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經過漫長的三個月暑假,終于熬到了九月開學的日期。
一路上爸爸陪著我,我們沒有多說話,我倚在柔軟的座位上,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憧憬著無法預知的未來。我不知會遇見怎樣的同學,怎樣的室友,怎樣的老師,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收獲一個女朋友。呵呵。想到這里,我笑了。陽光很好,從窗外照進來,灑在身上,有一種愜意的暖。
鬼知道我是怎么在高考中超水平發(fā)揮,一路沖殺過去,怎么在志愿卡上填上這所學校,然后手一顫選報了經濟學專業(yè)。一切恍若夢境。
終于到站了。我和爸爸收拾好行李,叫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學校而去。
司機是位大叔,他扭頭看了看我們說:“你們是去華大報到的吧,這學校不錯,在我們當地也算是數一數二叫得出名頭的學校。我外甥也讀的是這學校,去年剛畢業(yè),現在在深圳上班,月薪過萬……”
大叔滔滔不絕地大侃特侃。我無心對話,兩眼緊盯著計費器,看著它瘋狂地跑,我心里一陣抽緊地疼。一些無良司機使些伎倆坑乘客的事屢見不鮮。
大叔見我神色不對,一臉茫然,就問我:“怎么了?”
我說:“心絞痛。”
到學校一看,人山人海,煞是熱鬧。各個學院迎新的學長們在寫有學院名稱的宣傳板后一字排開,負責著新生報到導引工作,忙得有條不紊。
我們一路走將過去,數學與信息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城建學院、農學院、經濟學院……找到了!
見我們走過來,經濟學院一名學姐熱情地迎上前。她操著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我也只好咬牙丟下用了十幾年的方言,用別扭的普通話與之對話,頗有入鄉(xiāng)隨俗的無奈。
她問了我的姓名,告訴我被分在五班,班主任張震,大一新生的班主任都是代理班主任,是從學生會里選拔的大三學生。
正巧張老師在旁負責,見面一寒暄居然是老鄉(xiāng),正是無巧不成書。
正事要緊,簡單寒暄過后,便得去報到交費了。一名學長帶我們去交費點交費,之后領床單、被罩、枕巾、被套、枕頭、水瓶等日用品。還有軍訓穿的服裝,其實就是校服。最后就是去宿管科登記寢室,寢室在五樓。忙完這一切,早已大汗淋漓。
到寢室把東西安頓好,已經正午,爸爸招呼那學長留下一起吃飯。
他擺擺手說:“不用了,我叫張衡。以后有事找我。我住×××室。”然后就噔噔噔地跑下樓去。
雖然以后我沒有找過他,甚至都不曾遇見他,但我清楚地記得他的名字,只是始終不知道那兩個字是“張衡”還是“張恒”。
很巧,不是嗎,我們班主任叫張震,他叫張衡,就是那個古時研制地震儀監(jiān)測地震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