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魯直《題陽關(guān)圖》詩云:“想得陽關(guān)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庇旨杏小稌f深道諸帖》云:“斛律明月①,胡兒也,不以文章顯,老胡以重兵困敕勒川②,召明月作歌以排悶。倉卒之間,語奇壯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庇璋础豆艠犯酚小峨防崭琛罚詾辇R高歡③攻周玉壁④而敗,恚憤疾發(fā),使斛律金⑤唱《敕勒》,歡自和之。其歌本鮮卑語,詞曰:“敕勒川,陰山⑥下。天似穹廬⑦,籠蓋四野。天蒼蒼⑧,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魯直所題及詩中所用,蓋此也。但誤以斛律金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歡敗于玉壁,亦非困于敕勒川。
【注釋】
①斛律明月(515—572):即斛律光,字明月,高車族,北齊名將。初任都督,善于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后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陽王。他驍勇善戰(zhàn),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
②敕勒川: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附近大青山南麓。
③高歡(496—547):鮮卑名賀六輝,是鮮卑化的漢人。東魏時官大丞相,立靜帝,執(zhí)政十六年。其子洋代魏稱帝,國號為北齊,追尊其為神武帝。
④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
⑤斛律金(488—567):本名敦,字阿六敦,北敕勒人。齊開國勛臣,官至左丞相。
⑥陰山:今內(nèi)蒙古北部。
⑦穹廬:帳篷,因形狀為中央隆起向四周下垂,故名,即今蒙古包。
⑧蒼蒼:無邊無際,空闊遼遠。
【譯文】
黃庭堅的《題陽關(guān)圖》詩中說:“想得陽關(guān)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绷硗猓奈募小稌f深道諸帖》一文說:“斛律明月是胡人,文章并不著名,高歡被重兵圍困于敕勒川,便讓明月作歌來給他解悶。明月倉促之間作成,歌詞如此奇特雄壯,大概是因為率直坦陳當時實景的緣故吧!”我查閱《古樂府》中的《敕勒歌》,認為是北齊高歡進攻北周的玉壁失敗,由于羞愧憤恨而生病,于是叫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歡親自和樂。這歌本來是鮮卑語,歌詞說:“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秉S庭堅題寫的《陽關(guān)圖》和他詩中所用的,大概都是指這首歌。但他卻錯把斛律金當成斛律明月。斛律明月名叫光,是斛律金的長子。另外,高歡兵敗于玉壁,而不是被困于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