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輯一

閑讀閑筆 作者:戴興華


輯一

閱讀是盞明燈

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但算半個“讀書人”。

在這個物欲喧囂、茫然浮躁的年代,能夠淡出別人的視線,龜縮一隅,展開書卷,安靜、從容地閱讀,悠閑、細致地品味,是一種多么奢侈的享受和靈魂的沉醉。因為拋卻了觥籌交錯的應酬,聲色犬馬的誘惑,功名利祿的追逐,進退榮辱的眷顧。平心靜氣,信馬由韁,率性而讀,放任想象的翅膀去自由翱翔。

也許是一種厭倦或者逃避。當無數次拖著生存職業(yè)帶來的疲憊身心,坐回書桌,捧起本書,抖掉那些雞零狗碎或者雞毛蒜皮的煩憂時,輕輕翻動書頁的聲音伴隨時間的腳步一路同行,走過被自己淡忘的節(jié)假日,走過寂寥而寧靜的深夜,走過把自己躲起來無人騷擾的時光,這份獨處的滋味獨處的感受,這份一個人的熱鬧和孤寂,魂靈與肉體的親密貼近,或者說品嘗與審視思想最深處之痛苦和歡樂的既悲哀又幸運之情由,實在是頭上這頂“小小公務員帽子”轉瞬的虛榮與短暫的安慰無法比擬的。

閱讀,點亮了我平淡又平凡的人生。

書籍之于我,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我讀的是“閑書”,即與本職工作不搭界、不相關的書。以隨意的心態(tài)閱讀,不沾染任何功利的色彩。猶如炎熱的夏天,端起一杯冰水,靜一靜心;猶如寒冷的冬天,捧著一杯熱茶,暖一暖胃。閱讀的快感,像聆聽音樂一樣緩緩流淌,浸潤著我的身心。文字,不是凝固的記錄,是有生命的精靈,它能夠與你的思想發(fā)生共鳴,與你的心靈產生感應,人書合一,同喜同悲,心同書共,神與物游。于是,生活里的種種負重,不知不覺間在“閑讀書、讀閑書”之中溶解融化,煙消云散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讀書的境界,讀書的過程,讀書的滋味,讓我心馳神往,讓我魂牽夢繞,讓我難以割舍?!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社會文明的燈塔”;“書籍,是心靈的雨露,是思想的甘泉”;“腹有詩書氣自華,不信夢想喚不回”!

孟子說:讀書,沒有別的,“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要把那顆狂亂奔馳的心收回來罷了。雨果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正是這種養(yǎng)料;閱讀的需要像一堆火藥,一旦點燃起來,便不可收拾。

人類那些最偉大的智慧和最美好的價值深藏在那些最偉大的著作之中,尤其是經過大浪淘沙積淀下來的經典之作!

朱熹《觀書有感》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讀到這樣的境界,是多么的愜意多么的暢快啊。

讀書修德。知書達理。讀書給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讀書,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荒蕪,一片空白。讀書,帶給你智慧和眼光,讓你不淺薄、不低俗。

錢穆說:做人,應該多讀書。讀書有三種:第一種,為了實用,譬如你的專業(yè),你的職業(yè),你的某種目的,需要讀一些書;第二種,為了消遣,工作累了,心情煩了,隨意翻翻書籍,上上網,看看新聞或八卦,純粹為了放松;第三種,作為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通過讀書,感受到身心愉悅與境界提升,讓自己變得豐盈與充實。我們提倡與推崇的讀書,大概是第三種。

但讀書是自己受用之事,多讀不謂榮,少讀亦不謂恥。世上好書實在太多,浩如煙海,讀之難盡,故而凡有空閑,即信手翻出一本書來,或局促于斗室之內,或埋頭于燈光之下,或擁被于深夜的床榻,多少個寒來暑往,多少個春華秋實,多少個雨雪紛飛的夜晚,多少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時間就這樣悄悄地從捧著書籍的指縫間流走。尤感此等付出是值得的,此等勞累是欣慰的,讀書的樂趣是物我兩忘、無窮無盡的。

當然,只有讀書成為個人的一種愛好、一種習慣或一種生活方式,讀書才是一件趣事、一件樂事或一件幸??鞓分?,否則,讀書只能是一件累事、一件苦事或一件心酸悲哀之事。

閱讀是個體的、動態(tài)的、充滿變化的,所以閱讀不應該有什么“標準”。閱讀的感受和聆聽音樂的感受一樣,只有聽過了才知道。閱讀是自己的事情,愛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誰的作品就讀誰的作品,想什么時間讀就什么時間讀。

通過與書本對話,擁有積極的人生觀;通過閱讀的正能量,不斷修正自己,養(yǎng)成向上的品格。曾國藩說: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

閱讀是一盞明燈。拒絕閱讀是心靈的癌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