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室廬

居山水間者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儕[1]縱不能棲巖止谷,追綺園[2]之蹤而混跡廛市[3],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4]。亭臺[5]具曠士之懷,齋閣[6]有幽人之致。又當(dāng)種佳木怪籜[7],陳金石[8]圖書,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蘊隆[9]則颯然而寒,凜冽則煦然而燠[10]。若徒侈土木,尚丹堊[11],真同桎梏[12]、樊檻[13]而已。志《室廬[14]第一》。
[1]吾儕(chái):我輩。
[2]綺園:指綺里季、東園公,皆漢初高士,為避秦亂而隱居山中,與甪(lù)里先生、黃石公并稱“商山四皓”,名重天下。
[3]廛(chán)市:都市,喧囂的鬧市。廛,古代城邑中平民居所。
[4]清靚(jìng):清靜。靚,通“凈”。
[5]亭臺:亭,明代姚承祖《營造法原》:“亭為停息憑眺之所,有方、圓、八角、六角、扇子、海棠諸式。”臺,指用土筑成的方形、高而平的建筑物。
[6]齋閣:齋,屋舍,學(xué)舍。閣,指供遠眺、游憩、藏書和供佛之用的樓閣。
[7]怪籜(tuò):姿態(tài)奇異的竹子。籜,竹筍殼。
[8]金石:鐘鼎、碑碣之類。
[9]蘊?。菏顨庥艚Y(jié)蒸騰。蘊,通“煴”,微火。隆,盛。
[10]燠(yù):溫暖。
[11]丹堊(è):指粉刷華麗。丹,紅色。堊,白色。
[12]桎梏(zhìgù):腳鐐和手銬。
[13]樊檻(fánjiàn):關(guān)鳥獸的牢籠。
[14]室廬:常住或暫居的房舍?!墩f文解字》:“古者前堂后室?!薄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