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歷史文獻和目前通行的、不加演繹的倉央嘉措傳記,讀者們一般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關于他的生平,正史中的記載少之又少,且矛盾重重,有好多明顯不符合情理的地方。
反倒是在民間,關于他的野史、傳說五花八門,直到現(xiàn)在還有新故事出現(xiàn)。那些新段子越編越離奇,讓人看了更加同情他、喜歡他,便又在他身上強加了很多光環(huán)。
其實,這些光環(huán)只不過反映了普通人無法實現(xiàn)的人生憧憬,寄托了民間那些美麗而樸素的感情。每個人都渴望沖出樊籬,過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倉央嘉措的人生經(jīng)歷中,人們找到了打破傳統(tǒng)、反抗現(xiàn)實、追求自由的精神影子。所以,很多人往往記不住他活佛的真實身份,反而記住了他的副業(yè)——詩人。
第一章 五世達賴轉(zhuǎn)世記
任何一位藏傳佛教活佛的生平,都要從他的前一世講起,這是由活佛轉(zhuǎn)世的獨特傳承方式?jīng)Q定的。倉央嘉措是格魯派第六世達賴喇嘛,他的前世,就是在西藏宗教、文化歷史上享有極高聲望的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
01.偉大的五世達賴喇嘛
這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人物。歷數(shù)迄今為止的歷代達賴喇嘛,無論是政治貢獻還是宗教建樹,五世達賴喇嘛都可以當仁不讓地排在第一位。
說他偉大,要從宗教和政治兩方面來看。
宗教方面。首先,個人成就非常突出,他在梵文、詩學、歷算、醫(yī)藥、佛教哲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其文集達三十函之多,是歷代達賴喇嘛中著作最多的一位。同時,他的弟子眾多,經(jīng)他授戒的門徒數(shù)以千計。其次,在宗教事務上,從他開始,歷代達賴喇嘛成為哲蚌寺和色拉寺的當然寺主,確立了新的教派組織制度。另外,在他的主持下,前后藏新建了十三所格魯派大寺,史稱“格魯派十三林”。布達拉宮的擴建工程,也是從他的時代開始的。
但這還不是他最杰出的成就,他更主要的貢獻是在政治方面。簡單地說,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當時岌岌可危的格魯派,將格魯派由宗教組織發(fā)展為政教組織,并得到了清政府的冊封,為以后的西藏政治格局打下了基礎。
他出生的時代,格魯派的強敵是一個叫作噶瑪噶舉的教派,他們一直對格魯派持敵對態(tài)度。此時,支持格魯派的地方勢力帕竹政權逐漸沒落,而支持噶瑪噶舉的藏巴汗政權勢力不斷發(fā)展壯大。強弱對比之下,格魯派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恰好在這個時候,四世達賴喇嘛圓寂,藏巴汗十分強橫,不讓達賴喇嘛繼續(xù)轉(zhuǎn)世。
在種種不利情況下,對外,四世達賴喇嘛的管家索南饒丹去蒙古土默特部請來了軍事支援;對內(nèi),四世班禪在藏巴汗政權中多次斡旋。最終,藏巴汗政權允許四世達賴喇嘛轉(zhuǎn)世,年幼的五世達賴喇嘛被確認為活佛。
可藏巴汗政權并不甘心。十幾年后,他們掀起了一次反格魯派的高潮,并與蒙古喀爾喀部的卻圖汗、康區(qū)的白利土司結成同盟,立誓要消滅格魯派。
面對這種滅頂之災,五世達賴喇嘛只好尋求新的政治力量的支持,他選擇的是蒙古和碩特部,它的首領史稱固始汗。固始汗大軍一到,便將三股反對勢力全部消滅,還幫助格魯派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這就是格魯派政教合一體制的雛形。
但是,五世達賴喇嘛心中十分清楚,這個政權實際上是受到和碩特蒙古人的操縱的。本來想請他們幫忙,沒想到他們來了就不走了,反而干涉起西藏地方政務來。此后,五世達賴喇嘛一方面逐步削弱、限制蒙古人的政治權力;另一方面,他又聯(lián)絡、扶持更遠的準噶爾部,并與新建立的清政府交好,利用外援牽制住和碩特蒙古的勢力。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清政府正式冊封這一世系的轉(zhuǎn)世活佛為達賴喇嘛。
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病故,享年66歲。
02.“若我圓寂,消息暫時不要公開”
1682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不起眼的年份,似乎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但在我國的西藏,它又確實是具有標志意義的年份,因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圓寂了。
一般來說,威望甚高的偉大人物去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轟動。然而此時,整個藏區(qū)卻一片寧靜——因為他去世的消息,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知道。從布達拉宮傳出消息說,五世達賴喇嘛正在閉關修行,一段時間內(nèi)不公開出來處理政務了。
對外封鎖消息的,是西藏地方政權的第巴桑杰嘉措。
第巴,也叫第司,是達賴喇嘛甘丹頗章政府的總執(zhí)政官。
而桑杰嘉措,正是五世達賴喇嘛親自培養(yǎng)起來的。
去世前,五世達賴喇嘛撫摩著桑杰嘉措的背,緩緩道出了他最后的囑托:“我培養(yǎng)了你這么多年,現(xiàn)在把所有擔子都交給你了。我們還有幾件大事沒有完成——第一,布達拉宮還沒有修建完成,千萬不能停工;第二,蒙古人讓我操了一輩子的心,蒙古各部都想插手我們的事情,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限制他們,現(xiàn)在眼看有起色,絕不能功虧一簣;第三,我當年轉(zhuǎn)世而來的時候,就受到百般阻撓,現(xiàn)在,我的轉(zhuǎn)世靈童一定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所以,不要讓他過早地與外人接觸,孩子太小,容易被人控制,最好先把他培養(yǎng)成人。這幾件事情,都要落在你的身上,而你還太年輕,我實在是擔心有人會為難你。我這樣打算,若我圓寂,消息暫時不要公開。只要外人不知道,你做起事來就會順利得多。”
桑杰嘉措望著這位從小培養(yǎng)他的老人,不由得感激涕零。淚眼中,他仿佛看到了這位老者長達半個世紀的勞碌身影。當他將一生所學完全交付給自己的時候,桑杰嘉措明白,這就是在托付后事。
五世達賴喇嘛的這段話,實際上就是政治遺囑。它的核心內(nèi)容,就在于清除蒙古人在西藏的勢力。而要清除蒙古政治勢力,首先要找到五世達賴喇嘛的轉(zhuǎn)世靈童,并把他培養(yǎng)成佛學精湛、意志堅定的活佛。
可是,這位靈童,他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