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神話
◎文/root
這是一個愛的神話。如果,死亡都不能阻止愛的延續(xù),那我們只能相信,真愛是可以超越一切的。愛,不一定要掛在嘴邊,只要彼此心中有對方,就足夠了,無須太多的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個故事是椏妮告訴我的。
“你認識玫嗎?”她問我。
“認識,去年冬天,我和她吃過飯,印象中,她是個很溫柔、很靈秀、很有才華的女人?!?/p>
“喜歡她嗎?”
“是的?!?/p>
“那么,你應該知道她的故事?!?/p>
玫是個年輕的女作家,剛從大學畢業(yè)沒多久,擅長寫新詩和散文,文筆流暢生動,筆底充滿了感情。從她的文筆看,她該是個細膩而多情的女孩兒。
玫尚未結(jié)婚,和父母定居上海。在一次南京的文藝聚會中,她認識了住在秦淮河畔的楓。
楓不是什么知名作家,而是某報社的文教記者,能說,能寫,能欣賞,而且會畫一手好的寫意畫。他的才氣和風采立即吸引了年輕的玫,但是,楓已經(jīng)是有婦之夫。
人類有太多“相見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卻永遠不會“恨晚”。玫和楓由相識而相知,由相知而相愛,這之間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我相信他們這條路走得非常艱苦,必定充滿了矛盾、掙扎、痛楚、壓力和犯罪感。
楓是書香門第,妻子也是出自名門,而且已有一兒一女。無論從道義上、責任上,都不允許他有外遇,更何況離婚再婚。因而,他只有抑制著這份感情,不容許它泛濫開來。他們經(jīng)常在宴會上,或人群中相遇。四目相對,靈犀一點,千語萬言,卻常苦于無法傾訴。于是,有一次,當他們有機會單獨相處時,楓說:“那只有三個字,三個從有歷史,有人類,就會互相訴說的三個字:我愛你。我不能時時刻刻親口說我愛你,但是,讓我們之間有點兒默契吧。如果我打電話給你,鈴響三下就掛斷,那是我在說‘我愛你’,若是向你眨三下眼睛,彈三下手指,噴三口煙……都是在說:‘我愛你?!?/p>
多么浪漫的表達方式!
此后,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他們生活在“三下”里。敲三下,我愛你;看三下,我愛你;鈴響三下,我愛你;吹三下口哨,我愛你;嘆三口長長的氣,我——愛——你。
這種愛情,有它的凄涼,有它的美麗,有它的詩意,有它的殘忍,有它的狂歡,有它的痛苦。不論怎樣,楓和玫就是這樣“兩情默默”地度著日子。玫為了忠于這段“不為人知”的愛,執(zhí)意拒絕了所有的追求者,一直與楓獨處。
逐漸地,兩人的知己朋友都知道了這段情。而他們在無數(shù)的刻骨相思之后,越來越覺得彼此間的愛已濃得再也化不開。于是,楓開始和妻子攤牌,開始和父母親商量,開始為兩人的未來而奮斗——這是另一條艱苦的路,幾乎是殘酷而血淋淋的。楓為了玫而奮戰(zhàn),玫為了楓而受盡唾罵,最后,楓總算獲得了妻子離婚的同意。
去年7月某日,玫和楓約好在臺北某餐廳共進午餐,玫乘飛機北上。那天,她心情舒暢,因為這么多年的暗戀,終于有了撥云見日的一天。終于可以公開約會了!誰知,這頓午餐,楓卻沒有出席,而且,他永遠不會戰(zhàn)席了。楓就在那天早晨,因撞車而喪生。就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走了,消失了。
然而,活著的人卻必須繼續(xù)活下去。玫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活著,那些日子,她生不如死,對于周遭所有的事與物,都視而不見。心碎的滋味,只有心碎過的人才知道。那些日子,她沒有感覺,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活著只為了活著,痛楚的底層是再也沒有愛了,再也沒有希望了。“死亡”摧毀了一切:愛情、夢想和希望。
在楓死后的第七夜,楓的諸多好朋友都聚集在一起,為楓開追悼會。玫也參加了那次追悼會,她彷徨恐懼,心碎神傷,眼前都是舊相識。可是,誰再會對她敲三下,拍三下,看三下,吹三下口哨,嘆三口長氣……
那夜,南京全市燈火輝煌。但是,在楓的追悼會上,一間大大的客廳卻忽然間燈火全熄。燈滅了,一片黑暗。大家在驚愕中,燈又自己亮了。然后,再滅,再亮,再滅再亮。一連明滅了三次!玫幾乎脫口狂呼閃三下,我愛你!他來過了!他見到她了!他說過了!閃三下,我愛你!閃三下!我愛你!他表達了他的意思,他帶來了他的關(guān)懷、熱情與安慰。
死亡,不是終點。玫又活過來了,又能面對生活了,又開始寫作了。死亡,也不能阻止愛情!這是個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