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書可讀否的問題

讀書讀書/漫說文化有聲朗誦系列 作者:周作人,林語堂,老舍 等 著,陳平原 編,領(lǐng)讀文化朗誦團隊 朗讀


古書可讀否的問題

周作人

我以為古書絕對的可讀,只要讀的人是“通”的。

我以為古書絕對的不可讀,倘若是強迫的令讀。

讀思想的書如聽訟,要讀者去判分事理的曲直;讀文藝的書如喝酒,要讀者去辨別味道的清濁;這責任都在我不在它。人如沒有這樣判分事理辨別味道的力量,以致曲直顛倒清濁混淆,那么這毛病在他自己,便是他的智識趣味都有欠缺,還沒有“通”,(廣義的,并不單指文字上的作法,)不是書的不好:這樣未通的人便是叫他去專看新書,——列寧,馬克思,斯妥布思,愛羅先珂,……也要弄出毛病來的。我們第一要緊是把自己弄“通”,隨后什么書都可以讀,不但不會上它的當,還可以隨處得到益處:古人云,“開卷有益”,良不我欺。

或以為古書是傳統(tǒng)的結(jié)晶,一看就要入迷,正如某君反對淫書說“一見《金瓶梅》三字就要手淫”一樣,所以非深閉固拒不可。誠然,舊書或者會引起舊念,有如淫書之引起淫念,但是把這個責任推給無知的書本,未免如藹里斯所說“把自己客觀化”了,因跌倒而打石頭吧?恨古書之叫人守舊,與恨淫書之敗壞風化,都是一樣的原始思想。禁書,無論禁的是哪一種的什么書,總是最愚劣的辦法,是小孩子,瘋?cè)?,野蠻人所想的辦法。

然而把人教“通”的教育,此刻在中國有么?大約大家都不敢說有。

據(jù)某君公表的通信里引《群強報》的一節(jié)新聞,說某地施行新學制其法系廢去倫理心理博物英語等科目,改讀四書五經(jīng)。某地去此不過一天的路程,不知怎的在北京的大報上都還不見記載,但“群強”是市民第一愛讀的有信用的報,所說一定不會錯的。那么,大家奉憲諭讀古書的時候?qū)⒌絹砹?。然而,在這時候,我主張,大家正應該絕對地反對讀古書了。

十四年四月

(選自《談虎集》上卷,北新書,1928年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