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干翻這個看臉的世界

偶爾可恨,永遠(yuǎn)可愛 作者:初小軌


如何干翻這個看臉的世界

1|

昨天在北京開完會,在酒店大堂跟一個女粉絲見面了。

她不辭勞苦從北五環(huán)跑到東四環(huán),只為了當(dāng)面向我提出一個問題:是否長相出眾的女生或者男生比她這種相貌平平的成功概率更大?

我比較疑惑,因為面前這位姑娘雖說不上貌若天仙,但也膚如凝脂、嬌小可人,說她是個美女也并不過分。

“你是因為自己的皮囊得了什么好處嗎?”我問。

她一驚,羞澀否認(rèn):“不是,不是,我是吃了虧的那個啊!我寢室有個女生,長得比我漂亮,校招的時候,她投了15份簡歷,收到了15份offer;我投了20個,就收到了3家,還是那種離我的住處特別遠(yuǎn)的單位。這個看臉的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噗——看臉的世界。

“那她資質(zhì)其實不如你,對吧?”我繼續(xù)問。

“當(dāng)然了。”她自信滿滿地流露出一股對漂亮姑娘的鄙夷。為了證實她自己說的是實話,她還掏出手機(jī),把她跟她寢室舍友的電子版簡歷一起展示給我看。

我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就找到了問題所在。

這姑娘的簡歷做得極丑,且不說字號太過傻大,表格都串行了,一頁紙就能利索搞定的事兒,她生生用了將近兩頁。她室友的簡歷看上去就比較賞心悅目,照片選得雖算不上漂亮,襯衫馬尾,但十分得體,字體和行間距都設(shè)置得很有設(shè)計感。

我不禁有些唏噓。

看臉,很多時候只是失敗者的一個借口而已。

臉好看確實會給你帶來一點(diǎn)兒小恩惠,但長久立足靠的還是細(xì)節(jié)上的真本事。

2|

講真的,這個世界看臉,但不是只看臉。

首先講一個“矮大緊”老師的故事。

高曉松喜得這個網(wǎng)名,還是源于把他名字中的三個字分別反義了一下。我喜愛高曉松老師多年,卻從未見過他的風(fēng)頭有今天如此之盛,看過《奇葩說》的朋友們肯定“秒懂”。

不但網(wǎng)友,甚至高曉松自己在《曉說》節(jié)目里也在調(diào)侃自己的容貌。

歲月這把“殺豬刀”,把高曉松雕琢成了一個“頭圓項短”(《金瓶梅》中形容西門慶的遣詞,高曉松曾拿來自比)的中年“矮大緊”。

然而這個“看臉的世界”并不能拿他怎么樣,高曉松系出書香名門,博覽群書,清華大學(xué)科班出身,雖然隨著年齡漸長,他的臉盤愈發(fā)變大,體型愈發(fā)變寬,但言談舉止卻愈發(fā)地收放自如。

高曉松讀起《金瓶梅》來,都要認(rèn)真核算一下當(dāng)時的一兩銀子相當(dāng)于今天的多少錢,觸發(fā)的原因就是想弄明白武大郎那個兩層小樓到底值多少錢,賣多少年炊餅才能掙出來這套房產(chǎn)。

研究并鬧著,嬉戲并治學(xu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他讀過的書,終于在歲月洪流中變成了他的血肉筋骨。

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構(gòu)成了他的風(fēng)骨,而越成熟的人,越是迷戀這種接地氣的文化味兒。

高曉松活明白了,所以越活越平和,越活越謙卑,越活越招人愛。

改變不了與生俱來的基因,就去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部分。

3|

美到“一顧傾人城”的臉,就像是上蒼發(fā)的獎,能給你,也能收回。

高三那年,我同桌天天把胡歌的照片貼在桌頭,背書背累了,就上去親一口聊表愛意。

我問她:“你愛胡歌什么呀?”她說:“我愛他帥啊!”

當(dāng)年她貼的,就是《仙劍奇?zhèn)b傳》劇照做的胡歌貼畫。

不僅如此,她還頻頻給我洗腦,在她還沒出過國的情況下,就十分堅定地向我傳遞了一個“胡歌就是全世界最帥的男人”的信念,并且只要我敢說一句微詞,她就會馬上拒絕繼續(xù)跟我分享她媽媽送來的蒜薹炒肉。

那一年我埋頭背書,沒看過《仙劍奇?zhèn)b傳》,當(dāng)時說喜歡胡歌,只是為了能蹭上一頓蒜薹炒肉。

直到胡歌在2006年出了車禍,同在一個車上的助理搶救無效身亡,他撿回了一條命,卻右眼重傷。

出院之后要做疤痕治療,為了把新植的皮壓住,他每天要戴12小時面具,痛到睡不了覺,但他還是很堅持。

恢復(fù)后的面容,是疤痕累累的滄桑,再也沒有奶油小生的唇紅齒白。

重返影視后的胡歌,遇到了《瑯琊榜》里的梅長蘇,那種病懨懨的仙風(fēng)道骨,那種目空一切的決絕高冷,像是胡歌一生坎坷一朝歸來的本色出演。

胡歌在自己最大紅大紫的時候,卻跑去演話劇、出國留學(xué),果斷推開了令人艷羨的天價片酬和各路廣告費(fèi)。

就像是若干年前,他借梅長蘇的一句臺詞發(fā)了一條微博:“我既然活下來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

他笑說這是梅長蘇告訴他的,其實也是他說給自己的。

如何干翻這個看臉的世界?

絕望時再堅持一下,得意時記得收著點(diǎn)兒。

4|

前段時間看《摔跤吧!爸爸》,從影院出來的時候,問朋友:“阿米爾汗怎么胖成這樣了?他原先多帥啊!”

朋友說:“他是為了演這么一個身材發(fā)福的中年人,瘋狂地增重了??!不然你怎么能在看到這么一個老去的爸爸在沙窩子里體力不支時感到一陣心酸呢?”

我以為,那些本來身材很好的演員,突然要演胖子的時候,都是在自己身上貼一貼道具就完事兒,畢竟身材發(fā)福是一種不可控的風(fēng)險,垮掉容易緊致難,對明星來說,讓他們?yōu)榻巧蠓仍龇?,簡直可以要了他們的命吧?/p>

但阿米爾汗從來不把這張輪廓俊逸的臉當(dāng)成電影事業(yè)的優(yōu)勢,為了電影需要,為了藝術(shù)追求,他可以做一切。

所以,阿米爾汗一個人支撐起了一個印度的電影輝煌。

不少年輕演員大紅大紫的時候,演戲要文替,還要武替;愛這張臉,也愛骨感身段,卻從來不知道怎樣去尊重自己的職業(yè)和別人的時間。這樣的人,早晚會被這個看臉的世界干翻。

而一直在努力著的普通人,早晚能干翻這個看臉的世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