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哭:弘光列傳 作者:李潔非 著


可我們又得說,偶然之中代表朱家出場對歷史謝幕的朱由崧,似乎卻是個不二人選,特別恰當,也特別生動。我經(jīng)常想,倘若明朝以崇禎之死落下大幕,對于我們認識或感受歷史,恐怕會有相當?shù)恼`導。因為崇禎此人雖然毛病很大很多,但相比而言多少有點正面的東西,比如登基后迅速果斷摧毀、懲辦閹黨邪惡集團,又在山窮水盡時能有以身殉國的剛烈之舉。所以他的結局,有悲劇意味和向上的格調。假如明朝真以這樣的意味和格調畫上句號,凡熟悉其歷史者,心里都不免怪怪的。前面講過,一百多年來除了弘治皇帝總體尚可,明朝簡直沒有第二位形象不算負面的皇帝。就好比一部荒誕派戲劇,眼看要結了,冷不防出現(xiàn)一位不夠荒誕的角色,以致整出戲有可能被安上一個正劇風格的結尾——豈不怪哉?難道歷史老人大失水準,留下這樣的敗筆?我們正在滿腹狐疑,卻見峰回路轉,明朝死而復活,朱由崧出場,在南京登了帝位。尤其一年后,乙酉五月,當他“以油扇掩面”,由叛將劉良佐押送,擒回南京,到這里我們才明白歷史老人原來耍了花槍,先前崇禎一幕只是欲揚先抑、故作騰挪;真正落幕,地點將在南京,謝幕人則是朱由崧……言及于此,筆者忍不住再次掊擊歷來以1644年崇禎縊死煤山為明史終點的權威然而全然不通的界說;這種觀點,不光根本不曾搞懂明史,也大大辜負了歷史老人生花妙筆的種種雋永意味。

朱由崧成為皇帝本來只有不大的可能,然而卻做了這個皇帝;朱由崧未必愛做皇帝,然而卻無奈地做了。這多重意外的后面,卻矗立和凸顯著某種奇怪的合理性,那就是他作為朱家揖別其統(tǒng)治史的代言人所具有的絕佳形象。這樣一個形象,應該是沒落、破落乃至窩窩囊囊的,但又不能太壞、壞到仍然恣行其惡的地步,因為它已失去那種能量。應該強烈透出“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氣息,但又不能從中傳遞憂傷、悲涼的情緒,因為正在發(fā)生的死亡,本質上是場喜劇,并不沉重,更多地帶著諧謔。在這類歷史內容面前,朱由崧的雜坐酣飲、倡優(yōu)俳諧,乃至山頹木壞于前而心如止水、儼然看客,身為階下之囚卻“嘻笑自如”……種種形容,都再合適不過?;匚墩麄€朱明統(tǒng)治史,當滿是塵土的厚幕吱吱扭扭落下,歷史之光穿透如磐的黑暗,罩定一張有著上述表情的面孔,我以為是極為完美的終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