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論[1]
忌用“承塵”,俗所稱“天花板”是也,此僅可用之廨宇[2]中。地屏[3]則間可用之。暖室不可加簟,或用氍毹[4]為地衣亦可,然總不如細磚之雅。南方卑濕,空鋪最宜,略多費耳。
室忌五柱,忌有兩廂。前后堂相承,忌工字體,亦以近官廨也,退居[5]則間可用。忌傍[6]無避弄[7],庭較屋東偏稍廣,則西日不逼。忌長而狹,忌矮而寬。亭忌上銳下狹,忌小六角,忌用葫蘆頂,忌以茆蓋[8],忌如鐘鼓及城樓式。樓梯須從后影壁[9]上,忌置兩傍,磚者作數(shù)曲更雅。臨水亭榭,可用藍絹為幔[10]以蔽日色,紫絹為帳以蔽風雪,外此俱不可用。尤忌用布,以類酒舩[11]及市藥設帳也。小室忌中隔,若有北窗者,則分為二室,忌紙糊,忌作雪洞[12],此與混堂[13]無異,而俗子絕好之,俱不可解。
忌為卍字窗傍填板,忌墻角畫梅及花鳥,古人最重題壁,今即使顧、陸[14]點染,鐘、王[15]濡筆,俱不如素壁為佳。忌長廊一式,或更互其制,庶不入俗。忌竹木屏及竹籬之屬,忌黃白銅為屈戌[16]。庭際不可鋪細方磚,為承露臺則可。忌兩楹而中置一梁,上設叉手笆[17],此皆元制而不甚雅。忌用板隔,隔必以磚。忌梁椽畫羅紋[18]及金方勝[19]。如古屋歲久,木色已舊,未免繪飾,必須高手為之。
凡入門處必小委曲,忌太直。齋必三楹,傍更作一室,可置臥榻。面北小庭,不可太廣,以北風甚厲也。忌中楹設欄楯[20],如今拔步床[21]式。忌穴壁為櫥,忌以瓦為墻,有作金錢、梅花式者,此俱當付之一擊。又鴟吻好望[22],其名最古,今所用者,不知何物,須如古式為之,不則亦仿畫中室宇之制。檐瓦不可用粉刷,得巨栟櫚擘為承溜[23],最雅。否則用竹,不可用木及錫。忌有卷棚,此官府設以聽兩造者,于人家不知何用。忌用梅花?[24]。堂簾惟溫州湘竹者佳,忌中有花如繡補[25],忌有字如“壽山”“福?!敝?。
總之,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至于蕭疏雅潔,又本性生,非強作解事者所得輕議矣。
[1]海論:總論。
[2]廨(xiè)宇:官舍。廨,官吏辦事的公署、官舍。
[3]地屏:地板。
[4]氍毹(qúshū):毛織的地毯。
[5]退居:供臨時休息的房屋。
[6]傍:旁邊,側邊。
[7]避弄:俗稱備弄,指宅內(nèi)正屋旁側的通行小巷。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賓和主人。
[8]茆(máo)蓋:茅草覆蓋。茆通“茅”,茅草。
[9]影壁:即前文之“照壁”,江南古建稱“屏門”,隔出前后空間。有一種女廳,為女眷起居應酬之所,中設屏門可隱蔽視線,樓梯隱于屏門后,方便出入。
[10]藍絹為幔:絹,厚而疏的生絲織物。幔,帳幕。《說文解字》:“幔,幕也?!鼻宕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蔽在上曰幔,在旁曰帷?!?/p>
[11]酒舩(chuán):舩,同“船”,酒船畫舫,載酒泛舟出游行樂,明代蘇州虎丘、山塘、石湖等地尤盛。
[12]雪洞:四壁涂以白堊的穹頂小室。
[13]混堂:浴室,俗稱混堂。
[14]顧、陸:晉朝顧愷之、南北朝陸探微,均為繪畫國手。
[15]鐘、王:三國時期曹魏的鐘繇、東晉王羲之,均為書法名家。
[16]屈戌(xū):門窗上的環(huán)鈕,搭扣。
[17]叉手笆:橫梁與脊柱之間的斜撐。
[18]羅紋:回旋的花紋。
[19]金方勝:金色的方勝紋飾。方勝,兩個菱形壓角重疊相接組成的圖案或紋樣,最早出現(xiàn)于金銀首飾的制作,為傳統(tǒng)吉祥紋飾。另江南小木切口有“金方勝”者,為元寶圖案。
[20]欄楯(shǔn):欄桿。
[21]拔步床:明代一種大型床。由架子床和架子床前的圍廊兩部分組成,圍廊與架子床相連,為一整體。圍廊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便桶、燈盞,從床跨步于廊猶如進入一小室,地下鋪板,床置于地板上,前有踏步,又稱踏步床。
[22]鴟(chī)吻好望:古建屋脊兩端的裝飾物。鴟吻,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口闊嗓粗,平生好吞火,好在險要處張望。寓意避火鎮(zhèn)禳消災。
[23]栟櫚(bīnglǘ)擘(bò)為承溜:栟櫚,棕櫚。擘,剖開。承溜,屋檐接水的槽。
[24]?(tà):窗戶。
[25]繡補:明代官服前后,綴方幅繡花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