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索爾蒂的瓦格納俘虜?shù)娜兆?/p>

隱秘的肖邦 作者:劉雪楓 著,何多苓 繪


被索爾蒂的瓦格納俘虜?shù)娜兆?/p>

我知道,所謂被他的瓦格納“俘虜”已經(jīng)是情結(jié)所系,當初產(chǎn)生的些許疑慮竟也隨斯人已逝的緬懷而蕩然無存。

現(xiàn)在,我曾期望看到或聽到的瓦格納歌劇的唱片都擺在我的面前了。我原以為擁有它們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怎奈我的性子太急,為搜尋它們,真的用了“上天入地”的本事。當然,如果我生活在歐美或日本,這就不算什么大事兒。不過在那邊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被我花費近二十年才“大功告成”,其滿足感自不一樣。

我在今天已經(jīng)擁有幾百種瓦格納的錄音版本時,不能不說說我早年“被索爾蒂的瓦格納俘虜?shù)娜兆印?,我曾?jīng)以為這是走的一段彎路,卻在寫作此文之時感到恍若隔世般的欣慰與滿足。

二十余年前我買的第一套瓦格納密紋唱片(LP)是喬治·索爾蒂指揮的《飄泊的荷蘭人》,諾爾曼·拜利唱的荷蘭人和馬克·塔爾維拉唱的維蘭德船長都很令人滿意,尤其是女高音馬丁,聲線怪異偏執(zhí),有男性化的傾向。她在唱森塔的“荷蘭船長敘事曲”時全情投入,效果驚心動魄。毫無疑問這套唱片代表了索爾蒂最高的歌劇藝術(shù)成就,僅就瓦格納而言,它從整體上超過了《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和《唐豪瑟》,這也是雖然我已購買了這個版本的CD,但LP我至今仍舍不得放棄的原因。

因為有了《飄泊的荷蘭人》的經(jīng)驗,我的第一個《羅恩格林》、《紐倫堡的名歌手》、《帕西法爾》和《唐豪瑟》竟都非索爾蒂莫屬,還差一點把他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一并拿下。如果不是在聽索爾蒂版之前先聽了讓我至今仍感佩不已的卡拉揚版,那么當時價值兩千余元的《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CD我也不會輕易把索爾蒂放過。那么極有可能的狀況是,我的第一套瓦格納全集將是索爾蒂一統(tǒng)天下。如果是這樣的開始,就會使一切變得毫無意義和趣味可言。

現(xiàn)在回過頭來檢討一下,當時確實是太迷信索爾蒂了,想來想去都是所謂的“錄音效果”惹得禍。其實《帕西法爾》我先買的是卡拉揚版,還沒有仔細聽過,就被朋友手中的索爾蒂版的豪華演唱陣容吸引住了。當然最主要的誘惑還是索爾蒂,據(jù)說為這個錄音,唱片公司滿足了他對歌手的全部要求。我用我的卡拉揚版去和朋友手中的索爾蒂版在我喜歡的段落反復(fù)比較,特別是序曲和“神圣星期五”的那段管弦樂。平心而論,最后當然是卡拉揚版略勝一籌,因為在普通的播放器材上,數(shù)碼錄音總要比模擬錄音有不小的優(yōu)勢。

正因聽著換回來的索爾蒂版,我對索爾蒂開始逐漸產(chǎn)生疑惑。他的《帕西法爾》真的一點都不安靜,聽起來很累,這不是承載瓦格納宏大敘事的那種累,而是感官的耳朵和心臟受不了。索爾蒂似乎有無窮無盡的精力,所以整部歌劇的演奏始終處于亢奮的狀態(tài)。我說的亢奮是指“無終的”管弦樂總是缺少穩(wěn)定感,我們在聆賞這部神圣的節(jié)日舞臺祭祀劇的時候“心靈”竟然得不到半點松弛平靜的機會,當然我們的注意力也不能因此而集中起來。

由于這部“吵鬧的”《帕西法爾》,我開始擺脫索爾蒂的瓦格納的“控制”。先是在《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面前抵住了誘惑,即使那是傳奇瓦格納女高音妮爾頌全盛時期的演唱也只能忍痛割愛。但當時舍索爾蒂而取克萊伯,并且還花不菲的價錢,在今天看來仍有一點荒唐。當然,我到底還是太喜歡這部戲了,所以在買下了一連串卡拉揚版、富爾特文格勒版、伯恩斯坦版和伯姆版之后,還是忍不住將索爾蒂版收入囊中,不過這已經(jīng)是十幾年以后的事情了。

去年,當我下意識地將索爾蒂形同“雞肋”的新版《紐倫堡的名歌手》買到手時,我知道,所謂被他的瓦格納“俘虜”已經(jīng)是情結(jié)所系,當初產(chǎn)生的些許疑慮竟也隨斯人已逝的緬懷而蕩然無存。

我現(xiàn)在聽得較多的瓦格納仍然是索爾蒂的《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那堪稱一代瓦格納英豪的謝幕絕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