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明

長歌集 作者:憑風 著


說明

本人所寫詩、詞、曲、賦、聯(lián),均用《平水韻》《詞林正韻》寫成,詞按《欽定詞譜》填詞,除了標明別體,未標明者皆為正體。本書所載詩文共63篇,創(chuàng)作于2015年6月—2020年1月。

關于“宮調(diào)”

唐宋時代,詞寫了是拿去給樂工譜曲,然后歌唱的。樂工會根據(jù)詞的喜怒哀樂配上合適的音樂。中國古樂有宮、商、角、徵、羽五個基本音階,由此派生出六宮十一調(diào),共計十七種宮調(diào),作為詞的宮調(diào)。

仙呂宮——清新綿邈

南呂宮——感嘆傷悲

中呂宮——高下閃賺

黃鐘宮——富貴纏綿

正宮——惆悵雄壯

道宮——飄逸清幽

大石調(diào)——風流蘊藉

小石調(diào)——旖旎嫵媚

高平調(diào)——條拗滉漾

般涉調(diào)——拾掇抗塹

歇指調(diào)——急并虛歇

商角調(diào)——悲傷婉轉(zhuǎn)

雙調(diào)——健捷激梟

商調(diào)——凄愴怨慕

角調(diào)——嗚咽悠揚

宮調(diào)——典雅沉重

越調(diào)——陶寫冷笑

一種宮調(diào)適合十幾、幾十個詞牌,而一個詞牌對應的宮調(diào)只有幾種。有人喜歡一個詞牌名,拿來就填,把悲腔填成喜慶,把雄壯填成纏綿,這就不合規(guī)范了。比如《賀新郎》格調(diào)凄壯激憤,不能用來慶婚;《千秋歲》凄涼幽怨,《壽樓》哀怨凄婉,不能用來祝壽;《相見歡》格調(diào)有演變,定格后是悲情,不能寫相見的歡愉;《六州歌頭》適宜于抒寫蒼涼激越的豪邁感情,不能用來填寫纏綿哀婉、兒女柔情。有一種說法,判斷不準時,跟著代表作來填詞,可以八九不離十。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會出錯。比如《聲聲慢》,代表作品是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跟著它填,就要用入聲韻,可是當代人哪有國破家亡之痛?于是乎就把撕心裂肺填成了閨閣愁怨。

填詞的難度比作詩大很多,吃透一個詞牌要花許多功夫,要查考詞牌的創(chuàng)調(diào)、演變,有時候要把一個詞牌的所有詞作放在一起做某一方面的統(tǒng)計,并結合名家的改寫,搞清生卒年月,厘清承接關系,作綜合分析。作者在每篇詞作正文后附有“宮調(diào)”,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了古文所寫的感情層次,以及該詞牌在該宮調(diào)中的適用題材,可供詩友填詞時參考。作者整理了大部分宮調(diào)對應的感情層次、詞作格調(diào),附于本書之后,供詩友參考。

關于“格律”

作者在每篇詞作正文后附有“格律”。

押平韻,指的是該詞牌在該宮調(diào)時應該押平聲韻。

押仄韻,指的是該詞牌在該宮調(diào)時應該押上、去聲韻(上去通押)。也有少量的詞作押入聲韻,但不是主流。

例用入聲韻,指的是該詞牌在該宮調(diào)時一般都用入聲韻。入聲韻可以突出悲壯激憤的感情。

對仗,如果有兩處以上對仗,一般是工對和寬對相結合。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永遇樂》,共有七處對仗句,大部分是工對。

領格字,有一字領、兩字領、三字領。網(wǎng)上有文章可參考,作者添加整理附于書后,供詩友參考。

虛詞位,是指虛詞的位置。這個位置不是嚴格固定的,而是大致固定,可以前后調(diào)動。這是作者提出的一個概念,類似于領格字的兩字領,但是沒有領格字的引領功能。虛詞不虛。虛詞,是相對于實詞而言的。一首詩詞,若一味堆垛實詞,不免呆板沉悶,假以虛詞呼喚、襯逗,則如花葉扶疏、錯落有致。辛棄疾、李清照、蘇軾、陸游等詩詞大家都非常善于運用虛詞,他們的詩詞通體靈動、搖曳生姿。作者提出虛詞位的概念,但是,何為虛詞?古詩詞中的虛詞非常寬泛,并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需要多讀,細細揣摩。如果把多人寫的相同詞牌的詞作放在一起,每節(jié)拆開排成一列,上下對比,統(tǒng)計分析,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能夠發(fā)現(xiàn)領格字的固定位置,能夠發(fā)現(xiàn)虛詞的相對固定位置,能夠發(fā)現(xiàn)對仗句,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的句讀,能夠發(fā)現(xiàn)句眼,能夠發(fā)現(xiàn)可平可仄時平多還是仄多,能夠發(fā)現(xiàn)特殊位置的去聲字,等等。

網(wǎng)絡的飛速發(fā)展,令寫作變得方便許多。寫作容易了,標準是否該提高一點呢?一首詩詞作品的好壞,沒有標準,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但是,有些美感是大家一致認可的,約定俗成的。如何判斷一首詩詞作品的優(yōu)劣?有沒有比較明晰的量化指標?作者想在這方面作一些探討。

第一,必須用平水韻寫作。中華新韻就像學步車,適合剛入門的初學者,可以用來練習,不宜用來發(fā)表。中華新韻只能用于寫詩,無法用于填詞。因為填詞涉及入聲,而中華新韻都打亂了。問題不只于此,用中華新韻創(chuàng)作的詩詞,不是原汁原味,缺少了神韻,抽離了內(nèi)在的靈魂,不能叫作唐詩宋詞。

第二,必須符合基本格律。失粘、失對、孤平、合掌、出韻、重韻、撞韻、犯韻、連韻、湊韻、倒韻,這些詩詞弊病都應避免。網(wǎng)絡時代了,不應再有拗救。

第三,沈約提出五言詩四聲八病之說,歷來頗有爭議,實際操作難度大,無論古人今人均難避免。但是有其積極意義,本意還是盡量避免。問題就在于“盡量”不好把握,而致紛爭不斷。作者根據(jù)實際寫作體會,結合朗讀體驗,試提出格律詩詞的幾個量化標準。

(1)一句內(nèi)避三連同聲母、三連同韻母、三連同聲調(diào)、三連同詞林正韻的一個部。如:纖纖小女(x)、窈窕嬌影(ao)、百年好合福綿長(ˊ)。上述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是對現(xiàn)代漢語拼音而言的。雖然是用平水韻寫作,但是朗讀還是要用現(xiàn)代漢語,如果出現(xiàn)三連同音、調(diào),則會感覺呆板拗口。

(2)一句的首字和末字、前句和后句的首字、前句和后句的末字(韻腳除外)、前句的末字和后句的首字,不能在詞林正韻的同一個部,否則拗口。

(3)韻腳和前一個字,不能在詞林正韻的同一個部(固定詞組除外)。

(4)一首詩詞內(nèi)不能有重音、重字(疊字除外)。

(5)五七律絕的上聯(lián)末字,上去入聲平均分布。

本人學識有限,錯謬難免,一些觀點乃一家之言,還望讀者同人不吝指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