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燭之武退秦師

古文觀止譯注 作者:[清] 吳楚材,吳調侯 編;李夢生,史良昭 等譯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僖公三十年

【題解】

晉、秦兩個大國聯(lián)合起來攻打鄭國,鄭國危如累卵,于是派出了燭之武去瓦解離間兩國。燭之武的說辭完全圍繞著秦國的利害展開。當時秦穆公勵精圖治,有問鼎中原之志,所以燭之武以滅鄭對秦無利作為論辯的核心,指出亡鄭的結果是“陪鄰”,而“鄰之厚,君之薄”也;在主動表示與秦友好的前提下揭示晉國種種背信棄義的行為。秦穆公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意了燭之武退兵的要求。春秋時的結盟往往以各自的利益為鵠的,燭之武抓住這點進行擊破,所以取得了勝利。燭之武在關鍵時刻展示了他的才能,但他的身世卻令歷來懷才不遇的人所注意,他回答鄭文公的話“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飽含辛酸,足以引起人們深思。各級領導應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早些利用人才,不要等到人才老了才用。

晉侯、秦伯圍鄭〔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晉軍函陵〔3〕,秦軍氾南〔4〕

【注釋】

〔1〕晉侯:晉文公?!∏夭呵啬鹿?。

〔2〕貳于楚:背離晉國,結好楚國。

〔3〕函陵:在今河南新鄭縣北。

〔4〕氾(fán 凡)南:氾水之南,在今河南中牟縣南,距函陵不遠。

【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率軍包圍鄭國都城,為的是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親近楚國。晉國的軍隊駐扎在函陵,秦國的軍隊駐扎在氾水南面。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1〕:“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注釋】

〔1〕佚之狐:鄭大夫。 鄭伯:鄭文公。

【譯文】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國國君,秦軍一定會退走?!编嵨墓饬?。燭之武推辭說:“臣子少壯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如今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沒能及早任用你,如今危急了而來求你,這是寡人的過錯。但是鄭國滅亡,對你也有不利啊?!睜T之武答應了鄭文公。

夜,縋而出〔1〕,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2〕,共其乏困〔3〕,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4〕,朝濟而夕設版焉〔5〕,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6〕?既東封鄭〔7〕,又欲肆其西封〔8〕。若不闕秦〔9〕,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注釋】

〔1〕縋:用繩子縛在身上吊下城。

〔2〕行李:指外交使臣。

〔3〕共:同“供”,供應,供給。

〔4〕焦、瑕:在今河南陜縣附近。 秦穆公幫助晉惠公回國為國君,晉惠公曾答應割給秦國五座城邑,后來反悔了。焦、瑕為其中二城。

〔5〕設版:筑城墻,即設防。古代修城以版為夾,中實土。

〔6〕厭:滿足。

〔7〕封:此指占有土地,擴張自己的領土。

〔8〕肆:任意。

〔9〕闕:同“缺”,虧損,損害。

【譯文】

夜晚,燭之武用繩子縛住身體從城上吊下城去,進見秦穆公,說:“秦、晉包圍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自己滅亡是無法避免的了。如果鄭國滅亡對君王有好處,那就不妨煩勞您的左右。一個國家越過別人的國家以遠方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邊邑,君王知道這是很困難的。何必要滅掉鄭國來給你的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增強實力,就等于君王削弱實力。如果您放棄滅掉鄭國的計劃,以鄭國為東路上的主人,凡是貴國使者往來,我國會供應他各方面需要,這對君王一點沒有害處。再說君王曾經給晉君以恩賜,晉君答應過給你焦、瑕土地,但他早晨渡河回去,晚上就修筑防衛(wèi)工事,這是君王所清楚的。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已經東邊向鄭國擴張領土,又想為所欲為地向西方拓展。如果不損害它西邊秦國利益,他又向哪里去取得土地?損害秦國來有利于晉國,請君王考慮是否值得。”

秦伯說〔1〕,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因人之力而敝之〔4〕,不仁;失其所與〔5〕,不知〔6〕;以亂易整〔7〕,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注釋】

〔1〕說(yuè 月):同“悅”,歡喜,此指贊同。

〔2〕子犯:晉上卿狐偃。

〔3〕微:非?!》颍╢ú 扶)人:指秦穆公。夫,語助詞。

〔4〕敝:失敗。此指傷害。

〔5〕與:友好。

〔6〕知:同“智”。

〔7〕亂:動亂。指關系破裂,互相攻戰(zhàn)?!≌河押煤湍?。

【譯文】

秦穆公贊同他的話,與鄭國人訂立盟約,派杞子、逢孫、楊孫幫助鄭國戍守,便回國去了。子犯請求追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們就到不了今天這地位。憑借別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反而去傷害他,不合乎仁義;失去友好鄰邦,是不明智;以關系破裂代替和睦,這不是勇敢。我們還是回國去吧。”于是晉軍也離開了鄭國。

(李夢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