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古風流人物——讀蘇軾《念奴嬌》

一生要讀的美麗宋詞 作者:文真明 著


千古風流人物——讀蘇軾《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它借古抒懷,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抒發(fā)了作者年已半百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蘇軾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是蘇軾游黃州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這首詞上片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提筆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lián)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氣勢恢宏,筆大如椽。接著“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兩句,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zhàn)場,借懷古以抒感?!叭说朗恰?,下筆極有分寸?!爸芾沙啾凇?,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創(chuàng)造了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精神一振!結拍“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總束上文,帶起下片。以上寫周郎活動的場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聲兼?zhèn)洌挥趧痈?,以驚心動魄的奇?zhèn)ゾ坝^,隱喻周瑜的非凡氣概,并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由“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xiàn)人物個性的素材,經(jīng)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而“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風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靶圩擞l(fā),羽扇綸(guān)巾”,是從肖像儀態(tài)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zhàn)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zhàn)爭的勝利場景。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接下來“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由憑吊周郎而聯(lián)想到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郁憤和感慨?!岸嗲閼ξ?,早生華發(fā)”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fā)”。此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表現(xiàn),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叭碎g如夢”,抑郁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耙蛔疬€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zhèn)バ蹓训木吧蜕铄錈o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頗具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后人點評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俞文豹《吹劍續(xù)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