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
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
二十三絲動(dòng)紫皇。
女媧煉石補(bǔ)天處,
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
老魚跳波瘦蛟舞。①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
露腳斜飛濕寒兔。②
【吳注】
按劉熙《釋名》云:“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音,空國之侯所作?!暴枒?yīng)劭《風(fēng)俗通》云:“一曰坎侯,漢武帝祠太乙后土,樂人侯調(diào)作,言其坎坎應(yīng)節(jié)也?!暴柎薇豆沤褡ⅰ吩疲骸啊扼眢笠芳础豆珶o渡河》,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子高晨起,刺船而濯。有白首狂夫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止,不及,遂溺死。于是援箜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死。子高還,以聲語麗玉,麗玉傷之,以箜篌寫其聲,聞?wù)邏櫆I。麗玉鄰女麗容乃名曰《箜篌引》?!暴柌茏咏ㄓ小扼眢笠芬黄?,但言存沒交清,及時(shí)行樂而已。李太白有二篇:一云《公無渡河》者,乃言叟溺之事;一云《箜篌引》者,亦止嘆交道衰薄意,與子建不遠(yuǎn)。今長吉又無曹、李意,始終但詠箜篌之音耳。然歷觀前作,大抵以《箜篌引》命題者,則不言叟溺;以《公無渡河》命題者,則言之。〇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云:“咸通初,有張小子善此伎。大和中,有李齊高教坊,雖有三十人,能者一二而已?!暴枟罹拊从小堵犂顟{箜篌》絕句,云:“聽奏繁弦玉殿清,風(fēng)傳曲度禁城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云門第幾聲?”李憑或梨園弟子也。
太白詩:“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吳地素出精絲。
《張華傳》:“取蜀中桐材刻龍形,以扣石鼓,聲聞數(shù)里?!标憴C(jī)《草木疏》云:“益州白桐宜為琴瑟?!?/p>
張高秋,張于秋也?!读凶印罚骸扒厍鄵峁?jié)(安)〔悲〕歌,響遏行云?!?/p>
張華《博物志》云:“舜死,二妃淚下,染竹即斑。妃死,為湘江神,故曰湘妃竹?!?/p>
《世本》云:“庖犧氏作瑟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之,哀不自勝,于是破為二十五弦?!?/p>
中國,在國中而彈箜篌也?;蛟唬貉灾袊?,則憑疑外國人。
“昆山玉碎”以下,詠箜篌之音。
《爾雅》:“荷,芙蕖。”釋云:“江南人呼為芙蓉。”
《三輔黃圖》云:“都城有十二門,霸城門、清明門、宣平門、覆盎門、鼎路門、便門、章城門、直城門、雍門、洛〔城〕門、廚城門、橫門?!薄度o錄》云:“長安十二門皆通達(dá),九衢相經(jīng)緯。”
冷光,秋光冷也,言樂音感和可散嚴(yán)肅之氣。
杜佑《通典》云:“胡樂有豎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絲,抱于懷中,用兩手齊擘,俗謂之‘擘箜篌’?!?/p>
紫皇,猶言天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