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阮籍少時曾有“濟世之志”,但及其壯年時正好是魏國曹氏與司馬氏內(nèi)斗最為激烈的時期,當(dāng)時“名士少有全者”(《晉書·阮籍傳》),故而他只能全身遠(yuǎn)禍,以求自保。司馬氏把持朝政后,阮籍不得已而為官,先后擔(dān)任過太尉蔣濟的掾?qū)?、尚書郎、從事郎中、散騎常侍,但“口不臧否人物”,每以酒自遣。阮籍與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等嗜讀老莊的名士終日清談,藐視為司馬氏政權(quán)所推崇的禮法,言行放達(dá),共為“竹林之游”,但他的內(nèi)心卻非常痛苦,時常感到人生沒有出路,最后郁郁而終。作品有《詠懷詩》八十二首、《達(dá)莊論》、《大人先生傳》等,《文選》選其《詠懷》詩十七首,明人張溥輯有《阮步兵集》,近人古直有《阮嗣宗詩箋》,黃節(jié)有《阮步兵詠懷詩注》,今人陳伯君有《阮籍集校注》。
詠懷(其一)
【解題】 《詠懷詩》共八十二首,是大型的五言組詩,其主題歷來都稱難解,一方面是因為“身仕亂朝”的阮籍“??诸局r遇禍”,于是刻意把詩寫得隱晦難通;另一方面是這些詩并非“一時一地”而作,阮籍一生都處于魏晉易代之前的政治漩渦中,而詩中卻沒有一處點明與之相關(guān)的人與事,因此即使詩中真有微言大義,后人也不得而知了,只能“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文選》)而已。從詩意上看,《詠懷詩》往往借助桃李、翔鳥、木槿等意象,集中表現(xiàn)榮華易逝、禍患常至的悲哀主題,感嘆人命的輕賤與渺小。這是其中第一首,詩中描述主人公深夜無法入眠,遂起身彈琴,眼前明月透過薄帷照進(jìn)室中,屋外的暗夜里孤鴻和翔鳥不時夜啼,獨處的人因而顯得格外孤寂,最后以其攬衣徘徊、獨自黯然神傷作結(jié)。詩沒有道明因果,只是截取一個場景加以特寫。自然的黑暗也許正是社會黑暗的真實寫照,借壓抑的外在環(huán)境將主人公“不能寐”的痛苦心緒襯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