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
去年初還是前年底,忘記了,朋友相約家宴,臨時要我做兩道菜。都是挺深的交情,不好推辭,再說也喜歡下廚露兩手,索性遂了他的意。
那頓飯大家吃得不亦樂乎,事后居然封我為“飲食男”。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誰都是匆匆過客,掙個名頭不容易?!帮嬍衬小边@三個字,我一聽到,就暗暗叫好,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有奢侈在嘴的感覺,或者說是寄情于胃的感覺。眼前驀然呈現(xiàn)出這樣的場面:
一個穿白襯衫的青年,文質(zhì)彬彬地閑逛菜市場,穿過繁華的街道,左手提著一尾鮮活的鯉魚,右手籃子裝滿苦瓜、豆角、青椒、山藥、馬鈴薯、蒜薹之類。青蓬蓬的菜葉兀自從袋口探出來顫巍巍抖動,正是:
滿籃蔬菜裝不住,一棵萵筍出頭來。
這青年正是飲食男,他提著一籃蔬菜走在回家的路上。
蔬菜的淡香飄在身邊,浮過熱鬧的街道,鉆進(jìn)人們的心頭,飲食男視而不見。白襯衫上新染了一道碧茵茵的菜漬,那是別在胸前的一枚植物印記,仿佛來自遙遠(yuǎn)鄉(xiāng)村的綠月亮,淺淺一彎,像油畫一樣清晰,又如水彩般清逸。水彩的時光那是別樣的春愁,事關(guān)記憶,速飛的大腦一空……
水龍頭下洗菜。自來水沖出一道白亮的弧線,打在指間,旋在瓷盆里,菜葉漂浮,仿佛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飲食男就是捕撈的漁民,或者是看海的逸士。時間猛地跳回到客居青島的日子,和朋友一起在棧橋的海旁挑螺螄、吃牡蠣、啖牛肉燒烤、喝扎啤,俗俗的充實擰成淡淡的風(fēng)雅。這些飲食帶來的享受,都是穿過喉嚨的美好記憶,經(jīng)年不忘。
電飯煲里的大米熟了,一股清香溢出鍋蓋,飄蕩在四周,輕輕一嗅,胃里爬滿饑餓,饑餓得雙腿發(fā)軟。放油入鍋,飲食男開始工作了,煎炒煮炸燜燉,輪番上陣,這些基本功是作為飲食男最起碼的素質(zhì)吧。
我以前喜歡吃肉,現(xiàn)在偏愛吃魚。城市米貴,肉價飛漲,只得吃魚了,哪天魚價再漲,干脆戒了葷拉倒,像兔子一樣專吃青菜。不過廚藝好的人,燒的青菜堪比魚肉。這年頭,青菜很難流行,但我愛吃。家常青菜,色如翡翠,盛在瓷碗里,香騰騰的,有股暖心的透徹,有股明潤的透徹。譬如蒜蓉油麥菜,放醬油,爆火速炒,滋味直逼人心,然后風(fēng)韻彌漫。再如酸辣大白菜,放陳醋、辣椒粉干炒,出鍋后,清爽中有一絲酸辣,令人舌齒生津,惜乎那種滋味,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飲食之道,講究風(fēng)韻與心境一體,表相共味道相依。飲食男女何嘗不是如此?但許多人往往徒有其表,就像所謂高級酒店的飯菜,看著漂亮,吃了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