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屈子祠懷古(1)
大夫昔懷忠,侘傺終不遇(2)?;熟`眷純命,諒節(jié)守初度(3)。蛾眉惜余芳,象感中路(4)。躊躇故國思,惻愴懷沙賦(5)。平生讀楚辭,流涕沾絹素。非無喬松術,寧待哲王悟(6)?廢己存世教,馳精高天步(7)。靈光齊日月,直道敷歲暮(8)?;撵羯裨n依,微禱心已屢。明發(fā)通遙誠,飄搖懾輕馭(9)。
【注釋】
(1)屈子祠,在長沙岳麓書院左側,原道林寺遺址處。乾隆年間湘潭進士羅典任岳麓院山長時所建。文廷式入翰林前,在光緒十二年(1886)到十四年(1888)三年間,曾浪跡湖湘,廣交天下士,偕摯友陳三立與湘籍文化名流郭嵩燾、王闿運、曾廣鈞等人游。他在十四年寫的《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中有“偶尋禹碑問奇字,或吊屈廟悲煙煤”句。詩人手錄的《知過軒詩抄》影稿本,中有《偕陳大曾大游岳麓山》《愛晚亭》《吹香亭》《屈子祠懷古》《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等前后相連的詩篇,疑為同時所作,故詩人抄集一處。(2)大夫,屈原曾任左徒、三閭大夫等官職。侘傺(chà chì):失意貌,楚地方言?!峨x騷》:“忳(tún憂貌)郁邑(憂思郁結)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眱删滟W括屈原一生主要遭遇。(3)皇靈:本義指祖先,這里指亡父,和《離騷》“朕(我)皇考曰伯庸”的“皇考”同,王逸注:“皇,美也,父死稱考?!本烀捍箰鄄⒂枰灾厝巍!稌ご笥碇儭罚骸盎侍炀烀?,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奔儯好馈⑸?。指皇考美善的垂愛。諒節(jié):高尚的節(jié)操。初度:初生時的氣度,指天賦資質。《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這兩句指屈原承膺先父重托,堅持高尚節(jié)操的稟賦。(4)蛾眉:眉如蠶蛾,美好貌,詩中喻美好品質?!峨x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惜余芳:《離騷》大量用芳草美人比興表述自我高潔。余,饒足,充沛,指珍惜自我充沛的芬芳。《離騷》:“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消散)。”象:選用《離騷》最后部分神游西極中“為余駕飛龍兮,飾瑤象以為車”中的語詞。象:象牙。
(fēi):四馬拉車時旁邊兩匹馬稱
,也泛指馬?!峨x騷》主人公幻想用飛龍(駿馬)駕著象牙雕飾的車,去國遠游,終因瞥見“舊鄉(xiāng)”而不忍離開故土,以“仆夫悲余馬懷兮,蜷曲顧而不行”結束全詩。“感中路”指此。感:情感、感慨。中路,指神游西極的轉折。這兩句作者精心選擇《離騷》兩個關鍵性情節(jié),表達屈原因品質高潔遭讒受謗,留楚不能(“蛾眉”句),去國不忍(“象
”句)這一深刻的內(nèi)在矛盾。(5)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決貌。故國恩:指屈原眷戀楚國,不忍離去,承上句“感中路”而來。惻愴:悲傷;懷沙:屈原《九章》中的一篇,一般認為是絕命詞。《史記·屈原列傳》:“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庇袑W者認為《懷沙》是懷念楚詩人熊繹始封地長沙,雖作于沉淵前,但并非絕命詞。這是指屈原沉淵的結局。從“皇靈”句至此,用六句隱括《離騷》核心內(nèi)涵,表達屈原悲劇的實質。(6)涕:眼淚?!对姟ぺL·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苯佀兀喊捉仯娭兄甘峙?。喬松:古代傳說中仙人王子喬與赤松子。喬松術,指長生之術。《戰(zhàn)國策·秦策》:“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睂帲焊痹~。豈:難道。哲王:圣哲之王,指楚懷王?!峨x騷》:“閨中既已邃遠兮,哲王又不寤(覺醒)?!薄皢趟伞倍涫亲髡邽榍鞒霾蝗鴧s隱居求仙的另一種設想,是明知其不可能而故意提出,以突出屈原“系心懷王”。(7)廢己:指屈原沉淵。世教:指當世正統(tǒng)思想意識、綱常倫理觀念等,具體說是“懷忠”。精:指精神、神思、意念等。馳精:馳騁神思、想象。高天步:步向高高天宇。指《離騷》主人公上下求索,兩次神游天國。(8)靈光:神異之光,詩中指屈原人格光輝可與日月齊光。直道:正直之道。敷:鋪陳、擴展。歲暮:本指一年將盡,詩中喻一生終結。這句從《離騷》“服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而來,指屈原不僅一生堅守直道,且為直道而死。從“平生”句至此,用八句高度評價屈原及其楚騷詩作。(9)詎:副詞,何。這句話,祠已荒廢,屈原神靈何所依憑。微禱:默禱。明發(fā):天剛亮,又含有通宵達旦之意。《詩·小雅·小宛》:“明發(fā)不寐,有懷二人?!敝祆渥ⅲ骸懊靼l(fā),謂將旦而光明開發(fā)也。二人,父母也”后人又因此以“明發(fā)”稱孝思。作者未必在凌晨時謁屈子祠,用“明發(fā)”,實即表“通遙誠”的虔誠心意。輕馭:輕快的車駕,指屈子神靈車騎,前面用“懾”表敬畏心情?!盎撵簟彼木鋵懼]祠時虔誠敬畏的心情。
【讀記】
屈原是文廷式特別鐘愛和終身景仰的少數(shù)偉大詩人之一,而鐘愛和景仰的首先是屈原“懷忠”峻潔的完美人格。全詩二十句,關鍵性的情節(jié)內(nèi)涵和半數(shù)以上句子,是從《離騷》中提煉出來的。屈原的悲劇根源,在于他忠貞之質,留楚不能(“蛾眉”句),去國不忍(“象”句),只有“廢己”沉淵。作者“流涕”讀楚辭,虔誠吊荒廟,正是對屈原及其詩作有透徹理解之故。這種仰慕崇敬的感情,使作者選用五言古風體裁和賦的鋪敘手法,顯得厚重、典雅、樸實,但詩情卻受影響,藝術上古拙了些。
結構上大致是前八句隱括《離騷》核心情節(jié),詠述屈原悲??;中間八句詠頌屈原偉大人格光輝;后四句寫謁祠虔誠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