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桃為仙木[1],能制百鬼,種之成林,如入武陵桃源[2],亦自有致,第非盆盎及庭除物。桃性早實(shí),十年輒枯,故稱“短命花”。碧桃[3]、人面桃[4]差久,較凡桃更美,池邊宜多植。若桃柳相間,便俗。
[1]仙木:古人認(rèn)為“桃為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新春佳節(jié)辭舊迎新,以桃木削成桃符,懸于門前鎮(zhèn)鬼驅(qū)邪。
[2]武陵桃源:武陵,今湖南常德西。桃源,見(jiàn)陶淵明《桃花源記》。
[3]碧桃:又名千葉桃,桃的變種,重瓣,粉紅色,可栽作盆景。
[4]人面桃:又稱美人桃,花近于重瓣,粉紅色。唐代崔護(hù)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