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天地間最美的精靈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戰(zhàn)國·屈原《九歌·山鬼》
一提到鬼,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的總是青面獠牙的怪物。后來看了王祖賢演的電影《倩女幽魂》,又恍然覺得,原來鬼也可以這么漂亮。山鬼不是鬼,卻也是一樣的漂亮多情,她披著薜荔香草,騎著赤豹在山林間游走,是天地間最自由的精靈。
《山鬼》是屈原《九歌》之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山鬼也是我最喜歡的神話形象之一。她身上既有神仙的美麗與夢幻,又有精靈的野性和神秘。按照最普遍的說法,她是一位山神,因未獲得天帝的正式冊封,所以還不能稱為神,只能稱之為“山鬼”。我記得《西游記》里面的山神大多是瘦瘦的白胡子老頭,相比之下,山鬼應(yīng)該算是最美的山神了。
清人顧成天認為,山鬼就是巫山神女瑤姬,這一說法得到了郭沫若的認可。郭沫若的解釋是,“采三秀兮于山間”這一句中的“于山”即巫山,因為《楚辭》中的“兮”字具有“于”字的作用,若于山非巫山,那么“于”字就是累贅了。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于”字在古代就念“巫”。郭沫若這一解釋說服力很強,以至于“山鬼是巫山神女”的觀點迅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仔細想想也對,像屈原這樣偉大的文學(xué)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又怎么會在煉字方面留下瑕疵?
相比山鬼,巫山神女的名號可就響亮多了,一般人都聽過“楚襄王夢中遇神女,神女自薦枕席”的故事,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中的女主角也正是巫山神女瑤姬。
傳說瑤姬是天帝的女兒,她曾幫大禹治水,后來化作神女峰守護楚地的百姓。還有一種說法是,瑤姬是炎帝的女兒、精衛(wèi)(原名女娃,淹死后化作鳥填海的那個)的姐妹,她未嫁而死,葬在巫山腳下,精魂成了守護巫山的神靈?!渡胶=?jīng)·中次七經(jīng)》記載:“又東二百里,曰姑瑤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為瑤草,其葉胥成,其華黃,其實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菟丘即菟絲子,又名女蘿,是一種藤蔓植物,常依附在其他植物身上。
我一直覺得瑤姬挺冤,她沒犯什么錯誤,就因為楚襄王的一個春夢,她一下子由高高在上的神女淪落為“自薦枕席”的蕩婦,以至于“巫山云雨”“高陽臺”也成了男女歡好的代名詞。
宋玉《高唐賦》中有這么一段:“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p>
這段話把瑤姬描寫得大膽奔放,在面對楚襄王時,她的姿態(tài)亦是謙卑的,根本不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祇該有的表現(xiàn)。很顯然,這不過是楚襄王一廂情愿罷了。
為帝王者總是貪婪的,擁有人間的美女還不夠,連神女也想染指。個人覺得,楚襄王這一行為跟《封神榜》中題詩褻瀆女媧的紂王沒什么兩樣,女媧一怒之下可以策劃“武王滅紂”,瑤姬卻只能背著這個黑鍋,簡直比竇娥還冤!
山鬼之所以被認為是瑤姬,除了郭沫若的解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她的裝扮和生活環(huán)境。她“被薜荔兮帶女蘿”,女蘿正是菟絲子,也就瑤姬所化之“瑤草”;她“表獨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這一場景,和瑤姬“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形象也十分吻合。
山鬼這一形象被屈原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比《九歌》中的其他神仙,像湘君、湘夫人、云中君等都要靈活生動,她有著人、神還有精靈的共性,癡情、神秘、靈動,然而最吸引我的還是她的自由爛漫。她披著薜荔、女蘿、石蘭、杜衡,騎著赤豹在山間游走,身后還跟著“隨從”文貍。山中就是她的地盤,她可以無拘無束,無憂無慮。
屈原《九歌》里面寫的全是祭祀神仙的樂歌,《山鬼》如題,祭祀的正是山鬼。她的遭遇和湘君相似,與情人有約,滿懷喜悅地趕到了目的地,情人卻沒來。她在風(fēng)雨中癡癡等著,直到天色完全變黑,她的內(nèi)心開始憂傷,甚至絕望。
無疑,山鬼是美麗的。她周身香草環(huán)繞,赤豹當坐騎,文貍為跟班,美麗的同時可以說還挺威風(fēng)。女為悅己者容,約會的時候總想以最美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戀人的面前。山鬼的美足以令女人都為之動容,更不用說男人了。只可惜她的情人太不識好歹,美女的鴿子也要放。
等不到愛人的山鬼幽幽感嘆:
我在幽深不見天日的竹林中穿行著,道路艱難險阻,我獨自來得遲。孤身一人佇立在高高的山巔,看霧海茫茫,云卷云舒。白晝昏暗如同黑夜,東風(fēng)狂舞,神靈降下了大雨。我癡癡地等著你,甚至忘記了回去。紅顏凋零,歲月老去。道路的險阻,天氣的惡劣,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阻止我追尋你的步伐。
山鬼的愛情如此坎坷,比起湘君有過之而無不及。湘君在等待的時候好歹能看看洞庭的美麗風(fēng)景,策馬狂奔發(fā)泄一番。山鬼歷盡艱險來到約會之地,不僅情人沒出現(xiàn),上天也沒因此憐憫她,她在狂風(fēng)暴雨中癡癡守候,凄冷而孤獨。
我相信一種說法,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在愛情中淪陷,女神也是如此。湘君等不到湘夫人,可以安慰自己,豁達離去;山鬼等不到情人,卻依舊苦苦等待,忘了回家。
她在山間采集能延年益壽的靈芝仙草,巖石陡峭,藤蔓四處纏繞。至于她為什么采靈芝,也許和湘君一樣,想把它送給情人吧。善良如山鬼,心里對情人還是存有抱怨的。
我如此思念你,心中悵然忘卻歸去,你思念我嗎?為什么沒空來找我呢?
天色漸漸變黑,雷聲滾滾而至,雨下得越來越猛烈,山中的猿猴似乎感覺到了山鬼心中的悲哀,開始嗚咽悲鳴。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孤獨的山鬼心中定然也是無限悲涼。比起天氣的惡劣,戀人失約給她的打擊要大得多。
我不明白屈原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為何在那些祭祀的山歌中,他塑造的都是等不到戀人而惆悵獨悲的神仙形象,以此來迎接神靈。他生活的楚地是個充滿神話傳說的國度,那兒的百姓都信奉神靈,尊重神靈,在他們心中,諸如湘君、湘夫人、云中君,定然也如山鬼一般美好。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如果可以,我愿化作山鬼,做這山間最自由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