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飴甥對秦伯
《左傳》僖公十五年
【題解】
秦穆公幫助晉惠公取得了君位,晉惠公背信棄義,原先答應秦國的條件一條也沒兌現(xiàn),于是秦穆公攻打晉國,戰(zhàn)于韓原,俘虜了晉惠公。秦穆夫人是晉獻公之女,因為她挺身斡旋,加上晉國臣民上下同心、誓雪國恥,秦穆公因而審時度勢,與晉議和。這篇文章寫晉陰飴甥與秦穆公訂盟事。全文通過問答,將秦穆公與陰飴甥的處境與心理描摹得十分逼真。尤其是戰(zhàn)敗國一方的陰飴甥,面對秦穆公的逼人語詞,毫不避讓退縮、低頭求憐,反而以退為進、以抑為揚,通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表現(xiàn)與看法,既申明了晉國堅定不屈的斗志,又用禮義套住秦穆公,使他不得不作出讓步,表現(xiàn)了一個杰出的外交家的非凡才干。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1〕,盟于王城〔2〕。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征繕以立圉也〔3〕,曰:‘必報仇,寧事戎狄〔4〕,’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死無二?!源瞬缓汀!?/p>
【注釋】
〔1〕陰飴甥:晉大夫,復姓瑕呂,名飴甥,封于陰?!∏夭呵啬鹿?/p>
〔2〕王城:秦地,在今陜西大荔縣。
〔3〕圉:晉惠公太子。
〔4〕寧:寧可,不惜。
【譯文】
十月,晉國陰飴甥會見秦穆公,在王城訂立盟約。秦穆公說:“晉國國內和睦嗎?”陰飴甥回答說:“不和睦。小人因為失掉國君而感到羞恥,因為死去親屬而感到哀悼,不怕征收賦稅、修治武備以擁立圉為國君,說:‘一定要報仇,寧可為此而事奉戎狄。’君子愛戴自己的國君,也知道他的罪過,不怕征收賦稅,修治武備以等待秦國的命令,說:‘一定要報答秦國的恩德,縱是死也不改變?!虼瞬缓湍馈!?/p>
秦伯曰:“國謂君何〔1〕?”對曰:“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2〕,以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執(zhí)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备酿^晉侯,饋七牢焉〔3〕。
【注釋】
〔1〕國:指國中的人。
〔2〕?。和萍杭叭?。
〔3〕牢:一牛一羊一豬為一牢。
【譯文】
秦穆公說:“晉國人對國君的未來如何判斷?”陰飴甥回答說:“小人憂戚,認為他不會被赦免。君子推己及人,認為他一定會被赦免回國。小人說:‘我們損害了秦國,秦國怎么肯放回國君?’君子說:‘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過錯,秦國一定會放國君回國。不忠心時就擒拿他,服罪認錯了就寬免他,沒有比這更厚重的恩德了,沒有比這更威嚴的刑罰了。服罪的人懷念恩德,不忠心的人害怕刑罰。通過這件事,秦國就能成為諸侯的領袖了。送他回國為君而不安定他的君位,廢掉一個國君又不另立新的國君,把恩德變?yōu)槌鹪?,秦國不會這樣做?!鼻啬鹿f:“這正是我的心意。”于是改善晉惠公的待遇,讓他住入賓館,送給他牛、羊、豬各七頭。
(李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