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憑箜篌引

李賀詩今譯 作者:


李憑箜篌引①

詩人將這首詩作為他詩集的第一篇,想來是頗以它為得意的。此詩構思新巧、章法精奇,運用高超的藝術手法,調(diào)動各種神話典故,記述李憑演奏箜篌驅(qū)散重云、招來秋月的傳奇式事件,別開生面地歌頌了箜篌圣手李憑神奇的才能。這首詩的確是李賀詩風格的優(yōu)秀代表。

吳絲蜀桐張高秋,②空白凝云頹不流。③

湘娥啼竹素女愁,④李憑中國彈箜篌。⑤

昆山玉碎鳳凰叫,⑥芙蓉泣露香蘭笑。⑦

十二門前融冷光,⑧二十三絲動紫皇。⑨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今譯】

吳絲蜀桐——精美的豎琴張開了,在深秋夜晚。

天空,凝聚的密密的云低垂著,一動不動……

誰在哭?是湘娥,淚染斑竹。還有素女,含愁默默。

李憑彈起了豎琴。聽,那琴聲,在京城的夜空——

昆山玉破碎一般的清脆,鳳鳥鳴囀一般的悠揚。

芙蓉瓣上,抖顫著晶瑩的淚珠;香蘭叢中,迸開了無聲的歡笑。

喲!云散了——十二門前,多么明亮的冷冽的月光。

喲,云散了!二十三根絲弦,感動了至高無上的紫皇:

在那女媧煉石修補的一角天穹,

石破天驚!噴涌而下的秋雨,被留止在半空。

京城酣睡。在夢中,李憑走進神山,教神嫗彈奏——老魚在波浪上跳躍,瘦蛟也翩然起舞。

京城酣睡。只有一輪秋月,吳剛倚著桂樹——終夜不眠,

直到——拂曉的露,斜飛著,打濕它那寒冷的光輪……

【注釋】

① 李憑:當時彈箜篌的名手,梨園弟子。楊巨源有《聽李憑彈箜篌詩》:“聽奏繁弦玉殿清,風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云門第幾聲?!薄盎ㄑ蕥生L玉嗽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斌眢笠汗艠犯{(diào)名。崔豹《古今注》:“《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高晨起,刺船而濯,有一白首狂夫,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聲甚凄愴,曲終,投河而死?;衾镒痈哌€,以其聲語妻麗玉。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之曰《箜篌引》?!丙愑瘛扼眢笠罚骸肮珶o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當奈公何。”后世樂府均沿用此內(nèi)容。這里則只借用曲調(diào)。這題目當理解為以《箜篌引》詠李憑。箜篌(kōng hóu 空侯):即現(xiàn)在的豎琴,而形制要小些?!杜f唐書·音樂志》:“箜篌,漢武帝使樂人侯調(diào)所作,以祠太一?;蛟坪钶x所作,其聲坎坎應節(jié),謂之坎侯,聲訛為‘箜篌’?;蛑^師延靡靡樂,非也。舊說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通典》卷一百四十四:“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于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p>

②吳絲蜀桐:指箜篌。吳絲,用江浙產(chǎn)的蠶絲作琴弦。蜀桐,用四川產(chǎn)的梧桐木作琴身。張:指調(diào)理好弦線,等待彈奏。高秋:深秋。

③ 空白:指秋天的天空。 頹:低垂的樣子。這句描寫天上濃云滿布,含有云垂欲雨的情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