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軍訓總隊長

蔣經國傳(最新·插圖版) 作者:肖如平 著


二 軍訓總隊長

蔣經國在南昌的活動,與當時官場的規(guī)則格格不入,但地方官員也拿他無可奈何。于是,他們對蔣經國越來越頭疼,告狀的越來越多,熊式輝也沒有什么辦法。1938年5月,贛北戰(zhàn)事稍見平息,熊式輝決定創(chuàng)辦“江西地方政治講習院”,以集訓區(qū)、鄉(xiāng)兩級行政骨干。講習院院址選在南昌市郊區(qū)梅嶺。為了讓蔣經國有事可做,熊式輝決定派他到講習院去工作。于是,蔣經國由南昌市區(qū)來到了梅嶺。

當時正處于國共合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高潮時期,不少進步人士如許德珩、王造時、雷潔瓊等人都被熊式輝延聘到江西地方政治講習院工作。熊式輝親自兼任講習院院長,省政府委員蕭純錦兼教育長,下設三個處和軍訓總隊。教務處長王造時,教育廳廳長程時煃兼副處長;訓導處長許德珩,蔣經國和民政廳廳長王次甫兼副處長;建設廳廳長楊綽庵兼總務處處長;蔣經國任軍訓總隊隊長,原保安二團長曾戛初兼副總隊長,喻松任總隊附,雷潔瓊為婦女連生活指導員。[7]

講習院第一期共招收1200余名學員,訓練期為三個月。參加受訓者,一部分是滬寧淪陷區(qū)流亡的大中學校青年學生,另一部分是來自于江西省各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干部。蔣經國和副隊長曾戛初、隊附喻松把1200余名學員編成一個軍訓總隊,總隊下設4個營、12個連。蘇聯(lián)軍政學院畢業(yè)的蔣經國對于軍訓自然是輕車熟路。但由于他身負軍訓總隊隊長兼訓育副主任的重任,工作非常積極認真。對于每一個學員,他都親自分配,并在注冊表上簽一個“蔣”字。軍事教育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動作,如編列隊、學習“步兵操典”中的內容、進行槍擊訓練外,還進行黑夜行軍訓練。[8]

蔣經國不僅管軍事教育,還管政治思想。他每天早上6點率領全體學員舉行30分鐘朝會,朝會中多半由許德珩或他自己作講話,講話的內容大都圍繞抗戰(zhàn)。許德珩先生有一次給學員講《日本侵華史》時,要一位同學講對田中奏折的理解,該同學不慎把東三省講成了“滿洲”。許先生當場大罵他是亡國奴。學員在朝會中了解了很多抗戰(zhàn)新聞和國際時事,并深受教育,都非常喜歡這種教育方式。為了掌握學員的思想動態(tài),蔣經國還給每一位學員發(fā)了一本印好欄目的日記本,要學員天天寫,可以記事,寫想法,提意見。他對學員的日記本經常親自審閱,簽名。他越閱簽,學員就寫得越起勁,以為這就是學業(yè)之一,是成績。[9]

除了軍訓外,蔣經國還利用周末帶領學員到農村去家訪,了解農民疾苦,并幫助農民勞動。農民見他不怕苦,為他們義務勞動,無不感謝。訓導處主任許德珩非常欣賞蔣經國的苦干精神。他常在留學歐美的教師面前說:“小蔣能帶頭赤腳下田勞動,這種不怕苦的精神,是我們之間辦不到的。我們應該認輸,承認不如他?!盵10]

7月底,講習院的第一期學員講習期滿,學員畢業(yè)后由省政府分配到各地工作。此時,由于贛北戰(zhàn)事告急,講習院停辦。蔣經國也再次回到保安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