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常
人心不常,等于日光。
我們稱日光為光線。線總是連續(xù)不斷的。日光不連接,實在不是“線”。日之發(fā)光,與射箭差得不遠——第一箭射過,第二箭再來;舊光先滅,新光后來。不過,發(fā)光較射箭快些;后先相繼,迅速之至,我們看不見,看不清楚就是了。
人心頗似日光,也是變動不已,新陳互易。識字讀書的人,今天看《水滸》,明天忽然要看《漢書》;已經結婚的人,此刻對于其妻,怒目視,遲一遲又要“達令,達令”地大喊大叫了。
人心的不常,另外還有證據(jù),讓我再來講罷:
古時某大將,到外國去遠征,已經派定甲隊向甲路進攻,乙隊向乙路進攻,丙隊向丙路進攻了,他獨自一人在營中踱來踱去,坐了又立,立了又坐。忽然他用手向西一指,狂笑不已;他又板起面孔,拍臺拍凳,放聲大哭。他先笑后哭豈不癡狂么?豈不發(fā)癡么?不,不,他并不癡狂,也不發(fā)癡。他笑,因為他知道他的兵士已經勝了。他哭,因為他恐怕他的士兵死亡太多。
非獨行軍大事,就是日常小事;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不定,這樣變動。數(shù)日前,我在書室中靜坐,忽然想到廿歲以前的情景。我想到我進秀才的時候,報子來敲鑼的時候,不覺狂喜。我跳起來,且大笑三聲……我又想到五年前家母棄世之時,不覺暗暗流淚。前后相隔,不過數(shù)分鐘,我的心變得快么?我的心真與日光相似了。請觀下面的三字日光歌:
太陽光,
如射箭,
舊者滅,
新者見。
時時斷,
刻刻變,
不連接,
不是“線”。
原載一九四四年五月二日《新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