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在眼前
一
無意間看了一個預告,欣欣然聽了一場講座。
那預告說,有位來自臺灣的神人,自小處在一個弱勢家庭,沒有任何過硬背景,但他懷揣夢想、自立自強,從一份小雜志的記者起步,逐漸成長為流行音樂界的營銷高手,許多在國內(nèi)外耳熟能詳?shù)母枋侄际怯伤皇植邉澃b成名的。
他經(jīng)歷多家單位的歷練后,26歲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音樂公司(種子音樂公司),致力于發(fā)掘藝人的獨特氣質(zhì),不但讓當紅的更亮眼,更將一些看似難有成就的歌手雕琢成巨星。比如張信哲、許茹蕓、黃鶯鶯、張清芳、林憶蓮、吳克群等。這些明星都曾有過“不被看好”的過去,如18個月付不出房租的吳克群、一開始并不受樂壇肯定的溫嵐,還有張信哲當年差點走不出當兵魔咒,他們居然都是在他的重新定位之后,得到了成功翻轉(zhuǎn)。
不僅是在音樂圈內(nèi),他還將在影視界籍籍無名的郭書瑤,打造成為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而在其娛樂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又突然“轉(zhuǎn)身”,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暢銷書作家。
這位神人將于某月某日攜新書《人生豈能辜負——翻轉(zhuǎn)命運的66個關鍵詞》到某地演講,講述新作背后的故事。
“從前途黯淡的職高生一路拼搏,成為巨星背后的教父與推手,從生活難以為繼的谷底絕地反擊,再次站上商界的成功巔峰!”
充滿誘惑的廣告語,讓人不忍錯過。
二
主辦單位的宣傳是成功的,在上海松江圖書館舉行的講座,聽眾爆滿。除了松江本地的中小學生及家長,好些聽眾還是從市區(qū)趕來的。
我挑了個第三排的位置坐下,為的是看得清楚、聽得明白。
為他的新書作推廣,是這次演講的由頭,書中透露的大量人生經(jīng)歷則是他這次演講的“主線”。在主講人出場之前,他的助理給觀眾播放了他的一些工作、生活畫面,激起聽眾的興趣。待“預熱”恰到“火候”的時候,他款款出場,引來無盡的掌聲。
高高的個子、挺拔的鼻梁、時尚的衣著、奔放的姿態(tài),帥氣、陽光、有活力,頗有點傳說中的“男神”形象。
他在演講中娓娓道來: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性格暴烈,常常打罵母親,最后母親不得不離婚,帶著他們兄弟艱難生活。為解決生計問題,初中畢業(yè)他報考了職業(yè)高中,學習機械制造,然后到工廠打工。目睹過其他工人被機器軋斷手指的傷痛,忍受著滿身油污的惡劣環(huán)境,他常想:這就是自己的人生嗎?然后自我否定。他從小熱愛音樂,他認定自己的事業(yè)和夢想就是要做一個音樂人。但他一個職高生,如何敲開音樂的大門?他利用工余時間聽遍當時臺灣出名歌手的歌,試著寫下了許多富有見地的樂評。但他拿著這些作品上專業(yè)音樂機構(gòu)應聘,每次都是失敗而歸。
某天,他偶然看到一家雜志社招聘娛樂記者,他鼓起勇氣上門應聘?!斑@家雜志社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出來給我開門的竟然是社長。社長親自開門,可見這個雜志社有多??!”他說。
當社長聽說他不是大學畢業(yè),而是職高畢業(yè),而且學的是機械專業(yè)時,露出很失望的表情。他央求社長,別急著趕他走,看看他寫的樂評再說。社長看了看,隨手放在桌上,甩出一句:“你去采訪陳淑華吧!”陳淑華?他一時張口結(jié)舌。陳淑華是華語歌壇炙手可熱的“天后”??!別說是他們這樣不出名的小雜志,就是一些名報名刊也不一定采訪得到她。
他想,社長指派他去采訪陳淑華,要么就是看了他的樂評,覺得他有能力勝任,要么就是想借這項棘手的任務測試他的能耐,他得緊緊抓住這次機會。
初出茅廬的他壯著膽子給陳淑華所在的滾石唱片公司打電話,說明來意,對方答應把電話轉(zhuǎn)到公司宣傳部門,接著電話里便傳來一陣“嘟、嘟、嘟”的聲音。他不甘心,再撥,這回總算是轉(zhuǎn)到了宣傳部,一個小姑娘接起電話,剛聽完他自報家門,對方隨即掛斷了電話。電話這頭,他好一陣失落。
但他不死心,不愿就此放棄。
當時是1986年。他輾轉(zhuǎn)打聽到,為配合臺北圓山動物園搬遷,滾石唱片將舉辦《快樂天堂》跨年音樂會,音樂會的前幾天都會彩排,沒準陳淑華也會到場呢。他決定碰碰運氣。
到了現(xiàn)場,果然看見了陳淑華。她靜靜地坐在一角,身邊沒有一個人。他大膽走過去,緊張地遞上自己的名片,怯怯地說出一句:“淑華姐,我聽過你的每一首歌,像是……”
沒想到,這句出自“菜鳥”的開場白竟然引起了陳淑華的興趣,欣然接受了他的采訪。末了,還把她家里的電話號碼給了他。
他把寫好的稿子交到社長手里,社長非常驚訝?!澳阏娴牟稍L到了陳淑華?怎么辦到的???”社長以為他根本沒采訪到陳淑華,是根據(jù)媒體上的各種資料拼接而成的文章。于是再給他一個任務:“能不能再請她出來拍個雜志封面?”
他硬著頭皮給陳淑華打電話,沒想到陳又爽快答應了,到指定地點拍了照片,而且是自己來的,滾石公司沒有人跟來。
報道一出來,這家雜志一時名聲大振,滾石公司也大吃一驚,打電話詢問究竟,并把他“不守規(guī)矩”的行為批評了一通。滾石公司還約他和雜志社社長吃飯,很顯然這是“問罪飯”。席間,他誠懇地說:“對不起,我真的不懂,請再給我一次機會,以后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p>
沒想到,這一認錯,給他贏來了大把的機會。他在這家名叫《自由談》的雜志干了一段時間后,跳槽到《翡翠》雜志,此間他多次提出采訪滾石的歌手,滾石公司不但不刁難,反而給了他很多便利。以致某一天,他徑直敲開滾石的大門,成為該公司宣傳部門的一員。
而據(jù)他說,在他后來的事業(yè)中,陳淑華一直關心愛護他,在許多關鍵時刻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是把她當貴人,一輩子感恩的。
貴人真的好重要,可惜不是誰都能遇到的。
三
在他的職場經(jīng)歷中,有些是和我相似的,比如在媒體工作,比如在企業(yè)做宣傳。相同的是,都要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勤奮寫作。不同的是,他在唱片公司做宣傳,需要針對不同的歌手、不同的活動,寫出不同的“軟文”。而且他是把宣傳工作當過渡,為的是接近音樂圈,最后轉(zhuǎn)向真正的“音樂圈”。而我在制造企業(yè)做宣傳,是要根據(jù)公司的品牌定位,持續(xù)地塑造好企業(yè)家和企業(yè)的形象,使公眾形成對企業(yè)及企業(yè)家的持久認同,促進企業(yè)良性發(fā)展。而且我是“一條道走到黑”,在一家企業(yè)一干二十多年未挪窩。僅僅從宣傳業(yè)務上講,他能給我的啟發(fā)是他的鉆勁、韌勁,一些稿子發(fā)出去,見報版位、篇幅不理想,他是很會較真的,而我們更多是期望下一次的“彌補”,不給媒體和記者太多的壓力。
同是宣傳工作,很多理念應該是相通的。如果我們有機會交流,或許會擦出一些“火花”來。
在他策劃推出的眾多明星中,他和張信哲的關系是繞不開的話題。張信哲讀書的時候已嶄露頭角,被稱“校園情人”。當兵兩年退役后,一時找不到新的定位,遇上了業(yè)界流行的“當兵魔咒”,市場已經(jīng)變化,當年的“張迷”已經(jīng)長大,他仍沿襲過去的套路,推出一張專輯,結(jié)果反應平淡,銷量寥寥,前程黯淡。前路迷茫的張信哲找到他,懇求道:“你可不可以幫幫我?”他應承下來,為張信哲重新定位包裝,憑一首主打歌曲《愛如潮水》重登歌壇,樹立起一個憂郁的“情歌王子”形象,并受到世人的推崇。
某種程度上講,是他“拯救”了張信哲,算得上是張信哲的貴人。但成名之后的張信哲,想挖他的公司自然很多。當他聽說張信哲想跳槽后,他的想法是,人往高處走,如果有更適合阿哲發(fā)展的機會和平臺,應該讓他走,不要限制他。因為張信哲與他的唱片公司合約期還有八個月,怕張不好意思提出來,他提前寄去了存證信函,表示阿哲可以隨時離開公司,不受合約約束。此舉雖讓張信哲產(chǎn)生誤會,以為他是下“逐客令”,讓昔日相交默契的兩個好朋友反目,形同陌路。但了解他真實意圖的人,無不感佩他的良苦用心。
這啟發(fā)人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培養(yǎng)、提攜了一個人,某一天他成才了,想“飛”了,你是死死將其留在身邊接受你的調(diào)遣,還是慷慨“放手”,給他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我想,我們該有他的胸懷。
四
他的“翻轉(zhuǎn)命運的66個關鍵詞”,個個都很精辟,個個都值得學習。
但概括他的成功,最關鍵的不外乎“放棄”和“選擇”兩個詞。
為早日解決生計問題,放棄按部就班地讀完初中讀高中、讀完高中讀大學的路徑,他不得不選擇就讀職高,學一門養(yǎng)家糊口的技藝;為接觸娛樂界人士,他放棄在工廠打工的機會,選擇先到一個不出名的雜志社當記者,不斷積累人脈,創(chuàng)造轉(zhuǎn)型條件;為接近自己的音樂夢想,他放棄雜志社待遇不低的工作,選擇到唱片公司做宣傳,以便就近接觸明星、接觸音樂;為有機會參與唱片制作、推廣,他放棄在大公司做宣傳的職位,選擇到一家規(guī)模不大但能讓他獨當一面的唱片公司工作;為創(chuàng)造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他放棄在別的公司不菲的薪水和得之不易的職位,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為實現(xiàn)心靈的自由,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實現(xiàn)夢想,他放棄自己的公司(似乎是授權別人管理),選擇做一個專業(yè)的攝影者、寫作者,先后出版了包括《人生豈能辜負》在內(nèi)的一系列暢銷書,并成為一個到處被邀請去演講的“布道者”。
人生的精彩與無奈,全在這艱難取舍之間。
五
講座持續(xù)兩個小時,說者神采飛揚,聽者全神貫注。
許多妙語言猶在耳:“人生要有夢想,有了夢想就要去付出?!?/p>
“想到了就要去做,有的事現(xiàn)在不去做就可能沒有機會了?!?/p>
“態(tài)度勝過任何能力,態(tài)度好,職場成績單就是一百分?!?/p>
“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面對人生的低谷和困境時,你可以做些什么?”
“生命的光彩,在逆境中才能綻放!”
…………
沿夢想前行,從低谷處奮起,在華麗處轉(zhuǎn)身。
這個“男神”,叫田定豐!
(201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