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朗讀者 徐卓 XU ZHUO

朗讀者Ⅱ(1) 作者:董卿 著


朗讀者 徐卓 XU ZHUO

“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1990年,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唱遍了大江南北。正如這首歌的名字一樣,它來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

歌中所唱的女孩叫徐秀娟,從小和家人生活在黑龍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扎龍濕地。徐秀娟是中國第一代養(yǎng)鶴人徐鐵林的女兒,從扎龍濕地保護區(qū)成立的那天起,他們一家人就成了那里的丹頂鶴守護人。1986年,徐秀娟來到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qū)工作。1987年9月15日,徐秀娟為了尋找一只走丟的丹頂鶴,不幸在復堆河中溺水,年僅二十三歲,將生命獻給了一生熱愛的養(yǎng)鶴事業(yè)。徐秀娟犧牲后,弟弟徐建峰接替姐姐繼續(xù)守護丹頂鶴。然而讓人心痛的是,2014年,徐建峰和他的姐姐一樣,倒在了沼澤地里,也為那群鶴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徐卓是徐建峰的女兒,“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的侄女,徐家的第三代養(yǎng)鶴人。她今年二十三歲,跟姑姑去世時的年紀一樣大。從東北林業(yè)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畢業(yè)后,她告別繁華都市,回到了扎龍濕地保護區(qū)。她說:“只有在這里,我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她決心沿著爺爺、姑姑和爸爸的足跡前行,延續(xù)自己的家族與丹頂鶴長久的緣分。

朗讀者訪談

董卿:剛才在介紹你的時候我們先聽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你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什么時候?

徐卓:四歲左右。這首歌都不能在家里放,一放奶奶就會很難過。那個時候,我對生死的概念也不太明白。

董卿:等你慢慢長大以后,你了解大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徐卓:我覺得大姑是個很有韌性、很執(zhí)著的人。

董卿:為什么這么說呢?

徐卓:大姑的日記里有一句話:“我可以不要金錢,不要家庭,不要地位,不要我應得的一切,甚至連命也不要了,但我不信女子不能干一番事業(yè)。”當時和她一起去鹽城保護區(qū)建設的很多同伴因為條件太惡劣放棄了,而大姑在那里堅持了下來,還寫下了這句話,對我的觸動挺大的。

董卿:我在徐秀娟的日記里還看到她曾經非常非常仔細地用圖示記下了鶴卵孵化的整個過程,真的很生動:從一點點地破殼,一直到最后的孵化。一般孵化一個鶴卵大概需要等多長時間?

徐卓:三十二到三十三天,挺準的?,F(xiàn)在是學校老師有一個固定的系統(tǒng)教給我,但這個三十二三天是大姑他們那代人自己總結的。所以我覺得他們那會兒真的是很難。(掌聲)

董卿:我還看到一篇日記,她說:“它又一次掙扎著站起,接著就蹬著兩條腿死去了……小雛鶴死前幾分鐘,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我的心都要碎了,我痛哭著掰開它的嘴,見里面有血,我試圖把血吸出來,但吸不出。”會不會是這樣的事情促使她后來下決心要去大學進修,去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

徐卓:是的。她特別重視學習,但那會兒我們家很窮。我爺爺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小時候爺爺帶我在扎龍村長大的地方是一個小土坯房,但是我過得很快樂。聽我們老師和當?shù)氐拇迕裾f,在丹頂鶴快要瀕危的年代,有日本人收購丹頂鶴蛋殼作為收藏品。兩枚卵就可以換一輛別克小轎車,但我爺爺從來沒這么做過。之后大姑去東北林業(yè)大學進修,學雜費全是靠自己四次獻血換的錢支撐的。

董卿:她后來學業(yè)完成得好嗎?

徐卓:我大姑是十一門功課全優(yōu),并在兩年之內把學業(yè)全部完成。

董卿:大姑走的時候二十三歲,這么年輕,就跟你現(xiàn)在的年齡差不多吧?

徐卓:對。當時爺爺奶奶真的感到天塌下來了一樣。(流淚)

董卿:但是,你姑姑走了以后,沒想到你爺爺居然會動員你爸爸回到扎龍濕地,繼續(xù)做守鶴人。

徐卓:(點頭)其實也不算爺爺動員。保護區(qū)建設之初,我們家就是全家總動員,我爸自然也會跟鶴有接觸。我小時候特別不懂事,因為他每天需要在野外工作很長時間,脖頸后面有一塊兒被曬紅了,曬到有點兒類似桌木的紅棕色。我還嘲笑他說:“爸,你瞅你曬得跟烤豬肉似的。”現(xiàn)在想想,真是挺難過的。

董卿:他在扎龍工作了有十多年吧?

徐卓:十八年。

董卿:正好是你的一個成長階段。

徐卓:所以他根本沒有時間照顧我。我就在哈爾濱上的大學,學校離家很近,到分別的時候,爸爸在宿舍門口,眼圈都紅了。我很少看到我爸爸哭,他還很好面子:走廊是暗的,他還把墨鏡戴上了。當時我覺得又搞笑,又挺想他,是一種很難受的感覺。(流淚)

董卿:爸爸走了之后,爺爺奶奶怎么會舍得讓你再回到扎龍?

徐卓:爺爺奶奶其實是舍不得的。

董卿:我覺得他們肯定舍不得。

徐卓:一開始,他們,包括媽媽都挺反對的,因為爸爸走得太突然了,都沒有給我機會跟他告別。我挺想他的。

董卿:我覺得你是個特別勇敢的姑娘,扎龍濕地畢竟是家庭的一個傷心地,很多人可能無法直面它。

徐卓:我總覺得如果我繼續(xù)干他的這份事業(yè),就好像爸爸還在我身邊指導我一樣。有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只鶴起飛,我就感覺爸爸在我身邊,觀察、監(jiān)督著我工作。

我大姑是在鹽城犧牲的,而丹頂鶴是從鹽城保護區(qū)開始遷徙的。每年奶奶都會問我:“鶴飛沒飛回來呀?到沒到達這塊兒住???”他們總感覺鶴飛回來時,大姑也跟著飛回來了。

董卿:爸爸出事之后,你放棄了保研,轉到了林業(yè)大學學習野生動物專業(yè)?

徐卓:對。

董卿:這個很重要的人生選擇的初心是來自哪里呢?

徐卓:這種初心就是,每當我遇到什么事,考慮要不要繼續(xù)做、繼續(xù)走下去的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記得當初是為了什么出發(fā)的。我爺爺說:“干事就是你記住你干的事,不要被別人戳到脊梁骨?!蔽野职挚傉f:“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我希望我能活成我最初期待的自己心中的樣子,而不是活成別人期待的我的樣子。

董卿:你想要為大家讀一篇什么呢?

徐卓:我想為我的家人朗讀張抗抗老師的《白色大鳥的故鄉(xiāng)》。

董卿:她寫了自己對扎龍濕地的渴望。她說,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動物能夠有這么美的姿態(tài)。這些你都見過。

徐卓:造物主比較鐘愛鶴,尤其是它伸展翅膀集體飛翔的時候,場面特別壯觀。

董卿:你的爺爺年輕時,丹頂鶴已經瀕臨滅絕;現(xiàn)在,扎龍的丹頂鶴達到八百多只,要再次謝謝你,謝謝你的爸爸、你的姑姑、你的爺爺奶奶,以及所有為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而付出努力的人們。謝謝你們!

徐卓:謝謝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