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shù)字崇拜癥

李鴻章看球 作者:李國文


數(shù)字崇拜癥

挑個好日子做事情,叫做擇吉,是中國人傳統(tǒng)文化心理的表現(xiàn)。

譬如結婚,到底不同于上街買菜,有的人,一生只此一次,即使現(xiàn)在離婚率上升,結七次八次婚者,總是極少數(shù)。因此,挑選一個雙月雙日又趕上禮拜六的那一天,舉辦婚禮,寓其成雙成對,白首偕老之意,圖個吉利,是無可厚非的。但數(shù)字崇拜過了頭,把日子的數(shù)目,看成是幸福的祥瑞,或不幸的讖言,求神問卜,打卦搖簽,就不足為訓了。其實,當初那些選了很好婚期的夫婦,最后分手仳離者不也大有人在嘛?

近年來,隨著生猛海鮮的廣東菜走遍天下,數(shù)字八很吃香,因為八在粵語中念作“發(fā)”,每年11月18日結婚者特多,就是看重“要要要發(fā)”這個吉利。如果按南京的藍青官話,八念作“拔”,按我蘇北鄉(xiāng)音,八念作“拜”,聯(lián)起來一聽,簡直不知所云了。

其實,在全國方言中,也只有粵語才這樣念,但數(shù)字崇拜,也是一種拜物教,四個八的汽車牌照,五個八的電話號碼,變成奇貨可居的一筆財富。有關的公家單位,還拿來高價拍賣,當搖錢樹,實在很莫名其妙的。如此生財有道,細想起來,與提倡唯物論的社會主義制度,與提倡科學文化的政權機關,與共產(chǎn)黨所崇信的無神論,怎么也是有點格格不入吧?

與之相反,數(shù)字四可就不走運了。其實,四平八穩(wěn),是個很不錯的喻意。但由于四與“死”同音,成了忌諱,避之唯恐不及。有位大牌歌星,應邀到外地演出,那里已經(jīng)把票賣了出去,觀眾翹首以待,只等玉趾光臨。誰知這位小姐,到了首都機場,一看航班號碼里有個四字,馬上小臉變色,認為很不吉利,說什么也不肯登機。有的著名演員,甚至看皇歷,對時辰,求神仙,問方向,來決定哪天哪時朝什么方位開始置景演出。不如此,則必驅邪,放鞭炮、燒冥標、跳大神、請巫婆,就更荒唐了。據(jù)說,某些電視劇組,開拍的日期不選八,必選六,因為八是“發(fā)”,六是“順”云云,如果僅是求得心理安慰,倒也無妨。但開拍第一個鏡頭前,必在現(xiàn)場,擺設神案,敬奉香火,燃焚紙馬,紅燭高燒。從主角到配角,從導演到職員,一一叩拜,就不免滑稽可笑了。這在港臺影視界,或許司空見慣,而在我們這里,一些共產(chǎn)黨員,能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念念有詞,像二諸葛、三仙姑那樣求神靈保佑,實在是具有諷刺意味的。

建國都已半個多世紀了,這些原來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不知道為什么又出現(xiàn)在神州大地,實在難以理解這些患有數(shù)字崇拜癥者,會精神虛弱到這種程度?

舊中國,老百姓由于文化程度的普遍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科學知識,講究擇吉,宜什么,忌什么,都以歷書規(guī)定來辦,連出門朝哪個方向,也不敢違拗。這種愚昧,屬于歷史的局限,可以理解。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那些開小轎車,打大哥大,用舶來品,食進口貨的大腕大款,富婆富姐,明星歌星,老板財主,還像有皇帝年頭的老農一樣迷信,欠缺最起碼的文明,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哭笑不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