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春)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 作者:蒙曼 著


(立春)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春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就是立春。所謂“立”,就是開始。

這一天,“陽和啟蟄,品物皆春”,辛苦的耕耘即將開始,滿懷的希望也隨之而來。

這一天,朝廷里的官員都要峨冠博帶,隨著天子到東郊迎春;民間的孩子,則會人手一個甜甜脆脆的大蘿卜,嘻嘻哈哈地咬春;而閨中的女兒呢,則會在頭上戴了彩綢或者彩紙剪成的春幡,讓它隨著浩蕩的東風(fēng),隨著年輕的腳步一起綻放,一起招搖。

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詞云:“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闭媸庆届粍尤恕?/p>

如許春光,在游子的心頭,又是如何呢?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dú)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和:指用詩應(yīng)答。晉陵:今江蘇省常州市。

物候:指自然界的氣象和季節(jié)變化。

淑氣:和暖的天氣。

綠蘋:一作“綠”,即浮萍。

古調(diào):指陸丞寫的詩,即題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這首詩寫得真好。好在哪里呢?好在一開始就告訴你人生的一個道理。看慣的風(fēng)景不是風(fēng)景,人往往更容易在陌生跟熟悉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美。比如,我是北方人,冬天習(xí)慣了冰天雪地,到了海南島,看蕉風(fēng)椰雨,就覺得特別溫潤,因此也感覺特別美。相反,您從四季如夏的海南來北京,看到白雪飄飄,也會覺得特別奇特,特別美。

詩人也一樣啊,他第一句話就說:“獨(dú)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被掠稳耸鞘裁慈四兀烤褪且驗樽龉俣艿酵獾氐娜?。古代人活動范圍小,一般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離開家鄉(xiāng)。只有做官的人、趕考的人,或者經(jīng)商的人才會有機(jī)會到外地去,感受不一樣的風(fēng)光。這首詩的作者杜審言就是這么一個到外地做官的人。他的老家在湖北襄陽,但出生地是在河南鞏義,因此他算是河南人。一個河南人跑到晉陵(今江蘇常州)做官,從黃河流域跑到了長江流域。原來在老家的時候,日子一天天過下去,四季變換當(dāng)然也會感覺到,但是因為太熟悉,不會特別敏感。可是到了江南,到了陌生的地方,心一下子就敏感起來了,特別容易感受到新季節(jié)、新風(fēng)景。

中國人安土重遷,宦游人都是數(shù)著日子過的,盼著回家。所以一到換季的時候,心里就像被重重地打了一下:哎呀,我是冬天出來的,或者我是秋天出來的,現(xiàn)在都是春天了,我已經(jīng)離家那么長時間了。這就是“獨(dú)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再看下兩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這兩句寫得真漂亮。云霞從海上升起來,這是曙光降臨了;梅花開了,柳葉綠了,這是春天降臨了。從遠(yuǎn)景寫到近景,這個景色美不美呢?太美了,跟誰比美?跟天未亮的時候比是美的,跟冬天比是美的,還有,跟作者的故鄉(xiāng)比也是美的。作者的故鄉(xiāng)河南,是看不到云霞出海的壯觀景象的,而且春天降臨得也晚,早春二月還是萬木蕭條呢??墒墙洗涸?,同樣是早春二月,渡過江來,就已經(jīng)是梅花開,柳眼舒了。所以叫“梅柳渡江春”。

這個美景還沒寫完。馬上,從畫面又寫到聲音了,“淑氣催黃鳥”,淑氣就是陽和之氣,所謂紫氣東來,春天的氣息來了。黃鳥,也就是黃鸝,被春天的氣息鼓舞,叫得更歡了?!对娊?jīng)》講“有鳴倉庚”,杜甫講“兩個黃鸝鳴翠柳”,都把黃鸝的啼聲和春天的到來聯(lián)系在一起。春天就是這樣一種全方位的舒暢,不僅有花香,還要有鳥語。而“晴光轉(zhuǎn)綠蘋”呢?這時作者的眼光從天空下降到水面了,太陽升起來了,所以水面的浮萍光影流轉(zhuǎn)。這像什么?像法國畫家莫奈那幅著名的《睡蓮》。這就是江南的春天,聲和色、光和影,無一不美。

春天的江南如此美麗,作者應(yīng)該滿心歡暢了吧?恰恰相反。作者忽然沉默了,憂愁了,黯然神傷了。為什么呢?“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這首詩的題目,不是《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嗎?作者的朋友陸縣丞,就是姓陸的副縣長,忽然吟誦起了《早春游望》??赡苓@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詩吧,這首詩一下子觸動了杜審言的思鄉(xiāng)之情,讓他在春游的途中忽然流下眼淚,想回家了!

為什么呢?不見得是因為陸副縣長這首詩寫得多好,也許只是因為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太深。就像一個蓄滿了春水的池塘,隨便捅一捅哪里,水就嘩啦啦流出來了。與其說杜審言一聽陸副縣長的詩就想家了,還不如說,杜審言從一開始看到江南春色就想家了。哎呀,江南都桃紅柳綠了,我們老家那條大河還沒解凍呢,就在這么一看一比的時候,家鄉(xiāng)自然而然地就回到杜審言心里了。

為什么這么美的景色也留不住杜審言的心呢?因為“江山信美,終非吾土”。杜審言也罷,我們也罷,選擇遠(yuǎn)行,確實因為“江山信美”,外面不僅有美麗的風(fēng)景,更有美麗的前程。但是,就像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我們都要回家一樣,杜審言還是會思鄉(xiāng)。故鄉(xiāng)也許沒有那么美麗,沒有那么美好,但是,那畢竟是我們的家,是我們最初的來路,誰又能忘了它呢!所以,這首詩是以“偏驚”開頭,以“沾巾”結(jié)尾,讓春天的柳絲和思鄉(xiāng)的情絲纏繞在一起,綿綿不絕。所以明朝人胡應(yīng)麟說,這是“初唐五律第一”。

最后說說杜審言吧,好多人都知道他是詩圣杜甫的祖父,卻不知道他也是最最狂傲的一個詩人。他曾經(jīng)夸下??谡f:“吾文章當(dāng)?shù)们巫餮霉?,吾筆當(dāng)?shù)猛豸酥泵??!闭撐恼?,屈原、宋玉都得給我當(dāng)下屬;論書法,王羲之都得給我磕頭作揖。唐突古人也就罷了,批評起同時代的人,杜審言更是口不擇言。當(dāng)年,他還是小秘書的時候,負(fù)責(zé)在各地官員的年終總結(jié)上寫評語。有一次寫完評語出來,見人就說,蘇味道該死了。蘇味道是誰呢?蘇味道是大詩人,也是當(dāng)時的吏部侍郎,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組織部副部長。別人一聽嚇壞了,忙問為什么,他說,蘇味道一看我寫的評語這么漂亮,還不得羞死?這得是多狂傲,才敢這么攻擊自己的領(lǐng)導(dǎo)!為什么要說這件事呢?我其實是想說,無論多狂傲的人,心里都藏著一個美麗的春天,還有一個更美麗的家鄉(xiāng)。他們也許一生都不會向任何人低頭,但是,對春天、對故鄉(xiāng),他們只有贊嘆,只有眷戀。這就是詩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