西邊有破屋三間。自素書堂西半被拆,此處無人居住,殆為壞了風水,皆已他遷。先父一人讀書其中,寒暑不輟。夏夜苦多蚊,先父納雙足兩酒甕中,苦讀如故。每至深夜,或過四更,仍不回家。時聞有人喚其速睡。翌晨詢之,竟不知何人所喚。有業(yè)師,乃顓橋王翁,在七房橋南十里外。先父隔旬日半月,始徒步一往問業(yè)。

先父既卒,先兄及余所見,尚留有當時窗課兩本,皆律賦及詩,不見有八股文及其他存稿。余時時喜誦此兩冊窗課,惜今皆忘之。猶憶兩題,一曰“春山如笑賦”,乃短篇,余特愛其景色描寫。由七房橋南望,僅見秦望山一抹。余長而喜誦魏晉以下及于清人之小品駢文,又愛自然山水,殆最先影響于此。又一題曰“岳武穆班師賦”,以“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為韻,全篇共分八節(jié),每節(jié)末一句,各以此八字押韻,乃集中最長一篇。余尤愛誦。余自幼即知民族觀念,又特重忠義,蓋淵源于此。至其押韻之巧,出神入化。余此后愛讀宋人“四六”,每尚憶及先父此文。

先父以十六歲縣試入泮,以案首第一名為秀才。主學政者特召見先父及同案第二名。面告先父:“汝文托意高,結(jié)體嚴,可期文學上乘,然恐不易遇識者?!庇衷唬骸叭晟心暧?,而為文老成有秋氣?!庇诸櫟诙?,曰:“汝年長,乃屈居彼下,然為文有春氣,他年福澤,當勝于彼?!?/p>

先父體素弱。入泮后,凡三赴南京鄉(xiāng)試,皆在場中病倒,不終試而出。此后遂絕意場屋。有一次,試題為“齊人將筑薛”。先父僅完此題即出。文中用意,特寫一“將”字,又模擬《公羊傳》文體為之。一時人競傳誦,名大噪。遠近來求從學,前后達四十人。然經(jīng)先父指授得意者,亦多赴試不中。先父此后,遂亦不復從事于授徒教讀之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