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寶玉的“急火攻心”

《紅樓夢》醫(yī)話 作者:嚴忠浩,張界紅


寶玉的“急火攻心”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一回中,卻說寶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落單,也不和人頑耍,每到晚間,便索然睡了。如今從夢中聽見說秦氏死了,連忙翻身爬起來,只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覺“哇”的一聲,直噴出一口血來。襲人等慌慌忙忙,上來扶著,問:“是怎么樣的?”又要回賈母去請大夫,寶玉道:“不用忙,不相干。這是急火攻心,血不歸經(jīng)?!?/p>

“血不歸經(jīng)”

“急火攻心,血不歸經(jīng)”是中醫(yī)術語。中醫(yī)理論認為,情志的異常變化傷及內臟,主要是影響內臟的氣機,使其功能紊亂而發(fā)病。中醫(yī)經(jīng)典《素問·舉痛論》中,“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說的就是這層意思。賈寶玉聽聞秦氏的死訊后“噴”血,乃系情志突然受到強烈的刺激,巨大的悲傷與痛心導致內臟氣機的紊亂,心氣暴盛。由于心主血脈,故心氣暴盛化火,自然干擾營血的正常運行,迫血妄行,致使“血不歸經(jīng)”,而出現(xiàn)嘔血等臨床表現(xiàn)。因為此種情況系因情志受強烈刺激所致,僅為一時的現(xiàn)象,如病因消除,病情自然緩解,與虛勞、損傷等原因所致的血證不同。所以,賈寶玉說“不用忙,不相干,這是急火攻心,血不歸經(jīng)”,這固然是為了安慰襲人等人,卻也基本符合中醫(yī)醫(yī)理。

這里說的“急火”是指情緒過分激動而產生五志之火(五志為怒、喜、思、憂、恐5種情志;如再加悲、驚,合稱“七情”)。寶玉因林妹妹不在家,本來就憂郁不樂,又突然聽到與他情感甚篤的秦可卿死去的消息,所以情緒激動產生“急火”,直接影響了心主血脈功能,這叫“急火攻心”?;鹱泼}絡就逼迫血液妄行,使原來正常循行在血管內的血液逆亂溢出,產生了“噴出一口血來”的現(xiàn)象。

中醫(yī)中,“血不歸經(jīng)”又稱“血不循經(jīng)”,一般是指血液不按經(jīng)脈運行而溢于脈外。臨床上多見于因氣虛、氣逆、血瘀、火熱等原因引起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癥。好在,賈寶玉就噴了一口血,雖未經(jīng)治療,后來倒沒有再添什么癥候出來。看來寶玉有自知之明的。

現(xiàn)代醫(yī)學的“應激反應”

從現(xiàn)代醫(yī)學來看,賈寶玉急火噴熱血可能是“應激反應”。應激指機體在各種內外環(huán)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xiàn)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應。人體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強烈刺激,如情緒激動、恐怖、孤獨、喪失親人、失戀、外傷、感染、中毒、出血、手術、劇痛、脫水、缺氧、饑餓、過冷、過熱等不利因素,機體處于“緊急狀態(tài)”下,會主動出現(xiàn)一系列神經(jīng)內分泌活動的加強反應,并由此可引起各系統(tǒng)功能和代謝的改變,如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等,這些系統(tǒng)改變就是應激反應的表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中,胃是應激狀態(tài)下最為敏感的腹腔器官,情緒刺激可使胃黏膜屏障損傷,使胃黏膜淤血、水腫和出血。賈寶玉本就因林妹妹不在,覺得孤單,情緒低落,又聞秦可卿的死訊,精神受到強烈刺激,產生應激反應,吐了一口熱血。

應激是機體對多種強烈刺激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在反應失調時,對機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應激反應的影響,根據(jù)刺激的性質、強度、持續(xù)時間和機體原有狀況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有輕有重,甚至致命。常見的應激性疾病有應激性潰瘍、精神障礙、抑郁癥、心身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月經(jīng)失調等)。

應激這個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直至1946年才被加拿大病理生理學家海斯·塞里發(fā)現(xiàn)。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早在18世紀就把這種應激反應現(xiàn)象,在賈寶玉急火噴熱血的故事情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來,對應激原因(強烈的精神心理因素)、應激反應(應激性潰瘍嘔血)都描述得十分妥帖,并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急火攻心,血不歸經(jīng)”來解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