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套數(shù)

元曲三百首 作者:呂玉華 評注


○套數(shù)

〔南呂〕一枝花

遠(yuǎn)歸

年深馬骨高[1],塵慘貂裘敝[2]。夜長鴛夢短,天闊雁書遲[3]。急覓歸期,不索尋名利。歸心緊歸去疾,恨不得裊斷鞭梢[4],豈避千山萬水!

〔梁州〕龜卦何須再卜[5],料燈花已報先知[6]。并程途不甫能來到家內(nèi)[7],見庭閑小院,門掩昏閨,碧紗窗悄,斑竹簾垂。將個櫳門兒款款輕推[8],把一個可喜娘臉兒班回[9]。急驚列半晌荒唐[10],慢朦騰十分認(rèn)得,呆答孩似醉如癡[11]!又嗔,又喜。共攜素手歸蘭舍[12],半含笑半擎淚[13]。些兒春情云雨罷[14],各訴別離。

〔尾〕我道因思翠袖寬了衣袂,你道是為盼雕鞍減了玉肌。不索教梅香鑒憔悴[15],向碧紗櫥帳底,翠幃屏影里,廝揾著香腮去鏡兒比[16]。

【注釋】

[1]馬骨高:馬非常瘦,骨架都聳起來了,猶如皮包骨頭。宋人歐陽修《六一詩話》有“縣老槐根出,官清馬骨高”。

[2]貂裘:貂皮制作的大衣。《戰(zhàn)國策·秦策》記載,蘇秦初次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3]雁書:即書信。古人將書信系在雁足上,借鴻雁傳遞消息,后因稱書信為雁書。

[4]裊斷:絞斷,弄斷。

[5]龜卦:用龜甲占卜算卦。還有一種“鬼卦”,是閨中少婦脫下繡鞋,往地上擲,以鞋面的朝向,判斷有關(guān)情郎的信息。

[6]燈花:燃過的燈芯結(jié)成花朵狀,古代習(xí)俗認(rèn)為燈花預(yù)兆著喜事。唐人杜甫《獨酌成詩》:“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p>

[7]并程途:即兼程,日以繼夜地趕路。不甫能:元曲中也作“不付能”,即才能夠、好容易之義。

[8]櫳門:房門??羁睿簭娜菔婢彛稳輨幼鬏p。

[9]班回:即扳回。

[10]急驚列:急忙,驚慌。

[11]呆答孩:元曲中也作“呆打孩”“呆打頦”,發(fā)呆之義。

[12]蘭舍:閨房的美稱。

[13]擎淚:含淚。

[14]些兒:一會兒。

[15]不索:不需要。

[16]廝揾:依偎貼緊。ft

【評析】

春風(fēng)得意的人,乘肥馬,披輕裘,意氣昂揚,衣錦還鄉(xiāng)。如果一事無成,囊中羞澀,人潦倒,馬也瘦,功名念頭漸漸淡去,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就成為唯一的寄托。戰(zhàn)國時,蘇秦求功名失敗后,返回家鄉(xiāng),妻子見了不打招呼,嫂子做飯也沒他的份兒。這首散曲的主人公顯然幸運多了,無論他處于什么境況,夫妻之間的愛都忠貞不渝。

常言道小別勝新婚,何況長別?尤其遭受了冷遇不順之后,親情、愛情更顯得珍貴。曲中先寫歸家的迫切心情,日夜兼程,快馬加鞭。到家之后,忽然又調(diào)皮起來,故意輕手輕腳進(jìn)門,讓妻子又驚又喜。重逢之后,先急于親熱,再互訴衷腸,將夫妻之間的濃情蜜意,傳達(dá)得恰當(dāng)真切。而結(jié)尾處,兩人互相傾訴思念之苦,以至于要對著鏡子比誰的臉更消瘦,令人想起李白的《長相思》:“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