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冕年譜(喬秋遠年譜)

于暗夜中找尋微光:喬秋遠日記·家信集 作者:喬秋遠 著;喬海燕 注


周冕年譜(喬秋遠年譜)

(喬竹坡注:此周冕廿七年未出門前在家自書年譜。宜保存。卅二年十月九日記)

民國十三年,十五歲。夏,畢業(yè)于官莊緱寨高等小學。欲升學,因經(jīng)濟問題未果。秋,在家農(nóng)耕。自修讀書。父命閱讀“綱鑒”,做分類札記。

十四年,十六歲。春,在姬家村從姬景堂學習《論語》《孟子》外,自由讀書,仍讀綱鑒。九月間結(jié)婚。

十五年,十七歲。在口孜隨李瑞章上私塾。東家史邦運講“四書”,讀“詩經(jīng)”、“書經(jīng)”。功苦而無所獲。父親在洛陽道院教書,命寫日記。

十六年,十八歲。春,在南街之西南院讀書。教師迂俗不通講解,則以背誦五經(jīng),熟讀古文為課。除此之外,無它書可讀。

四叔父在廈(門)做黨務,常以三民主義新思潮來教。北伐期間,革命情緒正高漲時代,也因不能外出求學,心情郁郁,至于失眠。

三月發(fā)痔疾。秋,隨父至洛陽福音醫(yī)院割治。

十七年,十九歲。隨父親在緱山小學自修。精讀《詩經(jīng)》及抄讀古風詩數(shù)十首。讀梁任公講演集,頗有心得。意從學術。

秋,入偃師中學,為旁聽生。

二月初,元慶生。

十八年,二十歲。在偃師中學讀書,研究三民主義及國民黨的組織策略問題。

夏,七月,隨四叔父到信陽考三師,又到洛陽考第四師范,皆落第。

返里后愛讀陶詩。萬念消逝,少年而有老朽之慨。

秋,叔父至偃中教書,又隨入偃中。

冬間,月明風寒之夜,四叔父隨馮軍西去,任吉鴻昌部政訓處處長。

十九年,二十一歲。過春節(jié),同府店廟前商人(三月四日到同州)步行如陜,至大荔訪四叔父。時陜省連年大旱,沿路多受驚苦。叔父念及余正學年,遂命余入三十一師教導團過兵士生活。

三月,蔣馮戰(zhàn)起,隨軍出潼關,經(jīng)洛陽、郟縣、汝陽、禹縣、長葛、通許等縣,至杞睢間作戰(zhàn)月余。后因內(nèi)戰(zhàn)與愿違,隨叔父離開軍隊。叔父至鄭,訪前政訓學院院長余心清。余返里。后又至汴,寄食孫親戚處,預備考學。經(jīng)一個暑假之努力,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師范。

此年馮閻敗退,蔣公統(tǒng)一中原。

二十年,二十二歲。在師范學校讀書。吉鴻昌歸順中央,駐軍潢川。四叔父往就任總部秘書。

二十一年,二十三歲。仍在師范。因吉鴻昌下野,四叔父潛行離潢川,養(yǎng)療衛(wèi)輝,寄居天津,正困厄之時也。

(喬竹坡批:秋在家養(yǎng)病,見四弟信中)

(喬竹坡批:是年冬與張澤芬助韓先生著史學)

二十二年,二十四歲。冬,叔父赴南京任職中國經(jīng)濟研究會;李氏(玉清)結(jié)婚。夏,余在師范畢業(yè),參加團赴江浙旅行。暑假后留校,任第一師范附屬小學教員,兼年級主任,月薪四十二元。

黃河暴漲。

運祥考上師范。

二十三年,二十五歲。仍在附小教書。夏,赴南京考中央政治學校,未取。叔父任下關職工學校校長,又調(diào)至常州。祖母、嬸母、修妹皆往。不久即歸。秋,叔父調(diào)任南口職工學校校長,后又調(diào)平綏鐵路管理局干事員。

二十四年,二十六歲。在附小教書。暑假預備棄教員職務,赴平自修。因經(jīng)濟困難未成行,仍在附小教書。日間勞累之余,夜間請人補習英文。

二十五年,二十七歲。暑假棄附小教職,赴平。住沙灘公寓。自修。預備升學。在北大選聽英文、歷史。生活費賴叔父儉苦供給。

二十六年,二十八歲。未至考期,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北平陷落。四叔父留平。余伺候祖母,攜修妹,隨流浪逃亡之群,經(jīng)天津、煙臺、濟南返里。國難至此,個人為學術事業(yè)之生活路線,受偉大時代之激蕩,已無從計及。一切只有為民族和國家而努力。

歸未久,附小電邀,又去教書。十一月,任河南新生活運動促進會戰(zhàn)時工作團干事。十二月,任河南民國日報特約撰述,寫社論十篇。

二十七年,二十九歲。三月在開封。四月為特派戰(zhàn)地記者赴徐州。五月十三日離徐州。六月在南陽。七月赴宛西考察政治。八月赴豫東視察水災。九月、十月在南陽。十一月二十三日赴陜西。當時敵人正在風陵渡遙擊中,繞山上交通溝過去。

周冕于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寫

注釋

此年譜是爺爺奉其父命,親自書寫而成。其父,即曾祖父喬榮筠,號“竹坡”。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938年11月22日),爺爺?shù)诙炀鸵x家西行,經(jīng)西安轉(zhuǎn)赴延安。曾祖父完全知道此行意味著什么:一則奔赴抗日戰(zhàn)場,炮火連天處,生死皆在瞬息之間;二則投奔共產(chǎn)黨,雖彼時已有國共合作之說,但前途未卜。再者,陜北與豫西相隔千山萬水,爺爺又是家門長子,親人離別后,從此天各一方;明日一別,何日再見?或者再也不能相見?西行之路,實為逃難,前途莫測。親人能不心如刀絞?臨行前,曾祖父命爺爺自撰這份“年譜”,留存家中。當時二人心情,萬言難以盡述。讀者可見本書中的紀念文章“保存歷史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