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當我們感知自然界的力量(或稱為“普遍智慧”或者“宇宙天賦”,這個名稱不太重要)一直在蘭花的領域中發(fā)揮著效果,那么我們又觀察到了什么呢?我們會觀察到很多東西。這個主題能為長期的研究提供便利,我們首先要確認:蘭花所具有的美與歡樂的概念、引誘的方法、審美的方法其實都同我們相近。但是毫無疑問,使我們調整自己與蘭花一致,這樣表述更準確。事實上,我們很難確定的是:我們是否已經發(fā)明出一種人類特有的美。我們的建筑,創(chuàng)作音樂的目的,色彩光線都是從自然界中直接借鑒來的。如果人們沒看過大海、山巒、天空、黑夜和黃昏,又怎么會定義樹木的美呢?在森林中樹木象征著大地的力量,也許是我們本能的主要來源,我們對宇宙的感覺,我所說的不僅是森林中的樹,還有樹木本身,一棵單獨存在的樹,承載了多少滄桑歲月依舊翠綠常青。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在那些印象中形成了清澈的山谷,可能就是我們整體存在快樂和安寧的基礎,有幾個人的記憶中沒有幾棵挺拔的樹木呢?當一個人到中年,當他已不再對周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了,當他看過所有美物的藝術,洗凈鉛華后,這個人才可以為天賦與奢華下定義,才會回到最為淳樸的記憶中。這些淳樸的記憶在清澈的天空中豎起兩三幅單純、恒定而清新的畫面,如果這些圖畫中真有一幅能夠穿越隔開我們兩個世界的門檻,他一定希望帶著這幅畫一同長眠。對我而言,我無法想象這種極樂世界和死后的生活有如何壯美,但那里我的隱居之所一定會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櫟樹或者是一棵柏樹或者佛羅倫薩梧桐松,不管是什么樹,都會給過路的人一種偉大的姿態(tài):理所當然的反抗,平和的勇氣,崇高的沖動,質樸的莊重,不張揚的勝利與堅定不移。