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和英國女王握過手

閱世趣言 作者:沙葉新


我和英國女王握過手

1997年戴安娜車禍喪生的當天,香港一家傳媒心急火燎地來電,要我盡快為他們寫一篇評論,稿酬是千字千元。重賞之下必有“傭”夫,于是我連夜為他們打工,寫了一篇《誰殺死了戴安娜?》傳真過去。該文的結尾說:“我沒見過戴安娜,但我見過她的婆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這也算是與英國王家有那么一點點緣分吧。因此我對戴安娜的不幸罹難深表哀悼?!?/p>

1986年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中國,所到之處,禮儀隆重,備受歡迎。10月中旬女王訪問上海,我曾有幸作為她的賓客,上過她那條“大不列顛號”王家郵輪。這艘著名的郵輪當時停泊在黃浦江的國際碼頭。當我在王家樂隊的奏樂聲中緩緩走上甲板時,突然極不合時宜地想起二十年前北京紅衛(wèi)兵火燒英國代辦處的事。我想,要是那時節(jié)我接受邀請走上這條船,那還了得?豈不是上了賊船?再說,在那義和團還魂的年代,又有誰能想到當時用怒火趕走的會在將來用鮮花迎來呢?細思之,才不過短短而又匆匆的二十年,是非之轉換、曲直之變更何其速也;轉換之快、變更之巨,使得應該是記憶猶新的事情竟成了公元前遠古史似的那么遙遠!列子說:“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日所棄,后或用之?!蔽羧諚壷某饠吵闪私袢盏呐笥?,而昔日的朋友呢?“老大哥”解體,“明燈”不復明。后盾變前矛,烽火霎時起,同志加兄弟,反目為仇敵。血肉凝成的,真的是友誼?

這暫不去說它了,還是回到王家郵輪上來。那天,二百多位中外賓客在甲板上排成長龍靜候女王的接見。輪到我時,已等了半個多小時。英國的駐滬總領事將我的姓名和身份介紹給女王,女王很優(yōu)雅地和我握手,并說:“您好,歡迎您!”我說:“謝謝!”就這么兩句話,沒了。疑惑之間,女王已將她那高貴的手伸向后面上來的人了。

或問,我和女王握手時是何樣的感覺?是否眼里閃爍著激動的淚花?是否心中涌起幸福的暖流?我要老老實實地稟告諸位,我和女王握手時,那感覺就像和一張畫像握手,心如止水,平靜如常。何至于如此?一是中國早已推翻帝制,總覺得女王就如慈禧一樣應是發(fā)黃的歷史教科書中的人物,再加上當時對女王宣傳得神乎其神,所以我和她握手時就失去了和真人握手的感覺,甚至感覺不到手溫。二是自從崇拜了自己的偉大領袖而又有所覺悟之后,我就再也不會盲目地去崇拜其他偉人了。偉人之所以高大,是因為我們趴著;帝王要使自己神圣起來,就必須先讓百姓愚昧起來。

上面不搞個人迷信,下面也不會迷信個人。個人迷信、個人崇拜定會走向反面。華國鋒當主席時,凡提到他的名字,前邊必定冠以“英明領袖”,否則便是重大政治錯誤。后來,非但“英明領袖”沒有了,連“華國鋒”這個名字也無影無蹤了。當時某電視臺重播一部舊的電視劇,劇中有個鏡頭,背景上出現(xiàn)了一張華國鋒的畫像,一閃而過。播放前并未注意,播放后才發(fā)現(xiàn),這被當作極為嚴重的政治事故。導演誠惶誠恐,多次檢討,還被處分,停止工作?,F(xiàn)在想來真是過于驚慌,毫無必要將這樣一件并無政治企圖的事情看得那么嚴重。當然如今好了,華國鋒的名字又見報了,還再次以較高的票數(shù)當選為中央委員,一切似乎又開始正常起來了,但愿再繼續(xù)正常下去。

1998年2月10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