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流

安田靫彥與川端康成于大磯安田府?。ò蔡锪鶜q,川端五十一歲) 攝影/林忠彥
川端先生于書畫古董深有造詣。去川端家,每見東京有名的古董商頻繁出入。每見到一個新帶去的古董,先生便與之定睛對視一個小時之久。照片拍攝的是川端先生去安田靫彥府上訪問時的情景。至于兩人的交集,那可是非同一般,只斷續(xù)聽得靜而又靜的交談聲,氣氛安謐至極,以致懷疑這個世上居然有這樣的世界。
一九四八年(安田六十四歲,川端四十九歲)
一月安田允諾為新潮社《川端康成全集》畫十六幅封面畫。
三月川端訪問位于大磯的安田家,攜來前年十月入手的《十便十宜圖》。
川端康成氏向小生出示十便十宜。特意自己背來。得以在光朗處細看。畫風委實工穩(wěn)沉實??梢虼颂惺艽笱?span >[1]的真面目。細字尤為工致。蕪村[2]之作,就其本人而言已十分可觀,但二者無法相比。
安田靫彥日記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十便十宜圖》表紙
我也在入手的《十便十宜》引導下有緣看了池大雅其后的繪畫,并有幸購得若干,因之得以親近大雅的書畫。大雅的畫每每使我郁悶、封閉、消沉、愁苦的心情豁然開朗,給我以溫柔的慰藉。大雅這樣的畫風想必是其人格使然。
川端康成

眺便
這冊頁我給許多人看過,參加過許多畫展。而從九州送來我家時,文人畫商高橋一雄氏在當年長時間火車途中,既沒置于座位,又沒放上行李架,一直抱在自己膝頭——那種對于古美術(shù)的虔誠,讓我絕難忘記,每每為保存與公開的平衡舉棋不定。
川端康成

宜秋
《十宜圖》 與謝蕪村 一七七一年
《宜秋》在十圖中最為端莊典雅。安謐、純凈、落落大方。大樹的紅葉之色統(tǒng)領(lǐng)畫面,感覺華麗。樹干、巖石、院墻、房頂、山體也大體淡淡涂以同一色調(diào),充溢著秋日氣息。纖細的竹叢平添溫情。遠山的妙影也無損諧調(diào)。
川端康成

宜風
即使一件美術(shù)品,也常常成為美的啟示,成為美的開眼之作。
川端康成
⊙《十便十宜圖》
作品以池大雅和與謝蕪村的竟作而聞名。大雅畫《十便圖》,蕪村畫《十宜圖》。受尾張素封家之托創(chuàng)作于一七七一年。內(nèi)容基于明末清初的文人、劇作家李笠翁的詩作。十便詩描寫山居生活之便,十宜詩描寫季節(jié)、時間、天氣之變帶來的樂趣。
五月六日大磯安田彥致鐮倉川端康成
日前特意攜來自己珍藏的十便十宜帖,深情厚誼,令人感動莫名。所謂靜坐觀八方的幸運、所謂眼福,非此而何!名作所賜教益委實非同一般,奈何雨日偏多,少有欣賞時間,未能及時返還,有勞特意派人,不勝惶恐之至。(部分)


一九五〇年(安田六十六歲,川端五十一歲)
四月川端與筆會會員一同視察廣島、長崎?;爻淘诰┒纪ㄟ^畫商藪本以二十七萬日元購得浦上玉堂《凍云篩雪圖》。
冬日自京都歸來途中在米原站下車,訪小浜S家。未知人家,突然造訪。求其讓我看《凍云篩雪》。S氏說燒掉了。我也聽說毀于戰(zhàn)火。S氏補充說『夏天請再來一次?!晃也孪氪蟾攀谴蛩阆x干時節(jié)出示給我。當日住米原寒冷的旅館。
川端康成
一如玉堂曾背負玉堂琴出走,我也時常想把它包在包袱皮里背在身上出家。
川端康成談
⊙浦上玉堂(一七四五至一八二〇)江戶后期畫家、琴士。生于備中(岡山縣)鴨方藩。三十五歲時得古琴而愛不釋手。五十歲離藩漂泊。此畫被視為玉堂頂峰之作。川端入手兩年后被認定為『重要文化財』,一九六五年被認定為日本國寶。

凍云篩雪圖 浦上玉堂 江戶時期 十九世紀初
五月川端訪安田,攜浦上玉堂《凍云篩雪圖》。
六月十七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
日前承賜懇切大札,拜讀再三。其實,自從在京都得凍云篩雪時就想請谷川先生過目。十日北鐮倉高藏先生處有茶會,遂請谷川先生歸途中順便光臨,失禮之至。事先讓內(nèi)人探詢,我說『有東西想請您看』。谷川君料想是凍云篩雪,為之欣喜。兩三年前就想得到,去年歲末前往長浜求看,告以燒之。而這次九州歸來路經(jīng)京都,正好得見,遂強行拿回。據(jù)說原持有者不想賣給我這樣可能出示給許多人看的人——想必仍介意買家。
岳父去年歲末去近江時曾將玉堂攜帶在身。因同谷川有約,故請其返還。若先生有意高覽,自當隨時奉上。
十五日參加好日會歸來,在鐮倉熟人處見得近十幅玉堂。北鐮倉的岡本君也知曉。此外也有人擁有若干幅。其中有雙軒庵所藏松風洗心圖。昨天還有人說富士小屏風玉樹深紅圖流出。聽說此畫不行,我沒有看到。
今天出入德川家之人拿來慶喜[3]的鴛鴦畫,果然楚楚可憐,是連同光琳[4]的千只鶴一起拿來我處的。聽了很多關(guān)于宗達的介紹,暫時留下的這幅也掛在壁龕。從德川書上得知略有補筆,沒有贊辭則值得慶幸。不過,看此畫當中,時有涕下之感。七只鴛鴦顯得凄凄切切,仿佛聽得德川喝令買下。
![]() | ![]() |
其余二十一日拜訪時一并稟報。
關(guān)于全集各卷,不知何以為謝。十卷,五十歲,回首作品,不勝羞愧。
前不久也看了其一十幅左右。其后見得光琳水墨白鷺二幅時,也是因為想到我本人的全集,一時不勝傷感。卷首插圖伴以尊照,委實不恭之至。于我既是無上幸福,又是莫大鼓勵。失禮之處,尚祈見諒。
竊以為玉堂此畫乃南畫中的逸品,難得在吾家壁龕中一睹為快。感覺雖比預(yù)想的小,但其新味更上一層。雪情淋漓盡致,蔭繪般的墨色甚為可觀。明墨的青韻亦助雪情。點點落下的赭石色使得畫面充滿生機。最下部的樹林則顯南畫短處,徒然反復而已。
安田靫彥日記 一九五〇年五月十七日
![]() | ![]() | ![]() |
一九五二年(安田六十八歲,川端五十三歲)
三月十七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
日前貴公子來時,因約去了鐮倉市內(nèi),實在失禮了。承賜特產(chǎn),令人感激。得知五君詠已蒙賜閱,幸甚幸甚!今日京都美術(shù)史專家來訪,謂新發(fā)現(xiàn)的大雅銀地屏風半雙正在京都一家博物館展出。畫亦可觀,勸我買下。倘有幸入手,自當呈上以供高覽。前不久在赤坂水戶幸見得乾山[5]八十一歲時的《雪松圖》。同坐的人也很感動。付出怎樣的犧牲固不可知,但還是去了約定場所。感覺仿佛乾山生涯的象征。不勝遺憾之至。
關(guān)于千只鶴,實在愧對小林先生。已經(jīng)向小林先生請求了,希望能夠使用德川君那個光琳香包。但由于書店的膽大妄為,一如全集給您添麻煩之時,這次也令人驚詫不已。無論全集還是千只鶴,較之裝幀的高雅,內(nèi)容則相形見絀,深感羞愧,無地自容。
天氣暖和了。移步鐮倉之際,務(wù)請光臨寒舍。請代我問候尊夫人和貴公子。
![]() | ![]() |
![]() | ![]() |
![]() | ![]() |
![]() | ![]() | ![]() |
1.梅(第一卷) | 2.紅梅(第二卷) | 3.染色香盒(第三卷) |
![]() | ![]() | ![]() |
4.紅彩香盒(第四卷) | 5.螞蚱(第五卷) | 6.陶俑面部(第六卷) |
![]() | ![]() | ![]() |
1.草莓(第七卷) | 2.鴨拓草(第八卷) | 3.蘋果(第九卷) |
![]() | ![]() | ![]() |
4.秋海棠(第十卷) | 5.瓜苗(第十一卷) | 6.茄子(第十二卷) |
![]() | ![]() |
1.看麥娘(第十三卷) | 2.薊草(第十四卷) |
![]() | ![]() |
3.郁金香芽(第十五卷) | 4.彌勒菩薩(第十六卷) |
⊙《川端康成全集》(全十六卷) 一九四八至一九五四安田靫彥做封面畫
一九五四年(安田七十歲,川端五十五歲)
全集的裝幀與題簽均出自安田靫彥先生之手,實為望外之幸。尤其各卷封面畫無不請得大作,如此奢華,做夢都不敢想。(中略)
全卷加起來,有十五幅至二十幅之數(shù)。煩勞高齡先生唯此為甚,我的作品實不相配。但另一方面,想必不期然促成了先生鮮乎其有的小品畫集??v然作為全集裝幀也足以給人新的驚喜。
川端康成
一九五五年(安田七十一歲,川端五十六歲)
四月二十二日大磯安田致鐮倉川端
日前承蒙垂念,惠贈大作雪國千只鶴與東京的人,謹致深切的謝忱。裝幀十分精美,飾于書架,拜讀再三。得知其后有逸品入手,本想拜訪一次,卻因春寒閑散,加之礙于近來案頭事多,未能成行。小生其后也有少許小品入手,若蒙他日順路駕臨,實為幸甚。
(部分)
![]() | ![]() |


十一月二十九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
關(guān)于玉堂屏風,得知兩三日前以客車郵件寄出。一俟寄達即電話稟報。七十一歲之作,戲以禿筆作之。作為玉堂,雖然畫法相當寫實,但構(gòu)圖大氣。上次因事與彌生畫廊主人同去鐮倉某戶,以致止于栗本君門廳簡單寒暄,實在有失禮節(jié)。務(wù)請代我問候夫人。
又及:屆能亦可恭請高覽大雅堂畫法三卷本原圖。
![]() | ![]() |


十二月二十一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
玉堂屏風到了。恨不能請先生馬上過目。而正值嚴寒時節(jié),不知意下如何。若暖和時氣情轉(zhuǎn)好,隨時恭候光臨。
![]() | ![]() |



山回路轉(zhuǎn)屏風 浦上玉堂 一八一五年
一九五六年(安田七十二歲,川端五十七歲)
一月十七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
寄自坂本吉祥庵的櫻花樹素描盒裝書收到了。百忙之中,多謝多謝!大作令人心旌搖顫,并聯(lián)想府上庭院櫻花名木,此次又承補筆,委實喜不自勝。天氣寒冷,尚祈珍重。期待轉(zhuǎn)暖時節(jié)屈尊光臨。
又及:所賜全集裝幀畫作、畫冊已經(jīng)拜領(lǐng)。擬與中村鶴心堂商量,作為永久紀念。
![]() | ![]() |




美麗的日本 川端康成書 一九七一年
十二月十二日在瑞典學院發(fā)表題為《美麗的日本和我》的紀念演講。三島由紀夫在同川端的通信中觸及川端的獲獎演講,這樣寫道:
《美麗的日本和我》,將日本文學中迄今誰也不曾賦予連貫照明的流水作為清澈的細流明晰而簡潔地提示出來,乃是無與倫比的“詞華集”(anthology),實在可贊可嘆。疏于學習的小生所不知曉的許多有趣引文觸目皆是。其中讀后留在心中難忘的,是《伊勢物語》的“三尺六寸藤花房”——葳蕤下垂,幾乎溢出書外,完全覆蓋了佛教世界而獨占此世,絢麗多姿,寂無聲息。
三島由紀夫書簡
《美麗的日本和我》(部分)
另一位古人的相似和歌——僧人良寬(一七五八至一八三一)的辭世之作:
身后遺物何所有
春花夏鶯秋紅葉
同道元[6]的和歌一樣,將常見的事體和慣用的語詞毫不遲疑地,或者莫如說在有意尋求串聯(lián)當中傳達出了日本的真髓。何況良寬之歌乃是辭世之作。
霧靄迷濛春日永
與童玩球一日終
風清月白共月舞
舞到天明慰殘生
雖非與世兩隔絕
獨游如我樂何如
以詩歌中的心境生活、住草庵、穿粗布衣的良寬,在鄉(xiāng)間小道行走之間同孩子嬉戲、同農(nóng)夫交談。他不將信仰與文學的深刻底蘊訴諸艱深的話語,而是以“和顏愛語”純凈無垢的言行并使之與詩歌、書法一起超越江戶后期、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日本近世俗習,直達古代的典雅。他的書法和詩歌,即使在現(xiàn)代日本也備受珍重。這首辭世和歌是說,雖然自己不認為會留下任何紀念性遺物,但在自己死后,自然也照樣美麗——想必這會成為自己留給這個人世的紀念吧!其中既含有日本自古以來的真情,又可聽得良寬的宗教情懷。
久盼之人已來到
此時相見何所思
在良寬的和歌之中,我喜歡這樣的愛情之作。年老體衰,六十九歲(正是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年齡)——如此良寬同二十九歲的年輕尼姑貞心相遇,有幸得到美麗的愛情。從中既可感受邂逅永遠的女性的喜悅,又可感受為所愛之人到來產(chǎn)生的興奮?!按藭r相見何所思”充滿直率之情。
良寬去世時七十四歲。出生地越后——現(xiàn)今的新潟縣——和我的小說《雪國》中的同是雪鄉(xiāng),即出生在直接面對從西伯利亞橫跨日本海而來的寒風里的日本北部,終生在那里度過。得知老衰的自己死期已近、因開悟而心地一片澄明的這位詩僧——在其“臨終之眼”,辭世之際的雪鄉(xiāng)的自然風光想必仍然顯得那般美麗。
雖非與世兩隔絕
獨游如我樂何如





自畫像 良寬
雖說并非同世人格格不入,但獨自讀書對于我再好不過。
世稱《讀書圖》,乃很有名的作品。畫的是在紙?zhí)釤襞宰x書的形象。此畫亦出自良寬親筆。所謂“獨游”,想必指的是獨自讀書、寫詩和習字。和歌亦是名作,吟詠良寬恬適靜謐的心境。
加藤僖一

和歌二首 遺物 良寬書
身后遺物何所有
春花夏鶯秋紅葉
桃樹林中細竹叢
細若游絲留筆鋒

良寬與貞心尼姑 安田靫彥
安田靫彥氏有一幅畫,畫的是和尚同貞心尼姑在有名的(越后和島村島崎的)木村家會面。當然,即使在畫家的想象世界里,同瘦弱的和尚對坐的尼姑也足夠美麗,而且畫得那般清純和聰明。想必實有其事吧——現(xiàn)今的我們也能從這幅畫中感知兩人純潔無瑕的友情。木村家乃是促使世所無有的純粹而熱切的男女交情開出美麗花朵的宅邸。
水上勉《尋覓良寬》
十二月二十日倫敦川端致大磯安田
此次獲獎,承蒙熱誠祝賀和慶幸,謹致深切的謝忱。十二月十日的頒獎典禮及其他儀式順利結(jié)束之后前往歐洲療養(yǎng)。由于出發(fā)前和斯德哥爾摩期間的忙亂,以致失禮多多,回謝也久久拖延,尚希海涵為盼。
又及:預(yù)定明春回國,年末歲始的寒暄敬祈不另。
![]() | ![]() |
![]() | ![]() |
十二月二十八日大磯安田致川端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日程結(jié)束回國,可喜可賀!想必一路勞頓,萬望充分靜養(yǎng)。
每每承蒙掛念,百忙之中派人至高砂市惠贈珍貴的康吉鰻,得以一嘗為快,分外感激。請代為問候夫人。
![]() | ![]() |

一九七〇年(安田八十六歲,川端七十一歲)
九月安田米壽紀念展在東京日本橋高島屋舉行
安田靫彥先生格調(diào)高雅、清香四溢的畫作,無須我輩贅言。已屆八十六歲高齡的現(xiàn)在仍有如此出類拔萃的創(chuàng)作,日本美的一個典型因之得以確立。對此我深感敬畏和承恩。安田先生的繪畫才華噴發(fā)很早,從明治三十年代初期十三至十五歲時算起,已走過七十年繪畫旅程。在現(xiàn)代日本畫史書中,貫穿著先生鮮明的畫業(yè)軌跡。即使接觸先生新作,以往無數(shù)名作亦浮上心間。
先生博大精深的教養(yǎng)和美術(shù)鑒賞力,同樣廣為人知。先生畫作的境界因之得以升華,充滿優(yōu)雅氣韻。先生的書法也那般優(yōu)美——譬如為新宮殿繪制的萬葉歌謠主題畫——可以從中感受先生的人品。也就是說,先生身上的日本、東方傳統(tǒng),使得先生的繪畫顯得溫潤平和而清幽爽凈,溫暖和凈化著觀眾的心。但是,構(gòu)圖意外大膽、色彩意外富麗的作品亦不在少數(shù)。自不待言,基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畫中顯而易見。我為安田先生的存在感到幸運和彌足珍貴。
川端康成寫給展覽會圖錄的賀詞

展覽會圖錄表紙
一九七一年(安田八十七歲,川端七十二歲)
川端看望立野信之,受托籌辦日本學研究國際會議。為募捐奔波之間健康受損。
一月二十四日川端擔任筑地本愿寺三島葬禮委員會委員長
三月川端應(yīng)允聲援秦野章參選東京都知事
十月川端次孫(男)出生
一九七二年(安田八十八歲,川端七十三歲)
一月川端為建立萬葉歌碑赴奈良櫻井市。確定位置設(shè)在三輪山檜原神社附近的井寺池畔。
歌碑之歌選倭建命絕唱《美麗的日本》。
同月川端參觀東京中央美術(shù)館『天心[7]與現(xiàn)代日本畫展』。安田參展作品為《飛鳥大佛與止利佛師》。
二月川端表兄秋岡義愛去世。
三月八日川端做盲腸炎手術(shù)。
三月十七日出院。術(shù)后康復欠佳。
四月十日鐮倉川端致大磯安田(川端死前六日的信)
受囑為天心寫篇短文,深感榮幸。不料拖延答復之間,二月感冒未愈,又做了盲腸手術(shù)。閱讀從我年輕時就不斷印行的天心著作,深有感觸。奈何瑣事多多,諒難寫就。不過,住院期間也多少心想假如沒有天心其人……您為中央畫廊天心與現(xiàn)代日本畫展提交的新作非常令人感動和贊嘆。新作中先生的精魂尤其令人震撼。我輩若寫無聊文章,難免給此次大著留下不凈之點(此乃我久久困惑后的回復)。今春我櫻花也沒看,一直困于很難說是病的心力交瘁之中。去年院展的前田先生、天心展的先生,深感難能可貴。

飛鳥大佛與止利佛師 安田靫彥 一九七二年
⊙推古天皇十四年元興寺正殿落成。命止利佛師造日本首尊釋迦像。像成,高于正殿門,無法納入堂內(nèi)。眾人喧嘩,欲破門納入。止利佛師于此心生一計,使得釋迦像順利入殿。天皇大喜,賜以大仁之位(安田靫彥作品解說)。
四月十六日川端在逗子瑪利納公寓工作間自殺,滿七十二歲十個月,五月在青山齋場舉行葬禮。
我也曾目睹很多人的轉(zhuǎn)變,也曾整個經(jīng)歷了那樣的戰(zhàn)爭。孩子出生翌日,我想即使自己死了,大的生也將川流不息。并且,看了出生的孩子,我甚至不時妄想把孩子托付給妻子,自殺了斷。雖不過是空想,但也并非沒有痛徹腑肺的自我赦免之感。
川端《天授之子》
![]() | ![]() |
![]() | ![]() |


多彩運河 威尼斯 村上肥出夫 一九七一年
⊙工作間里的西方畫。去世前一年的一九七一年秋在銀座日動畫廊購得。作為川端收藏,可謂異質(zhì)作品。

火焰樹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八年(安田九十四歲)
四月二十九日拂曉安田因心力衰竭長眠。五月在筑地本愿寺舉行葬禮。

川端康成歌碑
山邊道旁,距川端歌碑不遠位置,檜原神社附近有泉水涌出的樹林北側(cè),靫彥的歌碑也落成了。對于繪有《飛鳥之春額田天》《大和卑彌呼女王》等畫作的安田,年輕時來過的古都奈良也是記憶猶深的地方。
⊙川端康成歌碑落成

川端康成歌碑拓本
美哉大和國,
四周山外山。
山山皆蒼翠,
綿綿永相連。

安田靫彥歌碑拓本
無邊棣棠樹,樹樹正蔥蘢。
我欲回故鄉(xiāng),林深不知路。
高市皇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